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影随行
书如浩瀚大海,人如苍穹之星。庄子说:“书无涯,生有涯,以有涯之生,求无涯之书,终生不悔。”喜欢读书的人,总是在享受着读书的快乐。而读书对于我可谓是“藕断丝连”。
儿时读书之趣
儿时的记忆多数已经模糊,唯有“读书”,却一直存于脑海中,清晰地记得它源自于父亲。出身贫寒的父亲,深知读书的重要,便时刻提醒我们:“一定要多读书,且要用心。”那时候看得最多的书跟大家一样,莫过于小人书——时代的产物嘛。总之,懵懵懂懂的我也时而嘻嘻哈哈,时而掩面抽泣,被书中的情景深深地吸引着。
农村的孩子,读书的随意性大。记得父亲在田里干活,我便随他来到田边的埂上,靠着大树,一边享受着荫凉,一边吮吸着书香。左一本,右一本,翻开这本,合上那本,忙得不可开交。入情入境时,那飞舞的蝴蝶仿佛是从书页中飞出去的一般;那山间的流水也似乎是从书中倾泻下来的一样;眼前的座座高山也好像是从书中拔地而起似的。书与我,成了最好的玩伴。也曾读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时”,双眼凝望父亲,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鬓角和额头滚落下来,便飞也似的奔过去为他送上一杯清水。父亲嘴角堆笑,双手握住锄头,站立着对我说:“二丫头这胡乱地看,也看出名堂来了。”我虽不懂啥是名堂,但也深知父亲是在夸我呢,便咯咯一笑跑开了。
迟疑中,儿时的记忆便随着那锄草声和欢笑声渐渐远去……
年少痴读之乐
腼腆而胆小的我平稳地度过了中学时代。那段时间,“课本”成了我的全部。我既没有去偷看武侠小说,也没有去涉略琼瑶文学。乖乖女的我,行走在学校和家之间,似乎与许多“书”擦肩而过。
15岁那年,我进入师范。学校的图书馆和阅览室,成了我常去的地方。曾记得,那时的借阅窗口小得很,个头很矮的我,只能踮起脚尖,探头进去,才能望得见那汪洋一般的书海,惊呼之间常常被图书管理员催促,便赶紧带着自己选好的书籍退出来,找个安静的地方有滋有味地读起来:读四大名著之《红楼梦》,我会被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真情所感动;读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我会惋惜于觉新的悲惨结局,更痛快于觉慧和觉民的果断抉择;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的坚持不懈和永不言弃的精神,教会了我在学习上要不断努力,勇攀高峰;读《海燕》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高尔基对暴风雨的渴望,对革命的呼唤;读钱钟书的《围城》又让我明白了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对职业也罢,大家都一样;以及有着许多哲学道理的《读者》里,少不了人间的每一份爱……
那时候属于自己的时光相对来说比较充裕,也曾和闺蜜带着一个厚厚的本子,悄悄地走进阅览室,将书籍摆放好,昏天黑地地读起来,竟也忘了时间,待到关门时才悻悻地离开。一看表,竟也误了饭点。也罢,便加快脚步回到宿舍,蜷缩在床角读起来,一读就到了深夜,便和衣而睡。书中的情景便会在梦中出现,常常是分不清这是梦还是现实了。
毕业后,我便分配了工作,刚入工作岗位的我对教书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备课、上课、批改、辅导,忙得不亦乐乎。领导的鼓励,同事的赞扬,更让我信心十足。那两年,“教材”便又踏踏实实走进了我的生活,我便顾不得与其它书交谈了。
我又是何其有幸,两年后又考入太原师范学院中文系。离开讲台,去充电,去提升。这一决定,让我再次走近书,有机会倾听教授们的高深理念,享受文学作品的滋养。
那时候,课程变得专业而又丰富多彩:
训诂学让我喜欢上了《说文解字》。
美学课让我明白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学会怎样正确的去认识美,发现美和审美。有了正确的审美方式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用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中国古诗诗歌让我再一次走进古诗词,去读去背,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以及元曲,丰富的内涵,清丽的神韵,优美的语言和铿锵的音调,散发出独特的魅力。诗词陶冶着我的性情,提高了我的修养。
中国古代散文让我明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0世纪西方文学让我领略了外国文学名著,并喜欢挑战熟记很多外国作家和主人公的名字,可谓一大癖好。
……
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中文系主任给我们上的中国现代文学和现代诗歌赏析。他个头不高,戴着眼镜儿,最为特别的是脑门儿上只有从左到右的一綹头发。每每讲到一部文学作品时,他便深深地陶醉其中,动情之处头发掉落下来,便用手一撩,着实让人难以忘怀。鲁迅的《孔乙己》《骆驼祥子》《雷雨》《祥林嫂》《朝花夕拾》,沈从文的《边城》,郭沫若的《女神》,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以及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憩园》,老舍的《四世同堂》,矛盾的《子夜》,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孙犁的《荷花淀》,余华的《活着》,张恨水的《啼笑姻缘》……大量的文学作品从他那里涌出,对人物形象的剖析,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让我对这些书十分痴迷并乐在其中。
工作后再返校园,深知机会难得,便听得十分认真,学得更加带劲儿。两年的时光匆匆而过。毕业时参加论文答辩,竟然将《傲慢与偏见》,翻来覆去读了不下二十余次,搜集的资料摊了满满一床铺。
毕业时,满满一大箱子书和笔记,我一本不少的带回来。那是我的记忆,也是我的收获,我视若珍宝。2014年年底,父亲因病去世,忙乱丧事,内心沉痛,竟不知一大箱子书,一大箱子宝贝,竟被舅舅给卖掉了,为此我伤心了好长一段时间。
心灵慰藉之福
时光飞逝,白驹过隙。转眼为人妻为人母,忙碌于家庭琐事,欢喜于儿女成长,新的生活又让我一时无法静下心来与“书”这位老朋友促膝长谈。我与它便又疏远了良久。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1年暑假,丈夫突发胰腺炎,住进了太原的一所医院,一住就是四个半月。起初的惊慌与恐惧,随着病情的稳定也渐渐平息下来。在医院的日子是最煎熬的。熟悉了照顾丈夫的流程外,一天的时间变得忙碌而又漫长。作为陪护的我,利用闲暇时间,再一次想到了书——我的老朋友。恰好医院北门儿对面是山西省图书馆,我兴冲冲地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进了这家书馆,办理好借阅卡,便开启了新的读书生活。一天三四趟的跑,尽管很忙很累,但内心却十分的安宁。那时候我不仅自己读,也让丈夫读,希望书能鼓励他重拾信心,战胜疾病。有时候,读到精彩之处,我便读给他听,其实也是在读给自己听。
海伦·凯勒告诉我要笑,笑对生活的种种磨难,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平凡的世界》让我知道了平凡中也有伟大,同时也告诉我,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保持一颗平凡的心。《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告诉我们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困难和挫折面前要有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面对生活的不幸;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讲到人生这个话题:年少时,怨恨自己年少,年迈时,怨恨自己年迈,这倒常常促使中青年处于一种相对冷静的疏离状态和评判状态,思考着人生的怪异,然后一边慰抚年幼者,一边慰抚年老者。我想,中青年在人生意义上的魅力,就在于这双向疏离和双向慰抚吧。因双向疏离,他们变得洒脱和沉静;因双向慰抚,他们变得亲切和有力。但是,也正因为此,他们有时又会感到烦心和惆怅,他们还余留着告别天真岁月的伤感,又迟早会产生暮岁将至的预感。他们置身于人生涡旋的中心点,环视四周,思前想后,不能不感慨万千。
这些书抚平了我的心灵,安静了我的灵魂,让我有勇气接受生活中的不如意,从而走出灰暗迎接曙光。
专业提升之幸
人生就是有无数的遇见组成的。遇到好父母,享受幸福;遇到好老师,快乐学习;遇到好领导,幸福工作;遇到好伴侣,组建家庭。不惑之年的我,有幸又遇到了“滋心雨读书会”。“书会”这个大朋友又引领我走进了很多的专业书籍。《给教师的建议》让我明白了,千万别忽视了容易被遗忘的角落,后进生更需要关心。这个特殊的群体,我们教师必须给他们应有的位置和更多的关怀,把更多的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构建教育新模式》让我懂得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老师的任务以及作用是想办法让学生学起来、动起来、思考起来。老师的备课是要研究方案,研究如何才能更好的带到学生学起来,老师需要关注更多的信息、更多的学习才能更好的组织构思好一堂课。
从《构建教育新模式》到《迷人的阅读》;从《给教师的建议》到《中国教育寻变》;从《为“真学”而教》到《学案教学实践研究》;从《叶圣陶教育名篇》到《李吉林与情境教学》;从《致教师》到《名师同步教学设计》等等,我享受着读书带给我的幸运和幸福。
时断时续的读书生活牵引了我的前半生,往后余生,我更希望书常伴影随行。因为我始终坚信读书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纵使人生苦短,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许仅能活在当下,回不了过去,到不了未来,局限于有限的时空之中,但通过读书,我们却可以自在地穿梭古今,遨游于任何我们想停留的所在。读书,给了我们一个无限可能的多彩世界。我不仅自己要读书,更要让书籍走进千家万户,让阅读成为这座小城的骄傲!
文字编辑:韩眉平 图文编辑:侯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