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退烧药“布洛芬”又出事!其实,推推这些穴位就可退热的!快收藏吧!

近日,儿童退热“神药”布洛芬事件又掀起轩然大波,尽管美国宣布召回部分批次布洛芬,尽管国家队已经进行澄清,国内没有同批次产品。
但看下不良反应还是令人细思恐极:
说是:浓度较高的布洛芬“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腹泻,甚至耳鸣、头痛和胃肠道出血。”
厂家竟然声称没有发现以上不良反应报告,我只能说美国孩子的脾胃都太好了,不愧肉食动物,但国内孩子服用布洛芬还是很容易出现上述不良反应的。
尽管浓度不超标,但过量服用还是普遍存在的,加上当下中国儿童脾胃功能普遍较弱,所以服用布洛芬后很容易导致脾胃受损。
最典型的症状的就是腹胀、恶心,西医是无法理解腹胀的,也不认为腹胀是病,也没有办法解决,而且中医认为腹胀却是高热反复不退的最大隐患。
许多家长会说,我知道反复使用布洛芬不好,但孩子高热不退,我有什么办法吗?总不能眼睁睁看孩子高热吧?家庭压力太大了,其实最终你会发现即使反复使用也没有有效解决孩子发热,反而导致反反复复高热不退。
面对孩子发热,家长焦虑,乱投医,乱用药是当下父母相同的心态。
以下为丞林筛选的好用的穴位按摩退热方法,不敢保证屡试不爽,但至少可以缓解家长焦虑的心情,也许你再坚持一会,再等一个小时用退热药,孩子的烧就退了,脾胃也免遭此害。
小儿推拿退热穴位
01
四大手法:发汗解表退热
适应症:风寒发热。即受凉引起的发热,有打喷嚏,流鼻涕,怕冷,无汗等症状,发热一般温度在38.5℃以下。

功效:解表、发汗、疏风、安神
操作次数:每个穴位操作21次,以头部或额头微微有汗为最佳。
注意:这四个穴位是在孩子头面部操作,往往孩子不配合,如孩子哭闹无妨效果,反而有助于发汗解表。
操作定位:
1、开天门:眉心至前发髻上一寸,患儿仰卧,两手扶住其头部,用拇指自眉心起,轮回往上推至发际。
2、推坎宫:两眉之眉弓之上,以两拇指侧面自眉心往外分推至眉梢。
3、揉太阳:眉梢与外眼角连线中点之后方凹陷中,以两手托患儿头部,再以两拇指运之,向前为补,向后为泻。
4、揉耳后高骨:耳后乳突高骨下方1寸许的凹陷中,用手揉之。
02
加强穴位:拿风池

位置:在后头骨之下,发际上凹陷中当顶肌之外陷中
主治:本穴发汗效果显著,往往立竿见影,若再配合推攒竹、掐二扇门等,发汗效果更强。多用于治疗感冒头疼,目赤痛,鼻塞不 通,发热无汗等表实证,虚者不宜掐风池。按揉该穴可以治疗项 背强痛。
03
清天河-温阳解表

部位:在前臂正面自总筋至肘横纹中间成一条直线。操作:以食中二指自总筋向肘窝直线推之。
功效:本穴性微凉,能解表、安神
04
乙窝风-发汗解表

部位:在手背腕横纹的中点凹陷中。
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散寒,治疗腹痛
05
取天河-滋阴清热
适应症:食积内热、肺胃实热。伴有咽痛、食积、大便干、舌质红、苔黄厚、睡眠不安等症状。

部位:在前臂正中,与清天河的方向相反。
操作:用食中二指自肘横纹中点向总结推之,可以沾点温水推,效果更佳。
功效:清热、滋阴、其性大凉。
取天河水属于张席珍流派小儿推拿特有操作,其他流派没有此穴位,但对于退里热、滋阴降火、润肠通便效果尤为显著,一般与推六腑相配合使用。
06
退六腑-通腑泻热

部位:操作如上图:从前臂尺侧肘尖推至腕横纹头成一条直线。
功效:退六腑善清六腑之热,通脏腑之闭结。像食积要重点推六腑,
07
清胃经-消积退热

部位:如上图:拇指本节末至腕横纹
功效:消积食、降胃气、治腹胀,一般与逆八卦、揉板门、刮四横纹合用治疗食积导致的腹胀或发热更好。
08
二马-滋阴退虚热
适应症:阴虚发热。一般温度不高(37.8度左右),多在晚上或傍晚发热,伴有烦躁不安,盗汗、等症状。

部位:如上图:第四五掌指关节后陷偏第四掌骨
功效:滋阴降火,固本培元,温补下元。一般与补肾阴、揉总筋等治疗虚热潮热或盗汗、便干等。
09
倒捏脊-引热下行

部位:如上图:注意方向,从大椎到长强方向沿着脊柱往下捏
功效:滋阴降火,引热下行。善于治疗一切高热、虚热症,注意:风寒发热一般用正捏脊,而次处为倒捏脊,一般与揉涌泉合用
高热不退怎么推拿?请把上面的穴位都做一遍再重点做下面一个穴位;
10
摩腹

部位:肚脐周围,顺时针摩100-200次,手法要轻柔。
功效:调理气机,促进大肠蠕动,促进排便泻热。
高热以流感发热最为常见,多属于病毒性的,所以吃退热药、消炎药并不解决根本问题,很有可能导致高热反复。但1岁左右孩子高热不退,也很有可能是幼儿急疹,更不适合立刻吃退热药。
所以出现高热,家长需冷静思考下,是否是流感,孩子是否精神好,切勿急于用药。
如果是流感发热周期一般在3-5天自行退热,如果孩子精神好,可以暂时不急于用药,多居家观察。
高热孩子多伴有腹胀,而且腹胀越厉害,越不容易退热,所以下面这个穴位尤为重要。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除风寒发热外,对于里热,无论虚热还是实热最后都要选择性的加上推清大肠、清小肠,给热邪以出路。
如出现高热不退,或有惊厥史,或体质较弱,请慎重,及时就医,本穴位仅供参考,也可以咨询专业推拿大夫。
欢迎申请加入儿推“课堂交流群”
请先点击关注论坛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