逛逛所城里,这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您打卡过吗?

隐藏在所城里民巷小弄里

  明清建筑文物保护单位  

你有留意过吗?

今天,小芝就带大家去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转转~

溯古寻今探刘子琇故居

这是一座历经沧桑、阅遍离合的建筑,这里的每一处“古迹”,都是不可复制的文明,值得我们深入其中细细品味。位于所城里南门外的所城艺文书院,曾是百余年前刘氏家族的名人刘子琇为自己建造的住宅,今天小芝就带大家探访老宅新生!

因明代驻守“奇山守御千户所”而迁到所城里的刘氏家族,优秀子弟辈出。故居主人刘子琇,更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为人刚直、与人为善、扶危济困;为官廉正,做事卓有成效。在广东时,他受朝廷委派开办官纸印书局、创办士敏土(水泥)厂,使国家颇获收益。从旧居中西合璧、兼具南北方特色的建筑风格看,他思想先进、敢于创新,在文化上善于吸纳融合。1920年,为儿辈修建这座住宅。

百年中,这座建筑几度易主,光阴的故事在墙壁、屋檐、地板流淌。如今修缮后的建筑,保留了原有的中西合璧的风格,兼具北方民居的温馨淳朴与江南园林的幽静清雅,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琇莹堂名字寓意

这清雅的院落中,西院北屋的琇莹堂外观古朴典雅,门左侧植一株百年冬青树,枝繁叶茂,亭亭如盖;室内现为书画展室,雅风洋溢,丹青流辉,群贤时集,谈艺论文。

“琇莹堂”此名是著名美术理论家、书画家杨悦浦先生所拟,出于《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诗中描写了一位君子,他的冠冕两旁缀着星星般的宝石。以“琇莹”命名,既用刘子琇之名为纪念,又寄托了弘扬传统文化,发现、培养和学习君子美好修养的愿望。

穿越历史感受碑文温度

小芝了解到,刘子琇故居当年进行保护性修缮时,附近居民反映琇莹堂墙壁上有一处石铭文。经过逐字修复,碑文上的字迹逐渐清晰起来。

碑文主要内容是教育子孙恪守家训,孝悌忠信、修身读书、为善济人,并述说了刘子琇的为官经历、建此宅的相关情况等,有助于我们对刘子琇故居和相关历史更为细致地了解和探究,是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

如今,碑文依然,古朴的文字在这学术与文艺的桃源中静静舒展,带着随风飘来的竹的清气、莲的幽香,静静守望。书院因有了碑文而更加有温度,所城因有了碑文而更加有内涵。

这些古迹不仅记录了历史

也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变迁

所城里还有好多历史

等待我们去一一探访

来源 | 区文旅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