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应有的状态—现状,一个“简单”公式让我们成为工作精英

他的《工作的原理》分为《发现问题篇》和《解决问题篇》,能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列,就可知发现问题在工作中的作用,甚至比解决问题还要重要。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就已经是解决问题的一半了。

发现问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也是一门高深的管理学知识。发现问题的原理是很简单,斋藤嘉则告诉我们,问题就是我们应有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的差距,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就可以表示。但这个数学公式的每一个变量都牵涉很多的专业知识,想要弄明白却不是很容易的。《工作的原理:发现问题篇》中涉及到管理学,统计学,逻辑分析学等等相关理论领域的知识。如果想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高手,一个企业管理的精英,这是一本不错的指导书。当然书中的理论,也不是那么好懂,需要安下心来认真研读,也需要学习很多其他的知识来理解这本书的内容。把这本书吃透,一定能成为解决问题领域的专家。专业能力的四种能力,发现问题的4P,15个将问题具体化的分析技巧,这都是顶级商务人士所应具备的知识。

因为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看这本书稍显吃力,相关统计学,逻辑分析学的知识没有完全弄懂,但前面关于问题的解释还是接受了,不但对于工作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的人生也是有指导意义的。

斋藤家则提出的第一个观点就是日本不是一个习惯发现问题的民族,其实我们中国也同样不是一个习惯发现问题的民族。应试教育,把我们都训练成了解决问题的高手,在十几年解题过程中,我们面对的都是别人给出的题目,找出答案。但对于问题本身,却很少有人去真正关注。所以,包括中国、日本在内的东亚,最应该学习的就是发现问题的能力。

问题=应有的状态—现状

这就是关于发现问题的最简单的公式。我们在其中看到三个变量,而发现问题就从三个变量着手。

找到应有的状态,需要战略的眼光,明确的认知能力。缺乏战略的眼光,就不会有确定目标,没有对未来有明确的设想,就无法描绘应有的状态。以我们个人为例,没有战略的眼光,我们就不会想出十年后我们讲是什么样子?设想过我们十年后是什么样子的。而如果认知能力不够。我们对未来会做出错误的假设。错误的假设,必定导致未来应有的状态出现问题。还是以我们十年后的样子为例。如果我们以现在的惯性思考十年后的样子,就一定会出现错误的结论,毕竟这十年中会有那么多的变量需要考虑。

而对于现状的分析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出现偏差。过度自信可能会蒙蔽我们的双眼,让我们对现状非常满意,就看不到隐藏的问题。而因为惰性,不愿意改变,同样无法对现状有着清晰的认识。而对于现状人为的回避问题、隐瞒问题,那就更严重了。

应有的状态和现状都清楚了,还有找到差异的本质。不能找到差异本质,就只会对差异进行的表面化处理。问题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更加严重。还是以我们个人为例。我们应有的状态是十年后有车有房有百万存款,而现状是月光族。这个差异是非常明显的,那什么是本质问题呢?是我们现在赚钱不够多吗?如果把这个看出问题的本质,那就多打几份工,多赚钱,可这样十年后能到达应有的态度吗?好像很难。而且一味的赚钱,身体、精神都可能出问题,会有更多的麻烦。那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是能力的不足,是眼光的限制,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提高自己的能力?怎么开阔自己的眼界?

问题的三个变量好像很清楚了?但这只是最简单、最基础的模型。于三个变量相关的各种二级变量会有很多,都会限制我们对这三个基本变量的认识。特别是遇到大的工作组合时,比如一个企业的管理,那需要关注的各种变量就会无限放大,而需要我们掌握的知识就会比较多,对我们的能力要求也就更高,发现问题也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发现问题的能力其实就是培养我们创新的能力,培养我们不断学习的能力。当我们在阅读这本《工作的原理:发现问题篇》时就已经走在了提高自我的道理上。培养战略眼光,具备观察能力、分解能力、判断能力和整合能力的四种能力,掌握各种分析策略,把自己培养成工作领域的精英。#干货分享读书会##读书##领导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