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朝鲜战争纪念碑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弘扬和光大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抗美援朝战争不仅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凯歌,而且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这种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几年前,有机会去了趟美国,在首都华盛顿中心国家广场转了转,看了那里的朝鲜战争纪念碑。
出了机场,有高速公路通往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阿灵顿纪念桥是波托马克河独具一格的景观。它不仅是华盛顿DC与弗吉尼亚州的纽带,更把阿灵顿国家公墓和林肯纪念堂两个景点连接起来,串起华盛顿纪念碑、国会山整个DC最精华的旅游线路。
林肯纪念堂,为纪念美国第16届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而建。纪念堂位于华盛顿的国家大草坪西端、波托马克河东岸上,与东端的国会大厦遥遥相望,是一座用通体洁白的花岗岩和大理石建造的古希腊神殿式纪念堂。
首都华盛顿中心国家广场的宏伟建筑群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建筑好似一个十字架分布,以高169米的华盛顿纪念碑为中心,东侧为国会大厦,南侧为杰斐逊纪念馆,西侧是林肯纪念馆,北侧是白宫。华盛顿纪念碑与林肯纪念馆之间是二战纪念碑和倒影池,倒影池的南侧是朝鲜战争纪念碑,北侧是越南战争纪念碑。
朝鲜战争纪念碑(Korean War Veterans Memorial)是为纪念在朝鲜战争中阵亡的美军士兵和联合国士兵而建。其用意是想让美国人永远不要忘记那场被称为“被遗忘的战争”的战争。
为此,这个纪念碑称为“朝鲜战争老兵纪念碑”更贴切。虽然说是纪念碑,但并没有高大的建筑(卫星图片)。
朝鲜战纪念碑,实际是一个小小的纪念园区,它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19个与真人尺度相仿的美国军人雕塑群,第二部分是一座黑色的花岗岩纪念墙,第三部分是一组置于地面的小方座。
1993年,纪念牌才破土动工。在朝鲜战争停战42周年纪念日的那一天,克林顿总统和韩国金泳三总统宣布把纪念碑奉献给参加过朝鲜战争的老兵。
当走近这座纪念碑的时候,你首先看到的是19名士兵雕塑。那一小片杜松灌木代表了士兵们运行中所遇见的崎岖不平地形。这是纪念园区的第一部分。
这些不锈钢雕塑是写实的。这些雕塑被拉成散兵线,撒开在一片长满杜松和青草的开阔地上,“搜索前进”。他们头戴钢盔,持枪趋前,表情复杂:无奈?紧张?恐怖?警惕?兼而有之,战地的残酷气氛弥漫在整个园区。
这一群普通士兵,是朝鲜战争中无数美国大兵的缩影。他们的脚,此刻就结结实实地踏在这片开阔地上,可以想像,当烈日炎炎,当狂风扫过,当暴雨倾注,当皑皑冬雪覆盖在这片开阔地和士兵们的身上,人们对战场的严酷和士兵危在旦夕的生命,会产生怎么样的强烈震撼。
他们通体灰白、头戴钢盔、身披斗篷、手持枪支、表情阴沉,即使在阳光明媚的春夏之交,望着这些幽灵般的大兵,都使人心寒肢凉!尽管他们有步话机,个个穿着大头靴,装备远胜于中朝军队,那又能怎样?美军焉能取胜?
第二部分是一座黑色的花岗岩纪念墙。在这座墙上,隐现着浅浅蚀刻的许多士兵的脸部,这些形象不仅是写实的,甚至可以说是真实的。因为所有这些脸部,都是根据朝鲜战争新闻照片中美军各个兵种的无名士兵的真实记录,临摹刻摹的。
纪念墙是用数百吨的黑色花岗岩建成的,花岗岩磨光得象镜子一样,开阔地的塑像群因此而映射在墙上。
随着人们的脚步移动,两组形象便流动地、互为背景地融合在一起。人们可以看到纪念墙反射出不同的画面,让人们仿佛置身战场,再次领略到战争的血腥和残酷。
这座墙的尽头,是整个纪念园的点睛之笔,上书“freedom is not free”,中文译为:“自由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或“自由不是免费的”。
第三部分,是一组置于地面的小方座,上面刻有文字。其中一块置于雕塑群的正前方,上面用英文写着一段碑文“our nation honors her sons and daughters who answered the call to defend a country they never knew and a people they never met”,中文意为:“我们的国家以它的儿女为荣,他们响应召唤,去保卫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国家,去保卫他们素不相识的人民。”——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所有这些元素都指向的圆形纪念池,几块石头上刻写着朝鲜战争中美军、联合国方伤亡人数等。朝鲜战争期间美军有54246人死亡,联合国方有628833人死亡。
美国作为一个强国、大国,自以为担负着国际警察的责任。在二战时,美国担起维护世界和平的重担,的确立下了赫赫战功,名垂千秋。但在朝鲜战争中,美国干涉他国内政在先,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还美其名曰“保卫一个陌生国家的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战胜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侵略者。
来到这里,我们不仅为在朝鲜战争中阵亡的美国士兵和朝鲜人民哀悼,更应该表达对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牺牲的中国将士的敬意。
(2012年4月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