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九、足太阳膀胱经(左右一百三十四穴)
九、足太阳膀胱经(申时15-17)
膀胱经概述:
《内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又曰:『膀胱为黑肠。』
诸书辨膀胱不一,有云:『有上口,无下口。』有云:『上下皆有口。』或云:『有小窍注泄。』皆非也。惟有下窍以出溺,上皆由泌别渗入膀胱,其所以入也、出也,由于气之施也。在上之气不施,则注入大肠而为泄;在下之气不施,则急胀涩涩,苦不出而为淋。
膀胱后面是小肠,五行属水,水有两种管道进入膀胱,一是从三焦,油网渗透到膀胱,一种是通过肾脏流进来。肾水来自肺脏,小肠火在下面烧,肾水在上面会气化,气化后进入命门,水和肾的营养,顺着督脉一路进入脑部,这是第一次气化。蒸发后的残渣从肾脏经过输尿管进入膀胱,再次受小肠的热进行二次气化,气化的水顺着三焦油网进入肝脏,就是水生木,水是木的妈妈,帮助肝脏代谢,废物胆汁帮助大肠蠕动排便,或再给身体消化再送给全身。
膀胱气化时会膨胀,尿液顶在膀胱上面,呈热气球往上升的状态,尿满但不会感觉很重,里面有蒸汽、压力、速度,尿时很强的力量,年纪大时,小肠的火不够了,无法气化,所以尿频,所以一定要让小肠火热起来,常灸中极穴。
阳经:此一经起于睛明,终于至阴,金(井)至阴、水(荣)通谷、木(俞)束骨、原穴:京骨、火(经)昆仑、土(合)委中。与井荥俞原经合也。
足太阳经六十七,睛明目内红肉藏,攒竹眉冲与曲差,五处上寸半承光,通天络却玉枕昂,天柱后际大筋外,大杼背部第二行,风门肺俞厥阴四,心俞督俞膈俞强,肝胆脾胃俱挨次,三焦肾气海大肠,关元小肠到膀胱,中膂白环仔细量,自从大杼至白环,各各节外寸半长。上髎次髎中复下,一空二空腰髁当,会阳阴尾骨外取,附分侠脊第三行,魄户膏盲与神堂,譩嘻膈关魂门九,阳纲意舍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续,二十椎下秩边场。承扶臀横纹中央,殷门浮郄到委阳,委中合阳承筋是,承山飞扬踝附阳,昆仑仆参连申脉,金门京骨束骨忙,通谷至阴小指旁(左右一百三十四穴)。
1.睛明:眼睛内侧,下针时把眼珠子拨开,在骨与眼球中间,眼内框的地方。直进直出不会出血,眼睛视力不好,视力模糊,青光眼,白内障,都可以下针,不灸。所有眼睛的病都可以下针。
2.攒竹:眉头,眉毛旁边有几根毛翘起来,横的骨缝的地方,下针可放血,不灸,攒竹透鱼腰(眉毛中间),最常用的是放血治疗。增强眼睛视力,缓解压力。
*四穴放血:治视力。眼睛不好,放血增强视力,四个血可放血,攒竹、眉尾、瞳子髎(太阳穴)、耳上尖,放血针刺下,挤两滴血出来就可。治疗眼睛问题,尤其是角膜炎、眼红肿,就不痛了,很舒服。新血换旧血,去病毒,同侧放血。
3.眉冲:曲差与神庭中间,眉毛直上入发际五分凹洞处,鼻科的病。
4.曲差: 神庭外开一寸半,主目不明,鼽衄,鼻塞,鼻疮。
5.五处:神庭上五分是上星,上星外开一寸半是五处,治眼科的病。
6.承光:五处后一寸半,眼看不到光,对光很敏感,用的不多。
7.通天:承光后一寸半,鼻子通天,像鼻窦炎、鼻塞,意外伤害,下通天。一般先下合谷,再迎香,后通天。通天作用像百会。
8.络却:通天后一寸半,头眩、耳鸣,如:一个人极度晕眩,西医讲是内耳不平衡,中医认为是横膈膜不平衡,底座失衡,水饮停在中焦,导致头晕眼花,常常恶心。可以下络却、中脘、公孙、内关。
9.玉枕:络却后一寸半,后脑有个骨头就是玉枕穴,头上的穴道,下到头皮和头骨中间。口疮(经验穴)等,用的不多。
10.天柱:后脑骨交界与大筋外侧一点,天柱倾命在旦夕,后项强痛,脖子酸,可下针,用一寸针,下五分。发根越低是忠臣,发根越高是奸臣。
*安眠穴:经外奇穴,天柱外开一寸,骨缝边,专治失眠,睡不好,不要按到天柱,越按越精神,膀胱经气会旺。
11.大杼(专治骨科):陶道外开一寸半,骨会大杼,全身的骨头会在此处,骨头的病都在这里治。督脉别络,手足太阳、少阳之会。脚突然扭到,按大杼穴大叫一声,就是骨裂了,灸和针会让骨头恢复的很快。『五脏气乱,在于头,取之天柱、大杼、不补不泻,以导气而已。』。平常灸身柱、灸大杼,又高又大,骨头会很硬。
会郗治疗:郄穴就是消炎、清热、止痛,起麻醉作用,小胳膊骨裂病人,伤到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上面,大杼穴有压痛点,下大杼穴,下大肠经郄穴温溜,肺经郄穴孔最,可止痛,同时骨头会恢复。如果是五十肩痛,胳膊抬不起来,病在经络上面,不用下大杼穴,久痛下曲池,新痛下二间,用到子母穴比较多。内科病或骨科病用到会郗比较多。会郗下针无所谓补泻,捻针引到气就好,背部膀胱经下针由内到外30度斜刺。
骨科:全身骨头肾脏在管,起点在环跳骨,髋关节的地方,四肢的末梢是终点,人在生骨从欢跳的地方到四肢末梢足手指尖,要用两年的时间,每两年换一套新骨。如果小腿胫骨断掉、骨折,中间少了二寸,西医给病人9个月吃大剂的钙片不但骨头没长,而且还得肾结石,中医骨会大杼下针,下胃经的郄穴梁丘,开处方,三星期有骨丫出现,三个月全部长好,还要把肾结石去掉。病好了大杼穴就不痛了。
刚开始有骨病的时候,左膝盖最开始痛,支撑的地方痛,
12.风门(背发脓疽):第二椎下方外开一寸半,脖子强硬,灸针火罐都可以,把风邪去掉。背部、四肢长很多脓块,一是白头红块,三棱针将脓挤出,用灸到不痛;二是白色没脓头,三棱针将脓挤出,灸不痛到痛,也可以用烧针,皮肤以下有脓灶;三是内陷的脓,不用针,直接灸,痛灸到不痛,不痛灸到痛。屁股长疮、褥疮,不要在褥疮上烧,在风门上烧。
13.肺俞:第三椎下外开一寸半,肺主皮毛,变动在咳,气喘、咳血等。肺俞以下的俞穴在治疗时,不分虚实寒热。小儿龟背,肺里有痰,奶水逆流到肺,两年后可能是肺癌,第三椎痛。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肺炎,肺炎等。
*俞募治疗法:大部分用在内科的病,如:肺的募穴中府下针到云门,再针背面的肺俞,20分钟,就是俞募治疗法,咳,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气喘,肺癌都可以。子(实)母(虚)穴大部分都用在经络痛或四肢痛上面。肺瘘、皮肤痒欲自杀,忧郁症,忧伤肺,可以下肺的俞穴及募穴。
*正治法:通用的治法,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发现木(肝)有问题,先去强土(脾),再去强水(肾),把病堵住。如果金(肺)有问题,第一个影响到木(肝),先要强木(肝),再去治土(脾),让金生水,让金不要克木,就是正治法。肾主二便,当肺的功能不正常,先去治肝、治脾,如果肺恢复正常,肾脏的二便会变正常。
14.厥阴俞:第四椎下外开一寸半,心包,下针灸都可以,治疗心脏病,心包受病,关节止痛药、减肥药、维他命E、女性荷尔蒙都会伤到心脏,造成心脏瓣膜闭锁不全,让心脏受损。
15.心俞:第五椎下外开一寸半,有心脏病的人第五椎有压痛点,闷痛是虚症,刺痛心脏有堵到,有瘀血,灸针都可以,俞募治疗,心俞和巨阙下针。小儿心气不足,七八岁不会讲话,灸针都可以。健忘神不守,心悸,心绞痛,下心俞。
治疗心脏病,同时下六针,火克金,金克木,所以下心俞、肺俞、肝俞,一寸的地方斜刺到穴位,30度,强肺心脏病才会好,灸也可以。
*红斑性狼疮:第五椎压痛,月经不好,失眠,火生木,伴随着关节肌肉痛,心其华在面,两个脸颊有赤红色的蝴蝶斑,心脏营养逆流到脸上,99%是女人,1%男人容易得到,皮退掉的很硬,下心俞、肺俞、肝俞。大量吃抗生素、类固醇会伤到心脏。
16.督俞(治血癌):第六椎下外开一寸半,专管督脉,诸阳之会,血癌在第六椎有压痛,督脉得到不正常营养,导致白血球太高,高到十几万,就是血癌。下针督俞,灸也可以。
17.膈俞(贫血、淤血):第七椎下外开一寸半,活血化瘀的穴道。血会膈俞,各种的贫血、瘀血、内脏出血、大小便的出血,灸针都可以。如:病人口渴,但不想喝水,身体里有瘀血。上有心,下有肝,夹在中间,活血化瘀的穴道。
*消渴穴:经外奇穴,第八椎下,下针或灸都可以,也是确诊的一个穴道。
18.肝俞:第九椎下外开一寸半,肝脏的后方,肝病治此,可用俞募治疗法,下肝经的募穴,再下肝俞,可针可灸,四肢以上不分左病右治。肝有病第九椎有压痛点,男女阴部肝经经过,阴部问题都可下肝俞,疝气、坠肠(可缩回去)、肝的硬块等。
19.胆俞(胆结石、肺痨):第十椎下外开一寸半,胆有问题第十椎会有压痛点,尤其在晚上11点到半夜1点,可下胆俞。胆绞痛,胆囊炎。
*四花灸(膈俞、肝俞):肺结核病人,身体发黄,小便、眼睛黄,肺痨,胆经上治,金克木,会往胆上走,吃杏仁会很好,在两个胆俞,第七准外开一寸半的2个膈俞上灸,治疗肺结核非常好。
20.脾俞:第十一椎下外开一寸半,四肢、肌肉、关节痛、风湿病、胃口不好、腹水等问题下针、灸,强土治水,脾脏问题都可以。脚热没有癌症。
21.胃俞:第十二椎下外开一寸半,胃病治此,胃溃疡、胃出血、胃下垂,胃痉挛(点刺放血),可以俞募治疗,募穴中脘,再扎胃俞。会郗治疗也可以,胃的会血中脘、胃经郄穴梁丘。俞募加会郗,再下足三里,治一切胃病。
22.三焦俞:第十三椎下外开一寸半,三焦募穴石门,三焦的水道问题,下利、大便带水、排水、水肿、吃东西不消化、肚子胀满。俞募治疗石门、三焦俞。
23.肾俞:第十四椎下外开一寸半,中间是命门,肾主骨、藏志、其华在发、开窍于耳、消渴、大小便、脚肿等问题,针灸都可以。第十四椎以下,可以直针。肾绞痛(点刺放血)。
24.气海俞:第十五椎下外开一寸半,腰痛、痔疮,近取穴。
25.大肠俞:第十六椎下一寸半,腰椎的位置,可治疗腰痛,大肠的便秘、下利,痔疮出血。
26.关元俞:第十七椎下外开一寸半,妇科(子宫肿瘤)、腰痛的病
27.小肠俞:第十八椎下外开一寸半,腰痛、痔疮等。
28.膀胱俞:第十九椎下外开一寸半,腰痛、小便失禁、妇科的病。
29.中膂俞:第二十椎下外开一寸半,靠近屁股的地方,肾虚、消渴、大小便问题、腰痛、女人赤白带都可以灸或针。
30.白环俞:第二十一椎下外开一寸半,靠近尾椎骨,尾椎骨是长三角形,接近阴部,疝气、大小便、腰酸背痛,赤白带等。
*八髎穴:全身上下最小的穴道,有八个点,在督脉与膀胱经的中间位置。
31.上髎:第十八椎下与小肠俞中间,统治所以腰痛,妇人无法怀孕,阴部治症,遗尿,灸或针,穴位很小,下到洞里,一寸左右。八髎穴通归上髎来管。
32.次髎:第十九椎下与膀胱俞的中间,阴茎痛、睾丸痛,阴道痉挛,从腰到脚麻,赤白带。
33.中髎:第二十椎下与中膂俞中间,妇人绝子、白带等
34.下髎:第二十一椎与白环俞中间,大便下血(大肠炎或痔疮出血),高血压。
35.会阳:尾椎骨外开一寸,阴尾尻骨两旁。治症与上面相仿。
膀胱经在上背部分两条,一条是一寸半,另一条是督脉外开三寸,往下走。
36.附分:第二椎下外开三寸,手太阳之会,跟肩中俞、肩外俞、大抒都可以治颈项肩背疼痛。
37.魄户:第三椎下身柱外开三寸,一寸半是肺俞,这些穴道,都以俞穴为主,辅助肺俞的效果,灸针都可以。
38.膏肓俞:前五椎分三份,第二份位置外开三寸,第四椎下一分,第五椎上两分,外开三寸,取穴时要打开肩胛骨穴位才能出来,出治症外,最常见的就是膏肓痛。一般都是警察、CIA、特警等卖力的工种得此病,唯一治疗方法是放血,把血吸出来就好了。
灸可上百壮,无所不治,灸到嘴巴燥渴,干裂,胸腔气会很旺,然后可以灸关元、气海、中极、石门、阴交中取一穴,将气往下导,再灸足三里,将气导入脚底,脚热不会得癌症、心脏病、中风。是起死回生的妙穴。
39.神堂:第五椎下外开三寸,心俞外开一寸半,
40.噫嘻:第六椎下外开三寸,督俞外开一寸半,可灸可针,辅助督俞的穴位,血癌等。
41.膈关:第七椎下外开三寸,膈俞外开一寸半,辅助膈俞,像小便黄、大便不好。
42.魂门:第九椎下外开三寸,增加肝俞效果,肝藏魂。
43.阳纲:第十椎下外开三寸,胆俞外开一寸半,辅助胆俞。
44.意舍:第十一椎下外开三寸,脾藏意,辅助脾俞。
45.胃仓:第十二椎下外开三寸,胃俞外开一寸半,加强胃俞的效果。
46.育门:第十三椎下外开三寸,三焦俞外开一寸半,乳房属三焦系统,乳疾在三焦俞、育门。包括乳癌硬块或在压痛点下针。
47.志室:第十四椎外开三寸,肾俞外开一寸半,藏志,肾俞、志室一起下。
*痞根:经外奇穴,第十三椎外开三寸半,然后再往下到第十椎一带找。痞块之根,肿瘤、硬块的根。用在诊断上,肿瘤好了没有,同时也可以下针,将根除掉。
48.胞育:第十九椎下外开三寸,辅助膀胱俞,治大小便,下焦排泄系统。
49.秩边:第二十椎下外开三寸,很有名的治痔疮的近取穴,可扎长强、秩边、孔最。孔最是肺经的郄穴,大肠经的温溜穴,都有消炎镇痛止血效果。
50.承扶:股沟与大腿的正中间横纹处,坐骨神经痛效果好,三寸针透过去到骨边,久年痔疮,臀肿、小便不利等。
51.殷门:承扶与委中正中间,很少用,要知道,急性腰扭伤。
52.浮郄:腿上膀胱经外侧是阳经,内侧是阴经,委阳上一寸,用的很少。
53.委阳:腘中外侧两筋之间,足太阳膀胱经的络穴,别络分支,原络治疗会用到,淋巴肿大(腋下肿大),三角淋巴的地方。治肿瘤要用行阳的方式,导下去。
54.委中(去血放毒、麻风病、背痛、皮肤癣):腘中两筋之中。
大穴,有一种病叫卡波西肉瘤,肚脐以上肉瘤长的很大,或有津液流出,背后也是,下半身肚脐以下没有,是AIDS(同性恋才有此病,吸毒、抽大麻)。就委中放血去毒,人身躯趴在墙上,将脚后跟踮起来,拿水拍拍委中穴,看到青筋冒出,用三菱针刺青筋,让脏血流出来,能去AIDS表症,治症可用白虎汤。
委中是第一解毒大穴,可解任何毒,第二个毒是麻风病,病人眉毛、鼻子、头发一块块的掉,会传染,身上长很多肿块,也带手套委中放血,效果好。另一名称就血的郄穴,当血中有毒,可一次性把毒血放掉。
膀胱经的合土(金(井)至阴、水(荣)通谷、木(俞)束骨、原穴:京骨、火(经)昆仑、土(合)委中,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膀胱经是水经,金是母,所以任何阳经的井穴都是金),井穴上补泻很痛,法则:补井当补合,所以遇到母穴是井穴,就补合穴。临床上,几乎所有的背痛,都可以在委中下针,委中当母穴,膀胱经的经气由上而下,手快转为顺经,再慢慢转回来,是捻转法,阳数为补,补完再将针提一点,专治背痛。如:病人痛在督脉,要扎后溪,痛在脊椎骨两侧,就下委中,“腰背委中求”。
*担法与截法:两种有名的刺法,扁担扛在肩膀上,叫担。如:病人背痛,就痛在这一点和这一点,可以扎对侧,左病右治,用担法就是在两个穴道中间,如肩背和手腕痛,扎曲池。截法止血,手断了出血,在出血位置上一寸下针,手一寸,腿一寸半,还未止血,再上一寸下针,一定止血。
*疱疹:带状疱疹在腰蛇为例,红红一条,两头灸,就是截法,截的时候病就不进了,五行里,心脏有问题,先去治金,再去强土,硬把火推到土上,就是截法的观念。
委中因汗很多,不灸,就是放血、下针。皮肤病、牛皮癣,都可以放血。
55.合阳:委中下三寸,辅助委中。
*模拟法和类比法:脚踮起来,看到腿肚子人字纹,人字纹下面承山,治疗痔疮大穴。手臂上握拳,肌肉出现人字纹是孔最穴,孔最对痔疮效果很好。肛门到腰的位置,背痛(膀胱经上痛),病在左边,在右边委中下针后,还有一个点痛,在委中下面腿肚子找压痛点下针,一击就中,这是类比法。
56.承筋:委中与承山正中间,抽筋、脚不能动、痉挛、霍乱抽筋都可在此下针。
57.承山:腿肚子人字纹下面,抽筋、痔疮出血(灸孔最止血),如痔疮很严重,走路腿都弯了,长强、承山、孔最,痛就去掉,如痔疮很大放血。中风病人,委中使腰背力量加强,承山加强腿的力量,两穴并用。如走路摔倒,尾椎骨撞到受伤,在督脉上很痛,新伤在承山能看到青筋,放血就好了。脚后跟痛、脚无力,承山三寸针下针透到胫骨边。
58.飞扬:承山下一寸,再外开一寸,膀胱经的络穴,两个肌肉之间,使脚有力,脚不能跑步,脚受伤不能动。
59.跗阳:脚后跟外踝裸,大筋与外踝裸的中间,昆仑上三寸。阳蹻脉的郄穴,治症与飞扬、承山类似。
60.昆仑:脚后跟大筋与外踝裸正中间,膀胱经的经火,专治项强背痛很有名的穴道,后跟痛,腰腿痛。孕妇不可下针会落胎,生完小孩后胎盘没下来,可下针。
*消积穴(判断肿瘤):奇穴,脚后跟往上三寸,筋上面,用来判断里面是否有聚积、痞块、肿瘤,有压痛代表有积,下针时手指把大筋捉住,在两筋之间扎进去,透到骨边。
61.仆参:昆仑下来到骨头旁边,治足跟痛、脚后跟痛,脚后跟不能踩地,脚踝裸水肿大部分是心脏问题,下半身水肿是肾的问题,都可以下仆参。六味地黄丸专治脚后跟痛。
62.申脉:外踝裸下五分骨缝中,下针手法斜成四十五度,申脉主管阳蹻脉,脚外转是阳蹻,往内转是阴蹻。癫痫灸申脉,隔姜灸,白天发癫病灸阳蹻,夜发癫痫灸阴蹻,照海(内踝下五分),灸到眼上鸡爪慢慢退去,没有碰到眼珠为止。
63.金门:脚外侧有个大骨,凸起骨头后面是金门,膀胱经的郄穴,直针,主治身站,不能久立,可以止痛,消炎,镇痛。
64.京骨:脚外侧有个大骨,凸起骨头前面是京骨,原穴,扎原穴不管虚实,平补平泄,强烈膀胱经的头痛,下京骨。
65.束骨(专治经络之病):脚趾头后面有个凹骨,后方是束骨穴,子穴又是俞木,木是水的母,专治膀胱经的实症。如:左背痛,痛了三、五天,扎右边的束骨,用子母穴大部分都是经络上的痛。比如肺经痛,且痛了半天,扎肺经的子穴尺泽。病人咳嗽用俞募治疗,内科病,扎肺经的母穴和俞穴。有一种治症,右手边的肺经痛和大肠经痛,痛又是实症,扎二间和尺泽,病人如果没手,就扎对侧束骨。
66.通谷:脚趾头后面有个凹骨,前方是通谷穴,荣水,也是膀胱经的本穴,五脏气乱,扎天柱、大抒,如果还不行,深取通谷、束骨,水生木,当气很乱的时候,脉会乱跳,情绪不稳定,呼吸短促。
67.至阴:脚小趾头旁边,膀胱经的井金,子穴,膀胱经是阳经,金水木火土,金生水,所以膀胱经真正的母穴是至阴,补井当补合,用委中取代之。至阴特殊治症胎位不正,拿一寸针刺下去,24小时后慢慢回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