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读这篇 | 王慧敏:每一块青砖,都沉淀着一段繁华的过往。

每一块青砖,都沉淀着一段繁华的过往

王慧敏

提起山西,人们总是对大院文化独具情怀。也难怪,当年的一部《乔家大院》实在太火,一下子使得这座老宅院名声鹊起,慕名前来旅游的人与日俱增,引得周边地区的一些名家大院重又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人们惊叹于当年的晋商曾如此阔绰,这城堡似的建筑,曾用尽了前人多少的心血和汗水?高墙深宅,这大院里的故事是否真如电影里那般扣人心窝?不可否认,每一个去过晋商大院的人都会对过去的山西肃然起敬,连余秋雨都有《抱愧山西》一文。这样的院落,今后都不会再有了。每一座庭院,都有主人饱含深意的寄托;每一块青石板,都沉淀着一段繁华的过往。

且不说是乔家,王家,或是曹家,拥有那样一座豪宅自然是风光无限,就算是普通人家,拥有一个美好精致的院子,也值得让现在很多人艳羡了。

春暖花开的时候,我时常在农大的校园里走走,有时候带着孩子,看她在花间快意地奔跑,像极了一只扑棱着翅膀的花蝴蝶。有时候独自一人,闻闻花香,听听鸟鸣。 在太谷,农大就像是一座大花园,有上百年的苍天古树,有不计其数的琳琅花木。四月,丁香一开,整个校园都萦绕在盈盈花香中。五月,樱花盛放,微风一吹,满目零落成泥碾作尘,一片诗意浪漫。但我最爱的,还是校园里那一处别致的小院,现在似乎做了办公室使用了。院墙不高,红砖垒成玲珑的图案,仿佛墙内外的一切诗意美好都可以穿透其中,相映成趣。圆形的欧式铁栏杆大门漆成黑色,古朴雅致。紫藤花从上面垂下来。透过红色的院墙,能够看到院中青砖铺就的小路,许是承担了太多的脚步,岁月已将它磨得光滑,砖缝里的青苔隐约可见。房子的木窗是白色的,看起来清丽明净。庭前两株桃树,花儿正开的娇艳。我想这房子曾经的主人也一定是极讲究生活品味的人,每天,孩子们伴着暮色放学回家,男主人推开院门,女主人从屋里端出盛水的铜盆,招呼孩子们洗手吃饭。夜色降临,家人在院中乘凉,父亲给孩子们讲讲往事,母亲在一边驱蚊打扇。这样静谧安详的时光,难道不是这世上最大的幸福?

我小的时候,家里是并不阔的,老家的土院简单粗糙。一孔简陋的土窑洞,想来和电影里革命年代挖的地道并无二致。白纸糊的窗户,室内光线极暗。出得院来,左手边是上中下三排鸡窝,铺着软乎乎的干草,母鸡要下蛋的时候,就趴进窝里。我一听到院里母鸡“咯咯咯咯”欢快的叫声,就知道又有鸡蛋了,忙哒哒地跑出来,一看,果然热乎乎还带着鸡妈妈体温的蛋就躺在那里,我用一双小手小心翼翼地捧着,欣喜地拿回窑里。那时候奶奶家养了好多动物,在我看来,那一方土院就像一个饲养院,一个动物园,倒也是极热闹的。每天早上奶奶很早就起床了,用一把大扫帚扫院子,因为是土院,为了避免尘土飞扬,通常要洒点水。然后给羊们添草,给猪们喂食,最后在东南角撒一把谷,掀开鸡窝门前的挡板,鸡们早就等不及了,一个个咯咯叫着跳出来,在院子里这个伸伸脖颈,那个拍拍翅膀,踱着方步开始啄食。我的童年,就在这些鸡鸭猪羊的相伴下飞快地流逝了。

再后来,我们终于在县城里有了自己的房子,那一处小院,爸妈花了很大的精力去打理。大到家里的水磨石地板,是自己推着工具一点一点磨出来的,南边的一排书房,是父亲亲手一砖一瓦盖起来的。小到家里的每一件家具,每一处装饰,无不是精挑细选,用尽心思。院中的外墙贴了瓷砖,房顶铺了大理石,甚至连厕所放手纸的地方,都被老爸砌得光滑。院子窄小,只需三五步就可以从家门跨出院门。院中用水泥铺了,只在正当中空出一块地来,撒几粒菜籽,一个夏天都有的吃了。有的时候是韭菜,芹菜,豆角,有的时候也会有几株香菜,西红柿。父亲的乐趣在于种植,而我的乐趣在于最后的结果。每当看到西红柿一步步开了花,结了果,慢慢地由绿变红,想着终于可以摘了,真是满心欢喜。有一段时间父亲开辟了一个“空中花园”,在西屋顶上种上了草莓。于是我每天必然要爬上去看看,心里盼着果实熟透的那一刻。母亲爱花,在院子里培育了很多花草,娇艳的杜鹃,秀雅的米兰,挺拔的龙骨,高贵的君子兰,清秀的文竹……闲时,总见母亲摆弄她的花草,为它们浇水施肥,修剪枝丫。那时候院子虽然不大,但也算精致,生活虽然清苦,但也乐在其中。

我家屋后是一条水渠,再往后就是农田了。那时候是孩子们的乐园。夏天的时候,上游的水库放水,大大小小的孩子们聚在水渠边上,捞蝌蚪,捉小虾。或者翻过水渠,跑到田野里逮蚂蚱,拿罐头瓶装着,看着那些小东西在里面最初还活奔乱跳的,最后空间越来越狭窄,变得奄奄一息,我们只好拿它喂了鸡。女孩们爱花,各色的野花采一大捧,回家找个瓶子灌上水,自成一处风景。秋天,田野里硕果累累。随手捋一把野麻子,揣在兜里可以嗑半天。我和伙伴们曾挖过“得乐儿”,南方叫做“宝塔菜”的,也不认识是什么,只觉得土里怎么会藏有这么有趣的果实,一圈圈,一层层,欣喜地捧回家去。

小时候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只对美女蛇和雪天捕鸟的部分感兴趣,后来再读,“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想来童年时,我也是有过一个属于自己的百草园的。虽然也学过迅哥儿用箩撑着捕鸟,但没有一次成功的。

长大之后聊起小时候的事,说到玩过的玩具,看过的动画片,我是几乎不知,盛先生总是嘲笑我没有童年。乡野孩子的乐趣岂是你们这些城里的少年能够懂的?我反讥他。是的,再也没有一个小院可以在夏夜纳凉了,再也没有“夜雨剪春韭,新烟间黄粱”的闲情雅致了。有的只是下班路上堵车良久好不容易到家却找不到一个停车位的尴尬,有的只是周末的公园里人山人海禁止踩草禁止垂钓禁止戏水的文明标识。如今再想拥有一个小小的院落,哪怕只是庭前种两株青菜,摆两把藤椅,闲时可以喝茶聊天,或读书赏月,却几乎也是奢望了。

作者简介

王慧敏,笔名玥楠,山西五台人,80后,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诗歌爱好者,有作品刊登于《散文诗》《五台山》《忻州日报》等,2009年作品入选《山西青年诗人诗选》。现居山西晋中,为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创意写作中心教师。散文作品散见于《原乡书院》《青年作家》《信院创意写作中心》等微平台。

快捷阅读,点击标题即可


2016年1月原乡书院“散文十佳”

2016年2月原乡书院“散文十佳”

2016年3月原乡书院“散文十佳”

2016年4月原乡书院“散文十佳”

2016年5月原乡书院“十佳散文”

2016年6月原乡书院“十佳散文”

2016年1至6月发表的散文目录

2015年度《散文》目录

原创优秀作品(2015年度)

原鄉書院名家专辑快捷阅读

回复作家名字即可


毕飞宇|陈忠实|迟子建|格非|贾平凹|老舍|李佩甫|刘庆邦|沈从文|苏童|三毛|铁凝|莫言|汪曾祺|王小波|王安忆|余华|严歌苓|史铁生|张爱玲|张承志|


博尔赫斯|村上春树|川端康成|马尔克斯|卡佛|福克纳|卡夫卡︱


国外名家作品合集,回复“合集”,便可快捷阅读

(0)

相关推荐

  • 山西有种地下四合院,已有四千年历史,建造不用砖航拍像火柴盒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美丽的季节.秋天的地窨院是什么样子的?10月27日,摄影师携带航拍器来到山西平陆中条山下,在一个完整保留地窨院的小村,航拍了秋天里的地窨院.虽然一些住户已经搬离,但仍旧居住在地窨 ...

  • 秋天的院子,最美!

    过了春的繁盛,夏的明艳, 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 一夜过后便与秋天不期而遇, 带着丝丝寒意. 端坐在院子的角落, 看一片落叶开启了秋的大门. 一洼寒露浸透了秋的凉气, 一场秋雨浇灭了夏的狂欢. 终究是寂 ...

  • 山西一种土生建筑常年恒温,室外高温37它却只有20度,老人最喜欢

    进入6月以来,山西南部的高温天气不断,最高时室外已达37度,然后在当地的平陆县,却有一种保留了千年的建筑,不论外面气温如何变化,室内却始终保持20左右的恒温,再热的天睡觉都要盖被子.因为冬暖夏凉接地气 ...

  • 院中趣事:小动物来了,院子热闹了

    我要开始买小动物了,建着院子养着小动物,两不误的事,我要先买什么呢? 我也在发愁,怎么买小动物呢,以前吧自己家都孵小鸡,那土鸡是家家有,去谁家都有搞一筐土鸡蛋,现在家里有鸡的都不多了,而且现在街上卖小 ...

  • 王慧敏任光明日报社总编辑(图|简历)

    2021年05月12日 15:3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12日综合报道 光明日报社官方网站"报社编委会"栏目近日进行更新,据最新名单显示,王慧敏任光明日报社总 ...

  • 就读这篇 | 高宏民:一块土地的消失

    一块土地的消失 高宏民 土地和人不一样,人死了还能找到自己的家,土地消失了,就再也回不去了.土地还能依稀记得自己的过去,它艰难地寻找着,哪怕是找到一点点的蛛丝马迹,都会给它很大的安慰,都会让它认为自己 ...

  • 王慧敏:吃面 | 原乡文学奖征文(散文)

    吃面 王慧敏 山西人爱吃面,家家户户餐桌上都离不了各种面食.人们见面打招呼的最常见方式就是:"吃了么?""吃的啥?"要是没吃,就会问:"今天吃什么饭啊 ...

  • 就读这篇 | 邹慧萍:悲悯的目光

    悲悯的目光 邹慧萍 小时候,我犯了错误,总是妈妈惩罚我.父亲总是远远地站在一边,看着我.或者走来走去,好像在踱步一样.等妈妈的惩戒.训斥.教育结束了,父亲就不失时机地走过来,抚摸着我的头或者检验着我挨 ...

  • 就读这篇 | 邹慧萍:错姑

    错姑 作者:邹慧萍 我一直在想,人的名字对于一个人仅仅是一个代号,还是有某种宿命在里面? 如果错姑的名字不叫"错",她的命运是不是会是另外的样子?也许我的思考本身有些偏颇,不符合辩 ...

  • 就读这篇 | 王寿庆:留婚

    留婚(外二篇) 王寿庆 大家似乎只知道结婚,"留婚"恐怕知道的就没那么多了吧!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村一个叫正清的小伙子,因参加工作组在他登点那个生产队时,与一位叫窦梅的姑娘谈恋爱, ...

  • 就读这篇 | 王朱杰:我不复回归原野,根须又将扎向哪里

    我不复回归原野,根须又将扎向哪里 王朱杰 历来中秋称佳节,从时令的角度看,我以为确是至理.初秋似夏,过于燥热,深秋近冬,又太萧索,只有中秋,草木介乎枯荣之间,秋色浓淡最为相宜,秋味也最佳.古人诗词中的 ...

  • 潇洒荐赏 | 常常读《读者》王慧敏《想起那个叫霞的同学》

    <想起那个叫霞的同学>  作者:王慧敏  朗读:常   常 常常 读读 者 朗读者 常志霞(常常),河南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国务院津贴专家.首批省政府津贴专家,全国十佳百优理论工作者,省委 ...

  • (收藏干货)王慧敏-DBS术后程控必备知识

    温馨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王慧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程控医生 温馨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王慧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程控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