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入课本的《卖油翁》最后一句为何被删去?学者:对学生影响太大

引言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在历史传承中,也诞生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一如揠苗助长、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等等不胜枚举。这些寓言故事可读性强,并以其简练明晰的故事结构,为我们阐述了生活之中的大道理,令我们受益匪浅。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卖油翁》一文,显然也是这样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虽然全文通篇不过百余字,文字亦是浅显易懂,但欧阳修却将“无他,但手熟尔”熟能生巧的道理烙入了人心之中。正是得益于此,这篇文章不仅延传千年,如今也被选入了中学的语文教材之中,用以教导学生们培养熟能生巧的良好学习习惯。

但是在入选教科书的同时,欧阳修《卖油翁》一文中的最后一句却被“有意的”删除了。那么这又是为何会让人们在欣赏这则寓言故事的同时,却又进行了删减呢?对于这一点,专家学者们表示因为这最后一句对学生影响实在太大。

欧阳修的《卖油翁》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作为一个文坛领袖、政治家,欧阳修不仅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同时在政治上也是拔擢贤能颇有政绩,官职更是至枢密副史、参知政事这等宰辅之位。但是,他的仕宦之路却同样坎坷,屡有被贬谪之实。

而这篇《卖油翁》便是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他被迫出知亳州时所作,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

在这篇寓言之中,欧阳修讲述了康肃公陈尧咨射箭、卖油翁倒油的故事。

康肃公陈尧咨,乃是北宋名臣,咸平三年庚子科的状元。而他有一个特长,那就是善于射箭,这一点上作为佐证《宋史》中亦有记载陈尧咨“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而对于自己善于射箭这一特长,作为当事人陈尧咨也是志得意满,认为自己的射术“当世无双”,因此他也时常自夸、显摆。

但是,就在一次射箭中一个卖油翁看到“十发九中”的康肃公却不以为意 ,只是略微颔首而已。这样的举动,自然也引起了康肃公的注意——难道我的箭法不精深吗?未成想卖油翁却回复他:“无他,但手熟尔。”

这样轻视的言语,康肃公自然不会服气。哪知这卖油老者,却将铜钱放于油壶口处,然后用油勺将油倒入葫芦之中,而铜钱却自始至终未被打湿。末了,也就有了卖油翁的“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的结论。康肃公自然被堵得哑口无言,只得将老者打发走了了事。

在入选课本时,欧阳修的这篇《卖油翁》到此作罢。但事实上,在欧阳修的原文之中还有一句,即“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那么这句话又作何解,为何会被有意删除呢?

最后一句的深意

在这句话中,欧阳修涉及到了两个历史典故,即“庖丁解牛”、“轮扁斫轮”。

庖丁解牛,出自《庄子·养生主》。说的乃是战国时期梁惠王的厨师丁,非常善于宰杀牛,甚至精细到可以把牛的各个部分一一解剖出来,对此梁惠王都叹为观止。而当梁惠王问及缘由,这位厨师则以其反复实践、熟能生巧来答复。

至成语“轮扁斫(zhuo)轮”,则是出自《庄子·天道》。说的乃是齐桓公时期一个世代做轮子的工匠轮扁,在看到齐桓公读书时所发出的“异见”。

对于齐桓公,大家并不陌生。作为春秋霸主,他选贤与能,任用管仲、鲍叔牙成就了霸业。而他也十分喜欢读书,一日他争在堂上读书,至于轮扁则在堂下制作车轮。

轮扁便走上前去询问齐桓公所读何书,齐桓公便答曰:圣人之言也。而接下来轮扁却表示:"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你看的也不过是古人留下的糟粕而已!这样的言论,齐桓公也是勃然大怒,便要轮扁说出缘由。轮扁则以自己制作车轮为例,言说道:“这些工作乃至古人的智慧也都是要进行实践、要自己去体悟的,而非靠着言传便能掌握的。”

其实,这一观点强调的在于不要去死读书,不要去一味地听信前人的言论,而是要在学习中、实践中去寻找到真知。如是,方能通达。

在欧阳修的《卖油翁》原文中,我们就不难发现恰是这一句,可谓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但是,这一句从字面意思上,尤其是轮扁斫轮成语中所表达的“读书是前人留下的糟粕之物”的观点其实是不太适合三观尚未健全的学生们的。

因为他们会容易偏执地认为读书无用,也恰是如此,才让《卖油翁》的最后一句惨遭删除。

小结

其实,对于三观尚未成熟的学生而言,这样的删减无疑是极有意义、极有必要的。而等到这些学子们能够正确认知学习、认知世界时,大可以自己去翻阅原文的《卖油翁》一窥其意。

想必这也是作为作者的欧阳修的本意所在。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人的一生又何尝不是一个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的过程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