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后期》辩证论治
【概念】
月经周期延后七天或一月以上,甚至两、三月(排除早孕)者,称为“经行后期”。 若仅延期六至七天,又无其它所苦;或偶尔一次间隔较长,均不作后期论。
常见证候
冲任血虚经行后期:月经错后,量少,色淡红无腹痛,伴有头晕、心慌。舌质淡,脉细弱。 冲任虚寒经行后期:月经延后,量少,质稀,经色黯黑,或混有小血块,腹痛绵绵, 喜按,得热痛减。畏寒肢冷,面色晦暗。舌质淡润,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冲任寒瘀经行后期:月经延期,血量涩少,经色紫黯夹块,小腹疼痛拒按,喜热熨。面色青黯,形体壮实。舌质润或紫黯,苔白,脉沉迟有力或沉紧。
肝气郁结经行后期:经期间隔延长,经色紫红夹块,小腹胀痛,胸胁乳房作胀。苔正常,脉弦或涩。
痰湿阻滞经行后期:经期退后,色淡而粘,身体较胖,胸闷纳少,痰多,懒于行动,心悸气短,平时白带多。舌淡苔腻,脉濡细。
鉴别分析
冲任血虚经行后期与冲任虚寒经行后期:皆为虚证经行后期,但虚的程度不同,其病因病机亦有差异。血虚者多因久病体虚,或长期慢性失血,或孕产过多,耗伤精血,或脾胃虚弱,生化之源不足,营血亏少,致冲任血虚,血海到期不能盈满而溢,经水因而后期。虚寒者多因素体阳虚,或因生育及其它慢性病,导致肾阳亏弱,冲任虚寒,故月经周期延后。前者的病变多在肝脾,后者的病变则在肝肾。其症状特点为:冲任血虚经行后期,量少,色淡,舌质淡,脉细弱,治宜补血益气,方用党参补血汤。冲任虚寒经行后期,虽月经量少,舌质淡润,类似冲任血虚经行后期,但它兼有血质清稀、经色黯黑,腹痛绵绵,畏寒肢冷,面色晦暗,脉象沉迟无力等阳虚内寒见症,可与冲任血虚经行后期相鉴别。治宜养血温经,补阳散寒,方用仙柱饮。
冲任寒瘀经行后期:由于经期贪食生冷,或淋雨、涉水、游泳,或坐卧湿地,寒凉 客于冲任,气血运行不畅,因此月经落后不行。其临床表现为:小腹疼痛、拒按,经血 中夹有大、中形血块,血块排出后则疼痛减轻或消失此为实寒。其证与虚寒证在症状 上有类同点,亦有不同点,如:虚寒证虽兼有下腹疼痛,但按之则减,经血中虽混有血 块,但经质稀薄。治宜温经行滞,方用温经汤。
肝气郁结经行后期:因情志郁结,气滞血凝,故月经延后。经色紫红,有块,小腹 胀痛,胸胁或乳房作胀。但无小腹拒按的兼证,可与冲任寒瘀证相鉴别。治宜开郁行气, 活血调经,方用理气通经汤。
痰湿阻滞经行后期:脾肾阳虚,痰湿滞,致冲任气血运行受阻而月经后期。色淡 质粘,形体较胖,胸闷纳差,白带多,脉濡细。治温肾健脾,化痰祛湿,方用鹿角霜饮。
《景岳全书·妇人规》云“凡血寒者,经必后期而至。然血何以寒?亦惟阳气不 足,则寒从中生而生化失期,是即所谓寒也。”“凡阳气不足,血寒经迟者,色多不鲜, 或色见沉黑,或涩滞而少;其脉或微或细,或沉迟弦涩;其脏气形气必恶寒喜暖。凡此者皆无火之证。”
《圣济总录·妇人血气门》云:“凡月水不利,有因风冷伤于经络,血气得冷则涩 而不利者;有因心气抑滞,血气郁结,不能宣流者。二者当审订而疗之。
《丹溪心法·经病》:“经水过期紫黑有块,亦血热也,必作痛,四物加香附、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