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握40万精兵,却甘愿做一个纯臣,是忠厚纯良还是老谋深算?
晚清时期的清政府像一个垂暮老人,脑子不行,行动还缓慢迟钝,面对如狼似虎的西方列强,清政府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当太平天国运动浩浩荡荡席卷大半个中国的时候,清政府慌了手脚,纷纷要求地方组织团练围剿太平军。其中,以曾国藩的湘军势头最猛。
曾国藩的湘军确实比清军的绿营和八旗子弟兵都要厉害很多,而且曾国藩治军严厉,由上而下等级森严,制度严明,所有湘军都以曾国藩马首是瞻,可以说只知曾国藩,不知清政府。
当时清政府的正规军连太平天国都打不过,如果手握重兵的曾国藩顺势造反,不说彻底消灭清政府,起码跟洪秀全一样自立为王还是有胜算的,那么曾国藩为什么不利用湘军造反,自己当皇帝呢?
我认为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在主观方面,有三个原因说明,实为曾国藩不愿也:
第一,天地君亲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在曾国藩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他不可能做违背自己价值观的事情。
曾国藩家中世代务农,他是个地主出生,家中富裕不愁生计。
曾国藩的祖父虽然文化水平低,但是阅历丰富,曾国藩的父亲是一个秀才,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从小就得到祖父和父亲的严厉教导。
五岁启蒙,六岁进私塾,十五岁童子试第七名,二十一岁考中秀才,同一年中举,二十七岁中进士。
这样的人生履历也算是少年成名了,年纪轻轻就进了翰林院,前途一片光明。
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教育,长大后走科举之路也算顺利,曾国藩是在标准文官培养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他对清政府并没有深恶痛绝的感情,相反,清政府是他实现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的主要对象。
所以,自立为王在他的观念中就是一件大逆不道,甚至是欺师灭祖的事情,他的家族不可能支持他走这样的道路。
第二,小农经济出身,注定了曾国藩思想的局限性。
曾国藩作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年轻人,他也抱有一颗为国为民的雄心壮志,在道光时期,曾国藩在十年间连升十级,位列二品。
身居其位,他就要谋其职。当新皇帝咸丰上位后,曾国藩以为新皇帝上位,必定是要开创一番全新的政治局面。
于是,针对当时政治上的弊端,曾国藩接连上了几道奏折,希望能够凭借这些奏折引起咸丰的注意,从而开始晚清的一个全新局面。
因为心情恳切,奏折的言辞非常犀利,痛斥吏治腐败、天听闭塞,谁知道咸丰看了这些奏折后非常恼火,还想要立刻处罚曾国藩。
疏上,帝览奏大怒,摔诸地,立召军机大臣,欲罪之。
后来,幸亏得到祁隽藻、季昌芝等大学士的求情,苦苦哀求,不断为曾国藩说好话,才让咸丰帝的火压下去了。
自此以后,曾国藩尽管还不断上书陈述清政府政治弊端,但是言辞却不再那么犀利、咄咄逼人。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这是小农经济下百姓惧怕朝廷的思想,不到万不得已、生死攸关,老百姓不可能造反的。
所以,小农经济出身的曾国藩在自身性命、利益没有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他不可能在主动造反。
第三,曾国藩做人比做官还要成功,他的人格魅力在于他的勤勉克制。
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人不自重,斯召侮矣。不自强,斯召辱也。自重自强,而侮辱犹是焉,其斯为无妄之灾也已。
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
……
曾国藩作为一个理学家,他的很多警示名言都一直流传至今,成为很多人治学、治家的格言。
一个标榜道德、廉耻的理学家,如果造反不就是打脸了吗?
所以,曾国藩出于自己的道德标准限制,他不可能会做造反的事情。
客观方面,也有三个原因说明实为不能也,曾国藩自己心知肚明:
第一,欧洲列强虎视眈眈,内忧外患。
太平天国的失败,不仅因为曾国藩等地方军队的剿灭和太平天国自身的腐败内讧,也因为当时列强对清政府的支持,坚船利炮之下,在绝对的军事优势面前,任何的调兵遣将、军事谋略都是纸上谈兵。
曾国藩当然知道这一点,他不止一次说过,在自身条件不如别人的时候,要忍耐学习,方能反击。
当时著名的“天津教案”就能说明,曾国藩忌惮欧洲列强的势力,不断忍让退步。
当时天津的老百姓怀疑法国在当地开办教堂是为了拐卖儿童,于是老百姓聚众闹事,甚至还打伤了法国教堂的神父和修女们,法国方面立刻要求清政府赔偿。
曾国藩当时主办这个案件,他审时度势,并没有选择与法国方面开战,而是答应了法国的要求,将天津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被革职充军发配到黑龙江,赔偿法国46万两白银,并派使团至法国道歉。
这样的屈辱,曾国藩都受下了,就因为他知道自己技不如人,只能屈居人下。
当时的国际环境,如果曾国藩强行造反称王,只能进一步分裂中国,让列强有可趁之机,这一点曾国藩看得比谁都清楚,所以,他不可能反。
第二,清政府打仗不行,但是在防汉官、防拥兵自重的手段方面,从来都是驾轻就熟的。
曾国藩当时在湖南打长毛,清政府也没有闲着,派遣富明阿、冯子才分守扬州、镇江,增格林沁屯兵粤皖之间,左宗棠、沈葆桢、李鸿章,每一个都不比曾国藩的能力低,他们都是清政府安排的掣肘曾国藩的棋子。
所以,清政府并不是没有防备的,曾国藩即使拥兵自重,要造反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第三,太平天国的教训让曾国藩不敢轻举妄动。
太平天国一群乌合之众,在短短的时间内席卷大半个中国,但是,在面临正规的军队时,立刻就如一盘散沙,不用风吹,走几步路就散了。
曾国藩明白太平天国快速灭亡的原因是,太平天国内部分赃不均、利益碾压,能够共患难、无法同富贵,几乎是所有草莽英雄造反无可避免的命运。
湘军队伍很多人都是曾国藩从当地招募的亲戚、农民,本身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不过是经过曾国藩的训练,才成为一支正规军队。
这样一群人,有各自的利益,在共同的利益面前可能还能团结合作,但是一旦自己称王,大家的利益有了冲突,他们很快就会土崩瓦解的。
曾国藩当然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不会让自己步太平天国的后尘。
结语:
无论从主观还是从客观方面分析,曾国藩都不可能反清政府自立为王的。
因为他无法突破自己的道德桎梏,也明白此举的成功率有多大,更加不想让自己背负千古骂名。
所以,曾国藩不可能造反自己做皇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