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印象

冬至印象

文/韩英

冬至,为每年公历十二月二十一日左右,又称日短至、冬节、亚岁等,是二十四节气中第22个节气,同时也是四时八节中的重要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日以后就意味着白天的时间不再缩短,天黑的时间已经至住到了极点,会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往后延长。民间在冬至日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标志着进入了真正的寒冬,每九天算一“九”,一般“三九”时最冷,当数到九个“九”时,便春深日暖,万物生机盎然了。

每年一到冬至,就不免让人想到“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俗话。冬至节吃饺子的习俗,传说是东汉末年张仲景首创的。东汉末年,兵荒马乱,百姓的生命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张仲景在家乡的白河岸边看到很多穷苦的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心里非常难受,于是回到家后研制出了一个食疗方子。先把羊肉和祛寒药物放在一起熬煮,煮好后捞出切碎,再用面皮包裹成类似耳朵的形状,再接着下锅煮熟。因为这药食形似耳朵,故张仲景给它取名为“娇耳”。后来张仲景让人在外搭棚架锅为大家熬煮“祛寒娇耳汤”,每个穷人,都能从这儿免费领到一碗汤,两个“娇耳”吃完之后,人们浑身发暖,再也没那么多人冻伤耳朵了。这天正好是那年的冬至日,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张仲景,也为了防治冻耳,便在冬至之日熬煮“娇耳”,慢慢就演变成了今天的饺子,冬至日吃饺子的习俗便一直延续至今。

冬至吃饺子,一冬天不冻耳朵。其实不管冻不冻耳朵,就冲着这欲罢不能的人间美味,冬至这天怎么着也得吃顿热腾腾的饺子。自我记事以来,就有冬至吃饺子的印象,小时候在村子里上学,到了冬至这天,所有老师们就会动手包一顿饺子,和住校的学生们聚在一块儿吃一顿饺子,让寒冷的冬天充满了温暖。后来上了大学,求学在外,每年冬至的时候,学校班级里都会组织包饺子的活动,同学们在一块调饺子馅,和面,擀饺子皮,女同学们包饺子,男同学们弄得衣服上甚至脸上都是面粉,包好的饺子有大有小,形状也是奇奇怪怪有很多种,最后包好的饺子下锅煮熟,大家在一块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那氛围别提多热闹温馨了。

母亲每年都会在冬至日这天包一顿饺子,先是和面,以冷水和面,将面粉和水和在一起,揉成大的面团,盖上木排子,放置一小时左右醒面。然后开始做饺子馅。母亲从地窖里取出一颗大白菜,剁碎后,挤干多余的水分,放入盆中备用。接着开始剁肉馅,先把肥瘦相间的猪肉大块切成片状,再切成细条,然后就开始用刀剁肉馅了,这是一个技术活,我想帮着母亲剁肉馅,但母亲总嫌我把肉剁的乱哄哄的,溅的哪都是,最后还是自己上手。只见母亲不慌不忙,用稳住一股劲儿的力道,从中间往两边剁开,案板上发出均匀的“噔噔噔,噔噔噔”的声响,母亲剁肉馅时会少加一点凉水,这样可以使肉馅不太干,上下翻动肉馅再剁几次,不一会儿功夫母亲就剁好了均匀的肉馅,放入盆中,和白菜馅搅拌起来,然后放入切好的葱花姜末,放入盐,少许鸡精,十三香,花椒面等调味,少许酱油调色,最后再淋入少量的素油勾味,搅拌均匀,一盆香喷喷的饺子馅就调好了。然后把醒好的面团用刀切成若干个小面团,揉搓成直径约3公分左右的圆长条,再用刀切成一个个小面剂子,将这些小面剂子用擀面杖擀成薄厚均匀的圆圆的饺子皮,用筷子夹一撮饺子馅,放在饺子皮中间,饺子皮向中间合拢上,用手捏成月牙形或角形。母亲双手灵巧,不一会儿时间就包好了许多饺子,整齐地排列放在木排子上。

等待锅中水烧开,就可以将木排子上的饺子下锅了,饺子像白色的鱼儿一样跳入了锅中,母亲用漏勺顺着一个方向沿圆弧状搅动,以防饺子粘连,煮至饺子浮上水面,再搅动一下,反复两三次,饺子就熟了。用漏勺盛入碗中,刚出锅的饺子热气腾腾,晶莹剔透,俏皮可爱,再浇上一小勺老陈醋和蒜末,夹一个饺子,一口咬下去,满是流油的一团肉馅,皮薄馅嫩,味道鲜美,满嘴留香,一碗饺子下肚,再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汤,全身上下顿时非常得暖和,真可谓“好吃不过饺子”,有了这一顿冬至暖暖的饺子,整个冬天都不会冻耳朵了。

饺子历史悠久,制作原料种类齐全,营养丰富,形状独特,而蒸煮法则保证了营养较少流失,皮薄馅嫩,味道鲜美。 寒冷的冬天里,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就是北方人冬至节最美好的事情了。

作者简介

超过1650人已经关注订阅

文字编辑:杨荣    图文编辑:侯常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