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行动中如何精进|读《精进》

解决麻烦

端午假期花半天时间,将家里之前一直打不着的一个燃气灶拆开捣鼓,将墙上两个损坏的开关修好了。以前一直拖着,总想着下次吧,下次吧。结果,一拖就是两三个月时间。

我偶尔总是会犯这样的懒劲,反正燃气灶有一个能用,坏着的那个拿打火机也可以点着;反正墙上有三个开关呢,坏了两个还有一个也能接着用。虽然偶尔因为坏掉的东西手忙脚乱,但还自我安慰:不影响生活质量。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里第三章「即刻行动」里说:“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人的心理成本就如一个可以张开和缩小的弹性薄膜,小事堆积后的心理成本会导致管理的复杂度直线上升,心理成本被撑得很大。所以,先把必要的小事处理掉,是我们保持积极和从容心态的一剂良方。

想起之前看过的一篇文章,说的是格物致知。作者认为,格物就是要多做事情。不做事情,成天空想,怎么可能有解决问题的动力?很多长进是在解决问题中倒逼出来的。做事不要怕麻烦,解决麻烦的过程就是精进的过程。

从小事开始

公司组织大型活动,即使准备再充分,总有一些不可预知、无法确定的问题。之前的一位同事,每每在刚遇到问题时就主动站出来帮忙协调、组织,对于问题其实他也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法,但他总是在积极地想办法,并且在活动结束后主动提反馈意见,写成总结报告。

后来这个小伙子成为了公司的市场先锋。

《精进》中提出,「一个人的"最小化可行产品"是什么?」其实很多时候就是这些小的方面。这些小产品,可以作为你才华展示的载体,让你的才能搭载着这些载体,传播出去,供他人欣赏、品味,并获得反馈,然后你可以继续做出更复杂、更优秀的产品。

通过即刻行动,并在行动中准备或者先上场再适应,然后不断地获取反馈并在反馈中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对自己的行动进行持续优化。精进的另外一层解读,我们可以理解为:「主动参与,细致研究,身体力行,脚踏实地,实践总结,获得真知」。

行动先于思考

孔子说,终日不食、终夜不寝地去思考问题,(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这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刚毕业那阵,总习惯「三思而后行」,结果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现在稍微明白点了,我们平时思考,一般要有一个结果,否则就如孔子说的“思而不学则殆”了。思考的结果是要把事情做得相对漂亮一点,这个漂亮不是人家觉得好看,而是让自己有收获。有时候,面对不熟悉的事情,花了很大功夫,依然挫败,但自己有收获,也是漂亮的事情。而行动,是收获和精进的起点。

《精进》中说“三思而后行并不一定正确,从理论出发不一定能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反思积累的知识才能指导实践。”

做了再反思,边做边反思,通过练习再将反思内化。这就为行动提供了一个正向循环。那么,如何反思呢?

《精进》中提到三点,1、要及时,这样才会忠于事情的原貌;2、梳理“反应链”,看看事情是如何开始、如何发展、如何转折、如何结束的,事情背后的动因、阻力以及关键节点是什么;3、关注意外现象,对超出我们期望的意外情况或现象进行重点复盘,因为这是打开我们认知局限性的方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