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练习时身体是如何产生内气的
“经络”有路径和网络之意,他们错综复杂地交会联结,遍布全身,内连脏腑,外浮肌表。从而沟通人体上下表里,是调节肌体和运行气血的通道。“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是极其细小的物质微粒,难以直观地察觉。因此,只能通过人的感观,根据事物的各种变化而体现气的存在。人体气的来由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禀赋于先天父母之精气。
二是饮食化生的水谷之精气,以及存在于自然界的阳气。通过脾、肺、肾三脏的生理功能综合作用而成。
现在我们所说的气,原本就是中医的理论体系,被引进拳术领域后就逐渐形成了具有武术内涵的基本概念,这时就不是简单指医学理论中的气,而又包括了武术上的内气,这里所说的内气即是太极之内气。内气的引动和鼓荡,必须依附先天和后天之精气作为物质基础。众所周知,内气可以在气功和内家拳中产生。太极拳是内家拳,也就是说内家拳必须是在身体内要练出内气。气功是通过人特定的姿势和意念引导,逐渐产生内气的。而太极拳呢?在陈式太极拳的发源地有句话说:“练太极拳初始时以外形催内气,到终末时以内气催外形”。也就是说要达到以内气催外形阶段的前提是体内必须要有内气,而太极拳的内气是用外形催出来的.因此就产生了一些问题:同样是拳,为什么有内家拳和外家拳之分呢?为什么都是身体的运动,散手、跳舞或木兰拳就不能产生内气呢?由此可见,太极拳的内气产生是由特定准确的外形和完全吻合太极理念的动作才能完成。所以,施肩吾《西山群仙会真记》:「形者气之舍,气者形之主。借形养气,气壮而形固矣。」这就是说形非常关键。太极拳要练出内气,没有特定的形是不可能的,所以才吻合「因形定气,因气定位」的道理。而导引也必须要有正确的位置,明了的运行线路以及规范的先后顺序等等。比如,金刚捣碓上右步前两手往外开的动作中,它要求收腹下沉、把命门打开、含胸拔背,以肩催肘、肘催手的方式一节节地打开,在这种运动模式下可以发现:手在开、胸在合,吻合了太极中开中带合的理念;动作中有开有合,又吻合了“太极是相互矛盾而又统一的运动”这一说法;同时这个动作也是以外形催内气的典型动作。
通过这些特定的动作和运动模式,体内会逐渐产生流通的内气,当然,不是靠这一个动作,而是要把这种运动模式和理念贯穿于整套太极拳。经过这个阶段拳架的调整,体内的经络会保持畅通,再加上吻合太极理念特定动作的锻炼,就能引发出内气。这时也能体会到内气流动的感觉,练拳也开始变得“欲罢不能”。但是在这个阶段内气的感觉时有时无,甚至经过一段时间又全然无有,这些都是正常的,都说明了经络之气流通不畅,气机运行不利,内气引动不力所致。
这也概括地说明了拳术领域中的气,具有既是物质基础,又是功能效应的双重含义。如练到一定的境界,就会产生一种奥妙莫测,只可意会,难于口述的感觉。这一阶段,在练习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身体僵硬、丢顶等问题,从而影响内气的流通,使气难到梢节(即手足的指端)。
因此,在练习中必须注重于动作的准确性,以保证经络的畅通,通过吻合太极理念的特定动作,节节贯穿帮助推动内气产生和运行。它才能促进气血流通和旺盛,逐渐产生太极之内气。根据这些规律,在习练时要通过口诀不断调整、不断感悟,练习时速度宜慢不宜快,一招一式的外形尽量与内气意识表现一致,通过进一步的练习一段时间,内气流动会自然而然地越来越畅通,僵硬拙力也会逐渐被克服,拳势也可以慢慢达到周身相随、连绵不断的境界。而内气会按拳势的要求,产生有规律的鼓荡和流动,达到一气贯通。对学员来说,这一阶段最易会失去信心半途而废。其主要的原因,是在练习过程中,由于产生偏倚丢顶等缺陷,和内气的起伏间断,所以身体各部位有不相顺随别扭之感,有时兴起,一时自觉运劲顺随,发劲呼呼有声,但推手却一点也用不上。对这些客观的规律,误认为师不传秘,从而使情绪低落。其实只要循规蹈矩,持之以恒,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