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敏:诗词修改十讲(下)
第八讲:诗歌要有韵味
看一段文字是不是诗,首先看它有没有“诗味”。所谓“诗味”,大致是指意味、韵味、品味、有余味、能回味、耐咀嚼等。毛泽东在谈到自己写的诗词时谦虚地说“诗味不多,没有什么特色”,就是指作品里含蕴的味道。在给陈毅的信中,又提出宋诗“味同嚼蜡”的问题。“味同嚼蜡”的“味”,也是指“诗味”,不过这是从反面提出没有“诗味”的问题。
明人陆时雍说“物色在于点染,意志在于转折,情事在于犹夷,风致在于绰约,语气在于吞吐,体势在于游行,此则韵之所由生矣”。可见, “韵味”是由物色、情感、意味、事件、风格、语言、体势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美感效果。正如蜂蜜是甜食中的美味,因为它是多种香甜美味的复合体、统一体,而蜂蜡就没有什么味道。诗中所含的可以引起读者美感享受的意蕴越丰富,那么“诗味”也就越多。所以,在诗歌修改的时候,要注意从生活中发现诗意,从多方面酝酿创造诗味。
王安石是一个喜欢改诗的主儿,也是一个善于修改诗歌的大手笔。他在选编唐诗百家诗的时候,就自作主张对一些诗歌作了修改。例如,唐代诗人王驾《晴景》诗云:
雨前初见花间叶,雨后兼无叶里花。
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
前两句借花写雨,后两句即景抒情,尤其一个“疑”字,贴切地表达了诗人爱花惜春的心情。运用侧面烘托,构思十分巧妙。就是这样一首好诗,王安石将其入选唐诗百家诗时也作了修改,改动后的诗是这样的:
雨前不见花间叶,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应该说,王安石的修改是成功的,使整个诗歌的韵味更浓厚了。前两句经过这么一改,更加突出了雨前花开之盛,更反衬出雨势之猛。而他把第三句改成了“蜂蝶纷纷过墙去”,更显匠心独具,妙不可言。改“蝴蝶”为“蜂蝶”,意味着一切爱花使者,都会为眼前的花落枝头而失望地离去;接着用“纷纷”二字,将它们你追我逐接连飞走的情景描绘得活灵活现。末句把“应疑”改成“却疑”也改得好,突出了诗人对“蜂蝶纷纷过墙去”的惊讶和对春色的留念。全诗28个字改动了7个字,使诗的主题更加鲜明,情感更加强烈,诗味也更浓了。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叶剑英元帅游览桂林时写的一首诗。有一年,叶剑英元帅乘船游漓江,但见漓江西岸有一座海拔400米的渡头山,屹立江边,绝壁拦截南流的江水,激起汹涌的浪花。山两侧的冠岩村和桃源村,被渡头山阻隔,往来要靠渡船,摆渡只在漓江一边,因称“半边渡”。立于渡口北望,只见数峰相连高耸入云。叶剑英元帅诗兴大发,吟道:
乘轮结伴饱观山,且看行人渡半边;
如此奇峰如此画,古来今往几悲欢。
后来,叶剑英元帅觉得太露古人痕迹,流于平淡,结尾缺乏力量和意境。几经修改后,就成了这样的定稿:
乘轮结伴饱观山,右指江头渡半边;
万点奇峰千幅画,游踪莫住碧莲间。
改稿由实到虚,虚实结合,画面开阔,寓意深刻。不像初稿那样低沉了,给人以思考和回味的余地,同时给人以鼓舞的力量。
没有韵味,也就没有了诗,也不会有人爱读。所以,在修改诗歌的时候,尤需在“韵味”上用力。
第九讲:淘出新东西来
写诗作文,最讲究创新。下笔之前,要有属于自己的东西,作到“未有新意不落笔”;下笔之时,要忠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执着于自己新的发现,就能写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即使写的是同一个题材,例如咏蝉,虞世南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之句;骆宾王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之语;李商隐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之叹。各具匠心,各有其妙。
有一回,笔者灵光一闪,有了不同于他们的新发现,很快就写出了一首叫《蝉》的讽刺诗:
夜施脱壳计, 众目仰清姿。
烈日虚相应, 狂风不自持。
何曾亲玉露, 唯解占高枝。
暑酷民生苦, 尔曹知不知?
同样的道理,修改诗歌也要注意在“新”字上用力。如果是没有新意的诗,大可弃之不顾。一九八九年春天 , 青年杂文家金陵客去南京参加省杂文学会成立大会时,写了几首诗,自以为颇能反映当时的心情。后来有一次给著名杂文家严秀同志写信,就将这几首诗抄寄去。诗云:
秦淮三月水 , 灯火几重云。
书解旅途倦 , 诗吟步履沉。
革随春雨绿 , 文伴夜风成。
天下兴亡事 , 笔端情日深。
杂文成学会 , 春暖花开时。
来者神仙客 , 剖其肺腑痴。
谈今华发舞 , 说古后生奇。
携手投枪处 , 金陵酒满卮。
杂文时代久 , 自古杂文多。
诸子春秋笔 , 列朝慷慨歌。
先忧迎风雨 , 后乐任悲欢。
今日繁荣处 , 文风鲁迅传。
杂文园地里 , 辛苦数园丁。
驰骋开疆域 , 扶持育幼林。
文同时弊去 , 心伴岁寒明。
指点殷勤意 , 拳拳寸苹心。
我辈如苗木 , 才才出土来。
严师勤着意 , 文友费栽培。
秀发坚求实 , 峰喋但畅怀。
徒歌何切切 , 化作腊梅开。
一九九0年一月十八日 , 严秀同志回信时专门提及这几首诗 , 他认为“第五首不宜写,第二首不写也可”。为什么呢?就因为这两首诗平常而又无新意,尤其第五首只是一首藏头诗,文字游戏而已,本意只在“我严秀徒”几字。
对第一首,严秀先生认为“有几个字还要'炼’一下”, 于是用红笔改成这样的几句 :
秦淮三月水 , 灯火几重云。
书解旅途闷 , 诗吟步履沉。
草随春雨绿 , 文伴晓风成。
天下兴亡事 , 毫端可有情?
严秀先生在信中还特别说 :“旧体诗最忌讳随时随地可用的老调和一般性的句子。此诗中'灯火几重云’、'诗吟步履沉’都难说是好句子 , 即因太一般了。”
如果不能做到“未有新意不落笔”,最起码要换一种新的说法。例如有一位诗词学习者写了一首题为《读史》的诗:
李广难被汉家封,节度冯唐岁亦高。
察用良才时不待,前朝殷鉴莫轻抛。
这首诗,可以说没有什么新意,但是,意思不错,有些可取的地方。于是,当代著名诗人熊东遨先生将其改为:
李广难为汉室封,冯唐欲用已龙钟。
人才也似长江景,一出吴淞便不峰。
熊东遨先生代拟的“人才也似长江景,一出吴淞便不峰”两句,将万里长江的沿途奇景与各个历史阶段的杰出人才作比,较好地体现了这一创作意图。长江出了吴淞口,两岸便不再有高峰突起,历史上的人才也是一样,如不及时任用,时过境迁,便白白浪费了。一个寻常不过的道理,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说出来,给了人们多少新奇的感觉,便想忘记也已不能。
当然,诗歌创新,首先呀有新颖的立意、鲜活的材料,其次要有新鲜的语言、独特的写法。能够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也就达到了创新的境地了。
第十讲:恰到好处
诗歌修改要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恰到好处,恰够消息。这样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如果越改越差,变成化神奇为腐朽,那可就空耗功夫,臭不可闻了。
所以,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告戒我们说:“诗不可不改,不可多改。不改则心浮,多改则机窒。”他还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多改反而愈改愈谬。方扶南少年有《周瑜墓》诗云:“大帝君臣同骨肉,小乔夫婿是英雄。”不可谓不工。中年时把此句改为:“大帝誓师江水绿,小乔卸甲晚状红。”已觉得有些牵强。到了晚年又改为:“小乔妆罢胭脂湿,大帝谋成翡翠通。”简直不成文理了。真如朱子所谓:“三则么意起而反惑。”一位族兄曾致书扶南,苦劝其莫改少作,但其不从。
修改自己的文章不可走火如魔,对别人的文章更要慎重修改。不然,“化神奇为腐朽”,就要成为文坛笑柄了。毛翰《峨眉四皓》中就提到一个修改败笔。四川有一个诗人为流沙河作传,其中有一句特别传神的句子:“流沙河还是那个瘦字。”
这一句好在什么地呢?首先,字如其人,流沙河写一手独标孤愫的“瘦金体”,而他本人历尽沧桑,形容清癯,活脱脱就是一幅“瘦金体”;其次,“瘦”字一拆开就是“病叟”,“不才名主弃,多病古人疏”,惟有“瘦”字能传其神;第三,《尚书禹贡》:“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一管水墨,运行于大漠流沙,沙深水浅,又不得另行润笔,字迹怎能不瘦?
就是如此妙句,被出版社的编辑以为文字不通,大笔一挥,改为“流沙河还是那个瘦子”。呜呼,真是“化神奇为腐朽”了,罪过,罪过!
我们再来看名家纪晓岚,他也曾经将唐朝诗人杜牧的七绝《清明》删改成五绝:
清明世界雨,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这样一改,固然比原诗简洁古朴,但是并不为人们称道。为什么呢?原诗首句“纷纷”状雨,给全诗定下了优美发调子,导入一曲羁旅春愁的吟唱,在读者眼前展现出霏霏细雨在春风中飘飘洒洒、迷迷蒙蒙的景象,这正抓住了春雨的特点。末句的“遥指”者牧童,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雨中牧牛图,使全诗增添了许多情趣。第二、三句中的“路上”和“借问”看似多余,但和全诗配合起来,通俗易懂,条理晓畅,音韵和谐,琅琅上口,从而增强了全诗的表达效果。
所以,下笔修改文章的时候要把握好,做到恰到好处就行了。过分的修辞也会伤害诗歌的意境。“诗圣”杜甫的修改诗歌对我们也是有启示的。他在京城长安时,有一年暮春时节,他独自去城东南的曲江头游览。面对大好的春光美景,自斟自酌,心旷神怡,诗兴油然而生。他当即写了一首七律《曲江对酒》诗,诗中第三、第四句是“桃花欲共杨花语,黄鸟时兼白鸟飞”,还较满意。然而在回去的路上经反复掂量,就觉第三句有些不妥,桃花和柳絮,怎能“欲语”?其形态又为何?边走边想,最后改定三个字,即“桃花细逐杨花落”,心里才踏实下来。正如俄国作家契诃夫说的:“写作的技巧其实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改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
“诗文斟酌推敲,恰到好处,不知止而企更好,反致好事坏而前功抛。锦上添花,适成画蛇添足”(钱锺书《谈艺录补遗》)。戒之,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