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七幅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中叶以前,基本上没有专门的人物画家,戴进、吴伟、唐寅、仇英等都兼善人物。明代后期,人物画的成就要高一些,也出现了较重要的人物画家。最著名的有八大山人、曾鲸、陈洪绶、丁云鹏、董其昌、徐渭、张宏、崔子忠等。这里我们介绍徐渭绘画作品。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 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中期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风,对后世画坛(如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等)影响极大;书善行草,写过大量诗文,被誉为“有明一代才人”;能操琴,谙音律;爱戏曲,所著《南词叙录》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另有杂剧《四声猿》《歌代啸》及文集传世。传世绘画作品有《墨葡萄图》轴藏故宫博物院、《五月莲花图》上海博物馆藏、《竹石牡丹》上海博物馆藏、《墨竹牡丹》、《榴实图》北故宫博物院藏、《洛阳春图》、《牡丹蕉石图》轴、《花竹》、《墨花》九段卷(现藏故宫博物院)、《四时花卉图卷》、《葡萄图》、《水墨葡萄》、《牡丹图》《竹石图》、《桐荫》、《墨竹石榴卷》、《荷菊图卷》、《花卉图卷》、《墨花九段图卷》、《蟹趣》、《瓶梅古石图》、《梅花图卷》、《雪竹》、《孝亲图》、《驴背吟诗图》、《青藤书屋图》、《山水人物花鸟》册(藏故宫博物院)等。

明代末期徐渭《墨葡萄图》赏析

《墨葡萄图》纸本,水墨,纵116.4 厘米,横64.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幅画呈现的是一枝微微下垂的水墨葡萄。信笔挥洒,藤条错落低垂,枝叶纷披,并有着奇特的构图与布局。墨色的深浅不一画出了串串倒挂枝头葡萄,晶莹欲滴,大小各异,生动形象。还有老藤的错落低垂,以及用大块水墨点成的叶子,用笔放纵,水墨淋漓,茂盛而疏放。整幅画古拙淡雅,以豪放泼辣的水墨技巧造成动人的气势和葡萄晶莹欲滴的效果,还有大片的留白,以及葡萄本身三角式的形状等,都使整幅画显得别有风致,是典型的大写意花鸟画。整体构图较为工整,笔墨极为桀骜不羁,有一气呵成之感,别有一番意境。作者信笔挥洒,任乎性情,运用水墨的大写意与酣畅的笔墨,使得整幅画意趣横生,风格疏放,“不求形似而得其神似”。此外与画齐名的还有左上方作者自题的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置野藤中。自画自题,无疑是继承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画互释的传统,同时,也可以看到画家的狂放洒脱和愤世嫉俗,以及一位落泊怅然的文人形象。就这样,葡萄在徐渭笔下,成了主体价值的象征。

明代末期徐渭《五月莲花图》赏析

《五月莲花图》纸本水墨  上海博物馆藏

题识:五月莲花塞浦头,长竿尺柄挥中流。纵令遮得西施面,遮得歌声渡叶否。天池道人。钤印:文长(白文)、天池山人(白文)、青藤道士(白文)、湘管斋(朱文)

《五月莲花图》是徐渭37岁时的作品,是其代表作之一,水墨淋漓,运笔生风,给人以骤雨飘风之感,体现了他的典型画风。

画上方题诗是徐渭诗作中的精品,暗示了画作的初衷与指向。诗句以荷寓世,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和世事不公的不忿之情。带着这样的感情基调,再去看作者笔下的荷花荷叶。荷叶以浓墨点厾、散锋扫出,几不类物象,似乎作者对它无丝毫的好感,故破笔一挥而已。荷花则以淡墨中锋,狂草笔法飞快勾出,无心求工。荷柄与水草也以长锋写出,任其浓淡干湿、中锋侧锋亦不计较。最后,作者似乎还未发尽心中的激情,以重笔在画面下角点了七八个大小不同的墨点,暗示了水中的浮叶。

显而易见,此画并非一般意义上爱荷颂荷的画作,而是借荷抒发一种不如意的情愫。因而,画中的荷花荷叶并无美好的形象和令人愉悦的笔墨。然而,画作另有一种奇崛之美、跌宕起伏之节奏美和真实的艺术感觉诉求之美在焉。其实,画中的荷正是徐渭自己的化身,空有芬芳满腹,却生活在动荡的环境之中。正是这样的矛盾和痛苦成就了艺术上一种无可奈何的壮美,读画知之。

明代末期徐渭《竹石牡丹》赏析

《竹石牡丹》水墨纸本 上海博物馆藏

款识:四月九日,萧伯子觞吾辈于新复之兰亭,时费先生显父至自铅山,李兄子遂父至自建阳,并有作。余勉构一首,书小染似伯子。命驾皆千里,流觞复九回。马嘶不出谷,鸟影屡横杯。分水邻封会,双珠明月胎。今朝修褉地,益见永和才。天池中漱者渭。铅建两道,首尾相接,共分水一关,故颈联云。钤印:文长氏(白文)、天池漱仙(白文)、青藤道士(白文)

牡丹是徐渭最喜欢画的花卉之一。徐渭的大笔写意牡丹前无古人。他不用色彩,仅以泼墨为之,无论花头及叶皆大笔点染而成,仅枝茎及叶脉用线条画出。此作牡丹花头用蘸墨法点花瓣,花瓣内端深外端浅,花头中部浅周边深。花头点成后,趁湿用重墨点花蕊。整幅作品无论布局、笔墨,均泼辣豪放,气势逼人,立意鲜明,水墨润泽,极有生意。虽是水墨画成,却有富贵庄严之相,属徐渭代表作之一。

明代末期徐渭《墨竹牡丹》赏析

《墨竹牡丹》立轴 水墨纸本  (201.6万元,2010年6月上海天衡)

款识:凤凰照影立杯翎,待萧娘上绿云僧,眼痴评浑不解足合魏紫恼。天池漱者。钤印:徐渭、文长、漱仙、湘管斋

此幅《墨竹牡丹》,花木在凄风苦雨中的姿态,象征了他人生的苦痛。牡丹属富贵花,本应色彩绚烂,但他却以水墨绘之,不着意刻画花卉的自然生趣,而是从主观出发,有意改其本性,从而借题发挥,直抒胸襟,抒写着自己的怀才不遇。徐渭的书法同样极为娴熟,功底深厚。他的题识,如他的泼墨写意画,纵横不羁,洋洋洒洒,妙趣横生,极富韵味。

明代末期徐渭《榴实图》赏析

《榴实图》纸本墨笔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题识:秋深熟石榴,向天笑开口,深山少人行,颗颗明珠走。文长。钤印:徐渭印(白文)、文长(白文)、湘管斋(朱文)

《榴实图》是徐渭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这幅画虽寥寥数笔,却处处有画意,笔笔见精神。在题画诗中,徐渭把自己比况成久居深山的石榴,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不被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凄凉的心情。《榴实图》可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传达出中国独特的艺术精神。

《榴实图》,全图只由一枝榴实构成,绘于素笺的中心,并且是果实已迸开,真有“向天开口笑”之势。支撑这个硕果累累的石榴的是一折枝叶。一折枝叶和一个榴实,构成了这幅简单但回味无穷的画幅。画幅的右上方有徐渭的自题五言诗一首,这首诗写得自然明快,而画图寓意仍有怀才不遇之慨,只是更为含蓄。徐渭缘物寄情,以深山石榴自喻,沉痛地抒发了他那胸怀“明珠”而无人赏识,被社会弃置的凄惨心情。

明代末期徐渭《洛阳春图》赏析

《洛阳春图》立轴   (552万元,2011年浙江三江秋拍)

题识:为君小写洛阳春,叶叶遮眉巧弄颦。终是倾城娇绝世,只须半面越撩人。徐渭。钤印:徐渭印、天池山人、公孙大娘、湘管斋

此画清逸隽雅,虽笔墨恣肆而一股清雅之气扑面而来。画面不仅有牡丹,还有双钩墨竹,而且墨竹并不是属于从属地位的衬景。双钩墨竹与没骨牡丹穿插辉映,层次分明,虚实相生,纯以水墨写意为之,用笔狂放,构图精巧,水墨淋漓,笔墨变化多端,泼墨、焦墨、破墨、双勾并用,相互穿插呼应,挥笔如风驱墨,如云般一气呵成。

明代末期徐渭《牡丹蕉石图》赏析

《牡丹蕉石图》水墨纸本  (918万元,2010年北京保利秋拍)

徐渭的牡丹和前人笔下设色浓艳的牡丹不同,纯用水墨绘制而成。以水墨画牡丹,前人只是偶尔为之,而徐渭的墨牡丹则用大笔写意,用墨点染花头和叶片。笔落纸上后,一笔中就有浓淡不同的变化,颇有明暗立体的感觉。此画中整个花头墨色润泽极富鲜活气息。再用中等墨色画出枝梗,然后以大笔水墨点叶,笔墨中有浓淡变化。整朵墨牡丹水墨挥洒,淋漓有致。画幅左边的芭蕉,以淡墨先勾出柄梗,再用墨以侧锋画出叶的一边,再画另一边。画叶时运笔由内向外,行笔快而有气魄。整株芭蕉以淡墨湿笔描绘,唯独一枝叶片垂首指向画面右下角,并用湿笔重墨描绘,好象与那朵奋力向上生长的墨牡丹在喁喁私语。

明代末期徐渭《花竹》赏析

《花竹》轴 纸本水墨

本幅以水墨图绘竹石与花卉,根据他自己的题款,应该有十六种花。画中以微细多样的墨色变化,大笔刷出石面,双钩白描画竹,画花的笔法则快速咨肆,时见晕染与水墨流动,但墨调层次变化很多,画面活泼热闹而有生意。对画家而言,笔情墨趣的表现显然比精细描绘景物更为重要。

明代末期徐渭《墨花》赏析

《墨花》水墨纸本

题识:洒墨为花醉小楼,甜香已觉入清喉。何因摘向金陵去,短橛长丁泛茗瓯。钤印:只愿无事常相见(白文)

引首:天池墨戏。癸巳二月,曼公题。钤印:吴曼公

题签:徐青藤墨花卷。癸巳夏日,樊浩霖。

题跋:1.无论明人画花者,青藤、白阳并称,此卷笔恣纵放逸,非青藤之作无疑。丙子五月,友人携示为记,徐邦达,时年八十又五。钤印:徐邦达印

2.青藤道人墨花真迹。甲午三月,得于宣南,曼公观。钤印:吴曼公。

明代末期徐渭《四时花卉图卷》赏析

《四时花卉图卷》纸本墨笔

画幅引首徐渭自题:“烟云之兴。青藤。”钤“湘管斋”朱文印。鉴藏印钤“尧峰楼”。前隔水鉴藏印钤“少山平生真赏”、“尧峰楼刘氏元农珍藏书画印”、“刘氏稷勋”。本幅自识:“老夫游戏墨淋漓,花草都将杂四时。莫怪画图差两笔,近来天道够差池。天池徐渭。”钤“天池山人”白文印。鉴藏印钤有“元农得意”、“过云山房”、“书画船”、“宜子孙印”、“清净瑜迦馆”、“女加氏”、“樵山书屋”、“辉山马林保赏鉴之章”、“清净”、“元农”、“过云”、“茅氏秘玩”、“鲁氏太保坊家藏”等。

作者分别以大写意手法绘牡丹、芍药、葡萄、芭蕉,以兼工带写的手法绘桂花与苍松,以烘托法描绘雪中的竹、石、梅花,技法灵活多样,笔墨酣畅,不拘泥于形,旨在追求神韵。从卷尾自识看,画家是借物抒发胸中的抑郁。此画卷风格简洁洗练,豪爽奔放,显得畅快淋漓。

明代末期徐渭《葡萄图》赏析

《葡萄图》立轴(805万元,2012年中国嘉德春拍)

款识:明珠挂水晶,醉来将墨扫能成。当时何用,换西秦十五城。青藤。钤印:文长氏、青藤道士

边跋:此图上端略有残缺,故其题诗已不全。案首句缺“几串”二字,原句当为“几串明珠挂水晶”。第三句缺“相如璧”三字,第四句缺“始”字之半。原句为“当时何用相如璧,始换西秦十五城。”思政同志久藏此图,新加装潢属题,因为记之。壬戌(1982年)之夏初,壮暮翁稚柳。钤印:稚柳、谢

徐青藤天才横溢,诗文书画皆冠绝一时,因终身不遇,郁勃之气压抑胸中以致狂疾。此图笔墨飞舞,纵横淋漓,可见其脱巾散发时的狂态。虽说画葡萄,却不求形似,但趁一时之兴,痛泻心中垒块而已。此图著录于陆心源《穰梨馆过眼录》第二十五卷,想当时画幅尚未破损,故陆氏所记诗句完整。后稍损缺字,谢稚柳先生边跋录有完句,当亦得之於陆氏所记。

明代末期徐渭《水墨葡萄》赏析

《水墨葡萄》立轴 水墨纸本

题识:那堪明月三五夜,照见如丸一两横。青藤。钤印:文长、天池山人

《墨葡萄》是徐渭最擅长画的花卉题材之一。画中葡萄似以倾倒的墨汁随意点染而成,不仅传达出物象的神韵,也真正达到了逸品文人画所标榜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最高境界。《墨葡萄》那淋漓欲滴的画法,直似雨后葡萄,徐渭善写雨后景象,认为那种墨气淋漓的感觉可得人间三昧。徐渭曾以“老氏之玄”称墨色,他写道:“夫真者,伪之反也。故五味必淡,食斯真矣;五声必希,听斯真矣;五色不华,视斯真矣。”徐渭是极力赞同老子的“五色”之说的。故以墨代色,是徐渭绘画创作的一大特色。

徐渭虽画墨葡萄,但是他以墨为色,画中的笔墨放纵而无定式,用淡墨与浓墨配合,随意交织曲转出藤,在以墨线勾画出看似凌乱无章的线条表现枝条与叶脉,随后泼染出干湿浓淡、大小不一,且无定形的墨块以表现叶片,最后任意点上几串疏密开合、浓淡相融的墨点来表现葡萄之果。“他那种热烈、豪放、沉雄而带霸悍的大写意画风格,与梁楷的冷逸、陈淳的潇洒、八大的恬淡萧索比较起来,更能激人心灵,壮人胸怀”。

明代末期徐渭《牡丹》赏析

《牡丹》立轴 水墨纸本

本幅以水墨画写意牡丹竹枝,作风豪快。花瓣处可明显看出是以饱含水分的淡墨,笔尖端蘸浓墨点画而成,刻意利用水墨晕染的渐层变化。竹枝竹叶以带行草性质的书法线条写成。全画用笔劲利迅捷,是酣畅纵恣的率意之作。

明代末期徐渭《竹石图》赏析

《竹石图》立轴 纸本墨笔

款识:纸畔濡毫不敢浓,窗前欲肖碧玲珑。两竿梢上无多叶,何自风波满太空?

此图画雨竹,作者抓住雨中竹石的湿润形态,以一枝饱蘸水墨之笔,在半生的纸上,用娴熟的草书笔法尽情挥写,充分显示出驾驭水墨技巧的水平,特别是那块以淡墨染面,以浓墨积阴的石头,确有玲珑剔透的效果,不愧为徐渭的佳作。

明代末期徐渭《桐荫》赏析

《桐荫》立轴 纸本水墨

款识:陡取隃糜一瓮深,染将苍碧作桐阴。老夫画人拙眉眼,片石可无吟绮琴。青藤渭宝谑墨。钤印:漱仙、天池山人、青藤道人

徐渭好作梧桐,传世手卷中每每见之,盖大叶粗枝,便於他阔笔淋漓、任情挥洒。他常在墨中加胶,以防晕化过甚,此图即是如此。此轴《桐荫》图以大写意的笔法绘山石间,两株直立的梧桐树,淋漓纷披的墨笔写出浓密的树叶。画上的自题可见他是想借独立的梧桐来书写自己玩世不恭的孤傲之气。徐渭胸怀奇才而一生未见重於世,故至精神错乱杀妻自残。其有狂疾时作画益奇肆狂泼,此幅则凝重有致,当是未颠狂时之作。曾经大鉴藏家清代梁清标及近人刘海粟、王季迁收藏,著录於《晋唐五代宋元明清名家书画集》。

明代末期徐渭《墨竹石榴卷》赏析

《墨竹石榴卷》手卷 水墨纸本  (385万元,2007年6月西泠春拍)

款识:1、枝枝叶叶自成排,嫩嫩枯枯向上栽。信手扫来非着意,是晴是雨恁人猜。

2、五寸珊瑚珠一囊,秋风吹老海榴黄,宵来酒渴真无奈,唤取金刀劈玉桨。

引首:天池墨迹。王寅夏日,张迹泠。

签条:明徐青藤竹菊合卷。扬州陈履恒,得于实应乔莱家旧藏。

《墨竹石榴卷》,水墨纸本,绘丛竹、折枝石榴各一,并各题七言绝句一首。题诗书法以行草笔意出之,奇崛纵横,洒脱无羁,两首诗分别多次题写于其他相类题材作品上。徐渭作诗有感而发,多借题发挥,揶揄现实,语言平实朴素,读来琅琅上口,亲切感人,并以理趣启发人。与他的许多作品一样,《墨竹石榴卷》也未署年款。不署年款,甚至不署名(笔)款是徐渭作品署款的一个显著特点,想来应该有缘由。

明代末期徐渭《荷菊图卷》赏析

《荷菊图卷》手卷 水墨纸本

款识:若耶溪上好风光,无人折取献吴王。西施一病经三月,数向荷花几许长。内园木槿今无色,彭泽花枝别有春。草木从来无定准,一时抬价妄高人。钤印:天池山人(白文)(2次)、文长(朱文)、佛寿(白文)、漱仙(白文)、文长(白文)

题跋:墨沉淋漓尽泪痕,青藤真欲老乾坤。半篇白鹿知君赋,解忌奇才是鹿门。甲申嘉平为固庵先生题。海宁陈奕禧。同观者江宁周仪确斋、新安鲍开宗又昭、上海殷誉庆彦来、江都唐继祖序皇、方觐近雯、泾阳郭元釪于宫、海宁陈奕禧香泉,书时余出守石阡,宝应乔固庵出此命题。将与长昆白田归县也,是日并纪余白沙先生字卷文酒留连南来乐事,即广陵已为希桓。甲申十二月廿五日二鼓儿世泰侍书。石阡下脱舟停广陵四字纪白沙卷者白田也。钤印:奕禧(白文)、六谦翰墨(朱文)△距子文题时四十一年矣,同观除老夫外无一存者,阅之不觉一慨。乾隆甲子三月六日崇修识。钤印:老去自怜心尚在(白文)余别有天池卷,款乃为季子微作者,若岁今大司马为少司农,至浙江录事归举以赠之。盖渠生平惟喜天池画,所得挂幅卷册不下百余件,可谓有徐癖矣。固翁又识。

该作共有两卷,卷一绘墨竹石榴,卷二绘墨荷野菊。徐渭这件《荷菊图》中的荷花、木槿,在毫无背景,毫无衬托下绘出,妙在荷花与荷叶的变化,花与叶巧妙的安排,它绝无花叶相,只有水墨淋漓的花卉,真是虚其形而得其神,它既不摹仿自然形象,也不摹仿前人的笔墨,而是任用其气质灵性,所以有人说他的绘画,行家无法学,技法无可评,正是海宁陈奕禧在《荷菊图》题记中所说的“墨瀋淋漓尽泪痕,青藤真欲老乾坤。”徐渭一生十分坎坷,生活动荡不安,幼年丧父,青年丧妻,后来生母失踪。在他母亲失踪后,他曾亲手种了一棵青藤,后来青藤已长成老藤。老藤伤痕斑斑,但那青藤仍是他生命的象征,因此他将自己号为“青藤”、“青藤道人”。那青藤边有一泓青水,这便是他心目中的天池。天池是庄子《逍遥游》中的圣地,因此他又将自己号为“天池”、“天池生”、“天池山人”。有时他也自称“田水月”,即渭字的一分为三。所以,徐渭的一字一号都有他的来历,也都与他身世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字号的印文也都钤盖在许多画上。徐渭一生绘画甚多,但能流传至今者不多,这件《荷菊图》中所绘的荷花、木槿和题诗,充分表达了徐渭数不尽的人生涵意,它比文章更能表情达意,是一件难得的徐渭的艺术精品。

明代末期徐渭《花卉图卷》赏析

《花卉图卷》纸本墨笔   上海博物馆藏

徐渭《花卉图卷》以酣畅淋漓的水墨挥写意四季花卉。每段花卉相互穿插,错落有致,相互映衬。画家充分发挥了水墨的表现力,以狂放的笔触,淋漓的水墨,变化多端的笔锋,泼墨、焦墨、破墨、双勾并用,寥寥数笔即勾画出了各种花卉的特征,简约却颇具神采。此画是作者在浓郁的创作激情中以酣畅的笔墨挥洒而就,堪称徐渭水墨写意花卉的代表作。徐渭的泼墨写意花鸟画法,用笔豪放恣纵,水墨淋漓,潇洒飘逸,名重一时,对于后世有极大影响。画史上把他与陈淳并称为“青藤”、“白阳”,并把他视为大写意画派的创始人。徐渭书法方圆兼济,轻重自如,笔墨纵横,貌似狂放不羁,其实暗含秩序,多为后来书家效法。

明代末期徐渭《墨花九段图卷》赏析

《墨花九段图卷》纸本墨笔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徐渭的作品以淋漓墨韵、奔放的用笔而著称。他擅于用草书笔意入画,笔墨飞动而恣纵。其作品常常会呈现出一种乱头粗服之美,较之元代画家的“逸笔草草”,更具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生气。正可谓“信手拈来自有神”,不求形似而求生韵。他的绘画,常常表现出饱经忧患、抱负难酬的无奈和抗争。徐渭的画并不注重对客体的再现,完全是自我主观情绪的一种迸发。徐渭花鸟画突出地体现了文人画的特质,尤其是他画竹子、荷花、芭蕉、石榴、葡萄之类题材的作品,更是将他的痛苦借着淋漓的笔墨在纸上渲泄无遗,一诗一画,才情纵逸,意境莫测。

《墨花九段图卷》绘水墨写意四季花卉,每段均有自题七绝一首。画家充分发挥了水墨的表现力,以狂放的笔触,淋漓的水墨,变化多端的笔锋,泼墨、焦墨、破墨、双勾并用,寥寥数笔即勾画出了各种花卉的特征,简约却颇具神采。从徐渭自书诗并题记,知此画是作者在浓郁的创作激情中以酣畅的笔墨挥洒而就。此图堪称徐渭水墨写意花卉的佳作。

明代末期徐渭《蟹趣》赏析

《蟹趣》手卷 1584年作

款识:甲申秋月既望,天池山人渭。钤印:徐渭私印

徐渭的写意花卉惊世骇俗,用笔狂放,笔墨淋漓,不拘形似,自成一家,创水墨写意画新风,与陈道复并称“青藤、白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八大、板桥以及白石等画坛巨匠,有的甘当“青藤门下走狗”,有的“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展开此卷,只见花卉线条流畅挺拔,荷杆纷披错落挺拔,墨色变化丰富,浓淡干枯表现出花枝的明暗向背,水墨酣畅,淋漓酣畅,气势纵横奔放,残菊败荷,皆古朴淡雅,别有风致。画面上所呈现的那种乱头粗服的美,较之元代画家的逸笔草草,更具有一种野拙的生机力感。

明代末期徐渭《瓶梅古石图》赏析

《瓶梅古石图》立轴 水墨纸本

款识:青藤居士写雪窗镫下所见。瓶棋古石,乃少佳趣,赏者当以斗酒易去。一。钤印:天池山人(朱)、徐渭之印(白)

边跋:1:余在山阴两年,曾屡过所谓青藤山馆者,仍作诗以纪天池风流者,犹髣过之,此帧古秀奇雅而无颓放之态,意老人雪窗清坐尚未沈酣时所作,自跋许人以斗酒相易,想诗吻欲枯矣。稼庭得此,出以见示,属题字其侧,已置巨觞于旁,着字,亦不更豪夺亦。嘉庆乙亥立夏后三日,吴江郭麐识。钤印:臣麐

2:青藤山馆属吾家(家十峰所居),闻道烟云绕碧纱。让与南州徐孺子,浅斟拍酒对梅花。何异东坡石供,仇池清影亦玲珑。急须斗酒便持赠,莫讶山人点染工。稼庭二兄自海上来,携示此幅,频迦既题字左方,更索拙书于右,奉成两绝句,以补其阙,山人真迹流传既少,矧有我两人淋漓墨妙,夹辅其间,可不珍重耶,一。戊寅谷日,钱唐陈鸿寿曼生并记。

明代末期徐渭《梅花图卷》赏析

《梅花图卷》,明代,徐渭,纸本水墨,手卷,纵37厘米,横149厘米,南京博物馆藏

徐渭多才多艺,曾经出入东南七省督帅胡宗宪的幕府,得到明世宗和一些名臣的赏识,他曾亲自投身抗倭斗争,很想为国效劳、有一番作为。正因为徐渭对腐败的封建统治和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的不满,他才力张革新。表现在文艺创作上就是提倡创新,反对摹古,提倡独抒性灵的创作个性,反对不讲真话的伪道统。由此我们也可以得知为什么徐渭将写意花鸟画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并创立了大写意花鸟画一派。

明代末期徐渭《雪竹》赏析

《雪竹》立轴

本幅《雪竹》是徐渭画竹的代表作,亦是中国水墨花鸟画作品的高峰。徐渭先生的大写意是从笔墨翻飞、摇曳狂舞中见神采的。此图构图左侧为乌云密布之下,危石将倾,二老干凌然不屈,其寓意不言自明:取传统喻意中以竹象征节操的习惯,置雪、石的袭击与压迫之中,强调自我与外力相对抗的态度,表达愤世疾俗的情怀。此图之中的用笔之扭结怪异,不同常俗,正是徐渭个人独特个性使然。当这与传统的画竹,已经有根本的区别了。如其诗,以见一斑:画成雪竹太萧骚,掩节埋清折好梢。独有一般差似我,积高千丈恨难消。“画成雪竹太萧骚,掩节埋清折好梢”恰似诗人在社会现实的重压之下苦苦挣扎的形象。但竹虽遭到摧残,仍劲节直干,挺立雪中,“独有一般差似我”象征着诗人不甘屈服的气节与倔强的个性。“积高千丈恨难消”则使诗人的郁怒心态宛然可见。

明代末期徐渭《孝亲图》赏析

《孝亲图》立轴

款识:孝敬唐家姆,尝奉祖姑乳。谁如斯闺阁,光辉照千古。孝惟百行之首,巾帼中有此奇人乃山川之秀气冲寒乎两间!时仆焚香。静笔“湘管斋”,瞑目宁神;滌砚伸毫,将写时光存恭敬,始成二孙图,而展对者亦有同心焉。徐渭。钤印:天池山人。

明代末期徐渭《驴背吟诗图》赏析

《驴背吟诗图》水墨纸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作为明代花鸟画坛独领风骚、以大写意画法见称的徐渭,留下的人物画迹并不多见。他所画的人物有诗人,有隐士,有观音,有儿童,虽然笔墨简练,但形象生动,神韵自存。《驴背吟诗图》中并无徐渭自题或钤印,画幅上仅有清初书画鉴赏家笪重光、张孝思的两段鉴定文字,左上为“徐田水月驢背吟詩圖,笪重光鑒定”,右下为“以書法作畫,古人中多見之。此畫雖無款識,爲徐文長先生筆意靡疑。懶逸張孝思鑒。”自此,此图被公认为徐氏真迹。

图上树枝间所盘青藤纷披垂落,树下一老翁乘驴缓缓而过,仿佛正在吟哦诗句,悠然雅适。宋代孙光宪的《北梦琐言》(卷七)中记载,唐时有人询问诗人郑棨近来是否写有新诗,郑棨回答:“诗思在灞桥风雪中的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此后,表现诗人骑驴游山涉水寻诗觅句的题材逐渐为画家们所青睐。徐渭的这幅画当属此类绘画中以笔墨意趣取胜的佳作。他画人物多用“减笔”法绘出,且构图简略,往往只画前景,远景常几笔带过,有时甚至完全省略。《驴背吟诗图》上老翁和驴仅用寥寥数笔便形神俱备,尤其是对驴子的描绘,用解剖学的眼光看驴的造型并不准确,而它那踏着轻快步伐的神气却跃然纸上。背景树枝、藤蔓则笔点零乱,使人顿有秋色萧索之感。运用恰到好处的省略手法,徐渭营造了一个空而不虚、意境深远的艺术空间。以书法笔意入画是《驴背吟诗图》的又一特色。图中人、驴、树、藤的画法隐有真、行、草、隶之笔意,令人感觉其间有一股勃勃不息的活力,这正是徐渭之画能脱俗免尘、卓尔不群之处。

明代末期徐渭《青藤书屋图》赏析

款识:青藤书屋图。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天池徐渭自遣。

钤印:「青藤」、「天池老人」、「田水月」、「赏敝庵」、「湘菅斋」

明代末期徐渭《山水花卉人物图》赏析

徐渭是明代著名画家,他涉笔潇洒,天趣抒发。此《山水花卉人物图》册共十八页,画十五页,册页 纸本 墨笔

46.3cm x 62.4cm x 16藏故宫博物院,万历十六年(1588年)分别绘写意山水、人物、花鸟。用笔随意自然 ,人物意趣盎然。本文取十五幅画各位读者欣赏。

山水人物花鸟册之一

款识:天池中漱犊之辈。钤印:天池山人(白文)

山水人物花鸟册之二

款识:天池。钤印:天池山人(白文)

山水人物花鸟册之三

款识:得赵公麟渔舟破芦荻图述。天池漱者。钤印:徐渭之印(白文)

山水人物花鸟册之四

款识:青藤道士。钤印:徐渭之印(白文)

山水人物花鸟册之五

款识:扁舟雨霁,忆而图此。漱者。钤印:徐渭之印(白文)

山水人物花鸟册之六

款识:若耶溪畔人家。钤印:徐渭之印(白文)

山水人物花鸟册之七

款识:向为季子淑作此,今再见之。天池。钤印:徐渭之印(白文)

山水人物花鸟册之八

款识:青藤山人图镜湖渔者。钤印:天池山人(白文)

山水人物花鸟册之 九

款识:四十九年贫贱身,何尝妄议洛阳春。不然岂少胭脂在,富贵花将墨写神。钤印:徐渭之印(白文)天池山人(白文)

山水人物花鸟册之十

款识:天池。钤印:天池山人(白文)

山水人物花鸟册之十一

款识:仿皎然绿肥红瘦笔意。天池。钤印:天池山人(白文)

山水人物花鸟册之十二

款识:耒菔图。天池。钤印:天池山人(白文)

山水人物花鸟册之十三

款识:是亦摹倪迂笔也。鹅池漱仙。钤印:徐渭之印(白文)

山水人物花鸟册之十四

款识:摹文与可九畹孤芳之一。田水月。钤印:徐渭之印(白文)天池山人(白文)

山水人物花鸟册之十五

款识:传芦(胪)。渭。钤印:徐渭之印(白文)鉴藏印:解斋珍秘(朱文)。

(0)

相关推荐

  • 徐渭的大写意绘画及其影响

    文 ˉ 陈传席 2021 年 5 月 19 日上午,全国美术高峰论坛·绍兴暨徐渭诞辰500周年纪念活动隆重举行,全国各地的丹青圣手齐聚古城绍兴,共赏青藤雅韵,共享美术盛宴,缅怀中国"泼墨大写 ...

  • 明.徐渭《水墨牡丹图》赏析

    明.徐渭<水墨牡丹图>轴,纸本墨笔,纵109.2厘米,横33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本幅自识:"四月九日,萧伯子觞吾辈于新复之兰亭,时费先生显父至自铅山,李兄子遂父至自建阳 ...

  • 明代末期董其昌《疏林远岫图》等四十幅绘画赏析(上)

    文\听月 明代中叶以前,基本上没有专门的人物画家,戴进.吴伟.唐寅.仇英等都兼善人物.明代后期,人物画的成就要高一些,也出现了较重要的人物画家.最著名的有八大山人.曾鲸.陈洪绶.丁云鹏.董其昌.徐渭. ...

  • 明代早期吴伟二十三幅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1368-1644年)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是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的发达,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 ...

  • 明代早期吕纪二十三幅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1368-1644年)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是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的发达,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 ...

  • 清代早期王翚二十七幅绘画作品赏析(中)

    中国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卷轴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文人画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在题材内容.思想情 ...

  • 清代早期恽寿平二十七幅绘画作品赏析(下)

    自清朝建立至清康熙年间,是清代绘画发展的前期.这一时期的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都直承晚明的余绪而向前发展,名家辈出,流派纷呈.以"四王"为代表的"正统派"继承晚 ...

  • 明代末期徐渭二十三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

    听月工作室2021-03-27 08:04:56 明代(1368-1644年)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是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 ...

  • 明代末期丁云鹏三十七幅绘画赏析

    明代中叶以前,基本上没有专门的人物画家,戴进.吴伟.唐寅.仇英等都兼善人物.明代后期,人物画的成就要高一些,也出现了较重要的人物画家.最著名的有八大山人.曾鲸.陈洪绶.丁云鹏.董其昌.徐渭.张宏.崔子 ...

  • 明代中期文徵明十五幅绘画作品赏析(下)

    文徵明系"明四家"之一,师从沈周,书画方面造诣极为全面,是继沈周之后吴门画派的领袖人物.其绘画风格雅淡清逸.文秀沉静,构图丰满多样,尤其善于运用"钿文"的表现手 ...

  • 清代早期王时敏二十幅绘画作品赏析(上)

    中国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卷轴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文人画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在题材内容.思想情 ...

  • 元朝时期黄公望十七幅绘画作品赏析

    元代绘画中,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因元代未设画院,除少数专业画家直接服务于宫廷外,大都是身居高位的士大夫画家和在野的文人画家.他们的创作比较自由,多表现自身的生活环境.情趣和理想.山水.枯木.竹石.梅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