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刘凌沧夫人郭慕熙访谈录(下)

虚怀刘公纳百代 艺林凌沧焕五彩

____刘凌沧夫人郭慕熙访谈录

刘晓林

观淝水之战入赤眉军中,屈原天问试探陶渊明司马迁神采何以尽摄先生椽笔下?

察木兰从军伴兵车途行,文君听琴欲辨杜工部韩昌黎魂魄安得皆飞刘公灵府内?

(注:《肥水之战》、《赤眉军无盐大捷》、《屈原天问》、《陶渊明》、《司马迁》、《木兰从军》、《兵车行》、《卓文君听琴》、《杜甫》、《韩愈》是刘凌沧先生的代表作品。)

  在刘凌沧先生百年诞辰之际,我们再次对郭慕熙女士进行了访谈。对刘先生的艺术、教学、思想等各方面做了尽可能详尽的介绍分析、探讨总结,以期把他的艺术世界全面的呈现给世人;此来表达对我们对刘凌沧先生的深切缅怀,同时对郭慕熙老师表达深深的敬意。

刘晓林:有人这样说:刘凌沧先生不仅是一个精于传统的人物画家,也是一位循循善诱的教育家,同时也是一名学兼中西的绘画史论研究家。我对此深信不疑!对做学问有“功夫在诗外”之说,搞艺术也是如此。优秀的艺术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画论”是不可想象的事情!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傅抱石、潘天受等等无不如此。说句白话,只是画画,没有自己的理论指导、没有自己的艺术感悟、对美术史知直不多是很难成为大艺术家的。对大艺术家而言,仅限于“得之于心发之于水”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言之于人。作为高等院校的传授者,在言之于人这一点相当重要。言之于人的第一步便是将自己对艺术的相关认识形成文字。

    在谈论开阔视野对一个人思想观念的重要性时,我们已经提到了先生对于西方艺术的研究。刘先生对中国绘画的探索在广泛的基础进一步突出了深度。我知他编著过《唐代人物画》,这本书被艺术界认为是20世纪50年代最优秀的美术史论著之一,被称作“具有现代意义的深广幅度的美术研究”。理清了唐代人物画发展的线索,解释了唐代人物画兴盛的原因,针对五十年代中国绘画思潮中的问题,从继承自己民族优秀传统与对外来文化艺术兼收并蓄的两个方面来阐述了唐代人物画是如何发展形成了灿灿缤纷的绘画面貌。此外还有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中国工笔人物画技法》、《中国古代人物画图谱》、《中国工笔重彩绘画技法》等著作。 

    郭慕熙:应该说凌沧对中西绘画的研究,对他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教学是帮助很大的。现在有时遇到凌沧的学生,他们讲起来对老师的讲课情况还记忆犹新。搞美术的专业画家,相对来说在理论问题上可以松一些,也不能放下。我现在年龄比较大了,很少动笔;不过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我就多看一些历代的画论来充实一下自己! 

    刘晓林:对于刘先生我们已经谈了很多,艺术家最终还是要靠作品说话的。下面我想根据相关的作品来对先生的艺术风格、艺术成就等做一下分析探讨。刚开始我们谈到了先生的作品《淝水之战》、《赤眉军无盐大捷》,人们比较熟悉的还有《岳飞威震襄阳》、《卓文君听琴》、《淝水之战》、《屈原天问》、《兵车行》、《木兰从军》、《文成公主》以及《司马迁》、《陶渊明》《杜甫》、《韩愈》、《史可法》等著名历史人物造像。

    综合而言,刘先生那一代人无论就对艺术的虔诚还是在艺术上下的工夫,是我们当代的艺术家所不能比的。先生的绘画作品的整体特色:典雅而不乏神采、精严中富韵致、潇洒中见良工。具体来说,先生笔下人物传神于一颦一动,绘景得情于亦写亦工,笔法于飘洒中见谨严,设色在绚丽中求典雅,布局疏而有致,密而不塞,更擅于把民间画师的画内功夫与文人画家的画外情致结合起来,并且融合唐画的单纯绚烂,宋画的周密精致,元以后画的秀逸细丽,集前人之大成,取得了典雅生动而颇富韵致的效果,从而在工笔重彩人物画中独树一帜。工笔重彩人物画中的用色也是大问题,运用不当就会使一副佳作大大降低格调和品位。李可染先生对刘先生的用色非常赞赏:“刘先生的画会用颜色,颜色经他一用,就会变的高雅、浑厚、艳而不俗。”

    不得不提的是先生对场面宏大、人物众多、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巨幅作品创作上已经驾驭的非常娴熟。如《赤眉军无盐大捷》《淝水之战》极具特色:繁而不乱,简中涵繁;大而不空,小中见大。特别是对人物一些细部,他刻画得非常准确,线条的变化也非常丰富。先生的代表作《文成公主》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一幅工笔重彩人物画,用了揉进自家面貌的古代高古游丝描的手法进行创作,画面精细、发丝清晰可见,设色庄重典雅,再现了文成公主远嫁西域时的盛唐景观。

    郭慕熙:凌沧早期作品大多散佚,现存最早的两件是二十岁时创作于1927年的《孙姬讲武图》白描稿和《飞鸾舞凤》扇面。虽然前者画法未脱晚清风格,后者十分接近明代周臣画风。但已能在动静对比中把人物安排得参差有致,情态动作准确生动,已经有了自己的影子。

    至三、四十年代,他的工笔人物画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取材多为历史故事、文坛佳话,在画法上追唐宋,亦兼及明清,应该说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面貌。当然,他也参考了陈洪绶、徐燕荪、管平湖等先生的作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灾创作。这个期间的代表作有《京妃画眉图》(1939)与《蕉阴仕女》(1941),《蝉声拢午》(1943)与《斜倚栏杆》(1945)。其实凌沧除了画人物外,还画一些山水、花鸟作品。凌沧对我说,对于艺术要求在“博”的基础上“专”才行。画人物时,气氛的营造是离不开山水、花鸟的烘托的。

 刘晓林:先生在人物画创作上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他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宽阔视野、渊博学识有着密切关系。从事艺术,一个人的天赋也是很重要的。对于先生的天赋,我了解很少。不过我看过介绍先生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他年未及冠,还没有拜杨冠如为师就为其师杨冠如绘制了白描肖像及《清代学者像传》,为傅增湘所画的行乐图《藏园校书图》。据了解,傅氏先请徐悲鸿画了一幅油画像,後来又专门请刘先生用传统画法再绘一张。傅增湘先生是当时中国近代著名藏书家和版本目录学家,对于艺术鉴赏的有很高的水平。在北洋政府时期曾任教育总长,徐悲鸿先生留学法国也得力于他。他能采用“一像两式”,可见刘凌沧先生在20多岁的时候绘画水平已经很高了。如果没有艺术天赋,是很难想象的!

    还有一点,我认为在刘凌沧先生的绘画生涯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便是我们前面谈到过的临摹。从事艺术事业,离不开两个重要途径:一个是写生,一个是临摹。通过写生可以使艺术家更加深入生活,而通过临摹则可以使艺术家更好理解传统。我想随便谈个与临摹有关的题外话:继承传统与艺术创新问题。

    对目前一部分想绕过或抛弃传统而整日大喊创新的人我很不理解。对任何事物进行创新是对的,不用争论的。事物只有发展就一定需要创新。如果为了创新而创新则是很可怕的、无益的。传统者,传世之统则,流传之统理。(书者自定)传载数千年理论(主指艺术方面),历朝贤达之士如恒河之沙,不断充实改正。传至今者,可取者多!有一点需要说明,传统并非完全对与正确等价,但其本身具有的诸多合理性是不容置疑的:如果不存在诸多合理性,早就消失了。由此看来,对传统继承的原因实在是客观多于主观:具备诸多合理性的事物非绕过去不学是没道理的。(当然全学也是不切实际的:怎么学得完。)对大多数的艺术家而言,先把基本的素描(摹形状物)、色彩运用(随类赋彩)、大致的美术史(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流派)等做到让同时代的优秀艺术家感觉还过的去了,再创新更妥些。你要把你的艺术轨迹呈现给世人才行,即使怪异的达利、毕加索等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行业的“符号式人物”无不是有一系列的具体作品(不同时期)积累升华而被社会接受的结果。创新是很艰难的事情,脱离了基本要素的艺术创新只能是空中楼阁、雾里看花!

  郭慕熙:由于历史原因,凌沧在中央美院民族美术研究所工作了5年(1954年-1958年),还多次奉命承担了对我国古代优秀壁画及帛画精品的临摹复制工作。对古代绘画作品的大量临摹无论对基本功的加强还是对眼界的提高、创作源泉的扩大都是大有益处的。能绘出一幅优秀的临摹品也不是容易的事!你要对所临摹的对象有极充分的认识;纸张,创作技法、设色原料、时代特征这些都要吃透才行,否则临摹后的作品便会失去神采,变成一幅空有其形的“架子”。临摹过程中,艺术家本人要进入到临摹对象中去融为一体才行,好的临摹品是可以达到“下真迹一等”甚至与原作“各有千秋”才行。

  由于一是以五年的时间工作于民族美术研究所。二则是多次奉命承担古代优秀壁画及绢帛画精品的临摹复制。特殊的原因(在中央美术学院所属的民族美术研究所工作5年),使得他对历代名作进行了大量的临摹。他对所临摹作品的优劣十分清楚,在临摹是使用什么样的绢,怎么去画,分几个步骤去画,如何染绢、勾线、着色、开脸以至完成,他都后一一教给学生。

    传统的问题是谁都绕不过去的!老祖宗们传了几千年的怎么能一无是处呢?现在的画家想在艺术取得成就也是不容易的事!人活在社会上总要吃饭生存,书画家也不例外。他们想创新,想通过自己的创新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艺术、多卖作品、形成更大的影响是可以理解的。但创新确实不是随便就可以达到的,至少艺术创作中的基本规则还是要的。没有了点线面怎么能有物体------实际上,每一位优秀的艺术家没有不想创新的!凌沧也很提倡创新,他在60岁以后的许多作品就明显的与早期作品不同。从艺术表现上看,他的作品中增强了气势和力量、突出庄重与浑穆;由秀转雄、由工趋放,由讲求图式化的笔法韵律美与设色装饰美的统一,走向了写实形象写意笔法与装饰色彩的结合。

  刘晓林:我在对另一位人物画家任率英先生后人任萍女士的访谈中,提到艺术创作问题。是不是临摹就不是艺术创作?显然是不对的。大画家石涛曾说过:“我自有我法”,即使我法与前人相似,那他是偶然巧合,而不是有意模仿。这其实是一种夸张、极端艺术化的说法。即使有意摹仿又怎样呢?只要在临摹的作品中注入自己的东西,把原作的风神呈现出来而自己的风神又不曾失去,同样是好的作品,同样是艺术创作,这没有什么不可?

  郭老师您在书画艺术上的成就也是很大的,我听荣宝斋建国后第一任大掌柜侯恺先生提到您在荣宝斋工作过,还借调到故宫。

  郭慕熙:侯恺是我们的老领导,对人很好,在管理上也有一套。他和艺术家们的交往很多,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黄胄等。那时,喜爱艺术的国家领导郭沫若、朱德、陈毅等人也经常到我们荣宝斋。

  我对绘画也很喜欢,曾跟着徐燕孙、吴光宇等名师学习重彩工笔人物画。当然,也受了凌沧的影响。我是1941年加入的北平中国画研究会,1946年在北平京华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科毕业。到了1953年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美术组担任绘画工作。1956年调到荣宝斋担任美术设计师。

  刘晓林:您在故宫博物院的时候是不是临摹了很多古画?

  郭慕熙:我那时是借调到故宫博物院去的,还是属于荣宝斋的人。在故宫博物院从事临摹古画的工作,前后达十二年之久。所临摹古画有唐、宋、元、明、清的历史名作,一部分用于荣宝斋印刷木板水印画的范本,一部分留在故宫博物院代替原作展出。同时担任为故宫和荣宝斋培养学生的工作,也曾经担任教授外国留学生的任务,直至一九八四年退休。

    对故宫,我临摹了不少前朝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五代大画家顾闳中所作的《韩熙载夜宴图》、唐代画家张萱所绘的《捣练图》(可能是宋徵宗的摹本),这两幅作品中的人物很多、场面很大,我在临摹时费了不少精力。《韩熙载夜宴图》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捣练图》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物造型的典型时代风格。关于这两幅作品的临摹技法,人民美术出版社都做了出版。

    刘晓林:刘老一生淡泊人生,不慕荣利,是他可贵的人格魅力,虚怀若谷,默默奉献,是他虔诚的艺术信仰,并以此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众多的学子、晚辈。他的人格与精神成为后人的楷模。(学生)在近七十年的艺术生涯和先後四十余年的教学中,他致力于民族民间绘画传统的鈎玄抉微,将对中国画优秀遗产的研究和探索,充实中国画教学中,不仅创作了一批精致而妍雅的人物历史画,而且与任教同道携手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国画名家。

  郭慕熙:凌沧在中央美院任教的几十年,应该说为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不少人才。他的学生黄均、潘絜兹,周思聪,卢沉、刘大为、孟庆江、李延声、胡勃、范曾、杨刚等在中国艺术界都是有一定影响的。

  刘晓林:最后谈一个轻松的话题。大画家不能总是画画,也要有自己的业余爱好。刘凌沧先生除了搞艺术、做学问外还喜欢什么?

  郭慕熙:他最大的爱好就是买相机。凌沧买了很多相机,那时他把卖画的钱大都用在这上面了。20多年前的画不象现在这么值钱,几百块钱每尺。相机很贵,7000-8000元一个。有时看到好的相机,非买下来不可。

补记:

1、2005年7月,由刘凌沧、郭慕熙夫妇家乡人投资建立的河北省首家民营艺术馆--刘凌沧郭幕熙艺术馆在刘凌沧先生的家乡固安开馆。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央美院的有关领导以及京津美术名家省市县文化部门的负责人出席了开馆仪式,汇集国内的当代名家聚集美丽县城固安刘凌沧先生艺术研讨会同时举行。此举对发展家乡的文化事业、提高固安县的文化品味并借以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是一种极其有利的推动。

2、书者2005年因荣宝斋原总经理侯恺先生之故得以拜访结识郭慕熙老师。此后近3年内,如有事情则通过电话联系,很少登门。近日到郭慕熙老师新寓所再次拜访,她为我题写了书者撰文的:“江山风月拈一笑,腕底烟云过千秋”;书后,她豁达的笑着说:很少写这么大的字,以后要在书法上多下功夫了。衷心祝愿豁达郭慕熙老师健康长寿,艺术之树常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