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了这些,也就掌握了什么是出土瓷器
如何把握住出土瓷器,看看这些方法。
先谈谈水碱。出土瓷器的釉层上和釉层里,必然会生长出各种化学元素化合而成的水土浸斑和呈晶莹半透状的银白色、灰白色或者白中泛黄的土锈花结晶。这种结晶在自然环境中,经过漫长时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的、具有历史变化层次感的物理状态、特征,以及胎釉同步老化后,自然表现出来的那种浓厚的古朴气息,目前是无法仿制的。
济南孙先生收藏的明代洪武青花缠枝莲纹碗高4╳12╳5
以下图片单位均为CM。
明代洪武青花缠枝莲纹碗上的水碱
济南孙先生收藏的明代青花蹴鞠纹碗5╳12.5╳5
明代青花蹴鞠纹碗上的水碱
再谈水锈。出土要有出土痕,水锈浸入瓷器,如同水碱进入釉下状。
济南孙先生收藏的宋代白舍窑白釉碗5.5╳15.5╳5
宋代白舍窑白釉碗水锈
三谈土锈。土锈侵入釉中的开片中,呈晕散状。这些土锈花结晶呈不规则细小斑点或者斑块。
济南孙先生收藏的元代龙泉窑窑白釉碗7╳16.5╳5.5
元代龙泉窑窑白釉碗土锈
有些釉面上结晶体类似于磁铁吸附的细毫状铁末出现极细极短的“毫毛”状或短纤维状,
这些出土痕迹有的是呈灰白色、灰黄色的土疤,或是铁锈状斑痕。无论是铁锈还是土疤,这些瑕疵由于地下环境潮湿,泥土中的元素与釉面产生化学反应,痕迹深入釉面,锈迹坚实,不易洗刷掉。
四谈土浸。一般说来出土的瓷器一定会有土浸的,因为长时间与土壤的接触,土壤中的各种物质会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浸到瓷器的釉表面里面。没有土浸只能说明瓷器较新,时间不长。土浸可分两大类:一是器表之浸,二是釉内釉下直入胎骨的浸。土浸之痕与自然界中的多色泽酸、碱、盐等土质相关。原则上宋以前一元配的器物较二元配的器物受浸严重,也与存放环境的墓穴坍塌、完好等因素相关。
济南孙先生收藏的宋代白舍窑白釉碗5╳13.5╳4.5
宋代白舍窑白釉碗土浸状
从土浸观器物,可提供很多的便利。如黄土地的土浸痕,表面为干净的,浸点是反映在釉下的。而表面新、内部成点状的这种土浸斑器物是真器。我国土质结构多种多样,酸碱等浸以及现代工业的微浸也是不同的,浸也有不同。因此,合理的运用全方位的知识,做出正确的断定,如此将会极少出错。
五谈海捞瓷。岛礁多的海域出水瓷,一般品相都很差,因为海底层扰动比较大,海洋生物比较多,加上海浪冲击和洋流,很难形成绝氧层沉积淤泥。岛礁少的海域,尤其深海出水的瓷器,品相都很好,有些出来如同新瓷。还有瓷器本身也有关系,釉厚的瓷器一般在海里经年累月都容易开片,导致釉层破坏而开始氧化。胎釉结合不好的瓷器,在热胀冷缩的情况下,也容易脱落釉层。只有那些釉层薄厚适当,胎釉结合紧密和磁化程度好的瓷器,在海里能抵抗巨大压力和氧化的侵蚀。包浆和工艺任何人无法完全仿造,看着新也是老瓷。
济南孙先生收藏海捞明代福建产龙泉窑白釉三足炉6.5╳7.5╳5
明代福建产龙泉窑
六谈看新。深埋的陶瓷一般因与空气隔绝、没有氧化,刚出土时釉面会很新亮,和新瓷器一样,直接接触的手感的润滑度会差些、一些器物胎脚粘有窑渣等的会有锉手或刺手现象,没有实战经验的人会武断认为是高仿品,丘小君先生对这类尤其是出自黄淮流域一带的瓷器,专门写了文章,呼吁大家认真科学对待,防止因错判使我国高端的古文化艺术品免受毁灭性之灾。
济南孙先生收藏宋代定窑酱釉凤凰牡丹纹玉壶春瓶高30,上口7.3,底7.
宋代定窑酱釉凤凰牡丹纹玉壶春瓶局部
宋代定窑酱釉凤凰牡丹纹玉壶春瓶底部
这里有一个典故,长沙马王堆汉墓里的漆器,刚出土时鲜艳、崭新、明亮,靠近还能闻到一股浓浓的漆味,一些国内和国外的专家以为是新仿品,外国专家还以为是重新漆过,还有些过于自信而固执的我国的专家以不懂保护文物为由告到当时的周恩来总理那里去,贻笑大方。
济南孙先生收藏宋代定窑紫金釉三阳开泰堆塑尊高21,上口8,底6.5
宋代定窑紫金釉三阳开泰堆塑尊口部
宋代定窑紫金釉三阳开泰堆塑尊底部
这说明深埋的东西基本与空气隔绝,虽然过了千百年,因较为密封使气味很难挥发、更难说东西会氧化和老化!
七谈土腥味。瓷器埋于地下容易被土侵蚀,老瓷器会有一些土腥味,年份越久气味越大。瓷器或瓷片埋与地下,大多数都会出现土腥味这一特性,当我们往瓷片上滴几滴水或者对瓷片哈气,就可以闻到土腥味。如果瓷片或瓷器埋在地表或浅层,长期收地下水冲刷,土腥味几乎散尽,故有些瓷器或瓷片难以闻到土腥味。如果是新仿品埋入土中,由于时间较短,土腥味会很快散尽。土腥味这一特征,对于其他古瓷也同样适用,没有图片,大家只能在实践中慢慢体会。而新瓷器不是从土里挖掘出来的,而是人工后期制作的,所以基本没有什么味道。
济南孙先生收藏唐代钴蓝三彩罐高20,上口9,底13
唐代钴蓝三彩罐上部
唐代钴蓝三彩罐局部土浸
唐代钴蓝三彩罐底部
这个三彩罐孙先生已收藏10多年,用嘴在上面哈气,土香味儿仍然很浓。
济南孙先生收藏元代绞胎绿秞玉壶春瓶高26,上口9,底7
元代绞胎绿秞玉壶春瓶口部土浸
元代绞胎绿秞玉壶春瓶局部土浸
元代绞胎绿秞玉壶春瓶底部
将水倒在瓶底上,不过一会儿,就全部渗进去,接着就会散发出浓浓的土香味道,出土的迹象一下子就会显漏出来。
我喜欢从事瓷器收藏和研究,因此有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真正聪明的人,是谦虚学习,这样才会提高,才会进步。很多收藏家手里都有这样的出土瓷器,希望大家集我所长,集大家所长,明慧眼敢于大胆收藏出土瓷器。(鹊华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