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初年全国兵力超60万,为何最多出兵人数不过10余万?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王朝之一,而且其军事力量的发展也达到了中国古代的一个巅峰。
不同于汉朝养精蓄锐半个多世纪后才开始“大杀四方”,唐朝初期经过了短暂调整之后即开始对四方用兵,且取得了极大成果。
那么唐朝初年,帝国的军力构成是怎样的?唐军征战中出动的兵力规模又有多大呢?
本文就一起来聊聊这些问题。
一:帝国初立
唐朝的帝系与北周、隋朝帝系同为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如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就是西魏八柱国之一,而八柱国之首则是北周的奠基者宇文泰,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则是八柱国之下十二府兵大将军之一。
有意思的是北周明帝的皇后、隋文帝杨坚的皇后以及李渊的母亲均是八柱国将军之一独孤信的女儿。
有着这层关系,李渊在隋朝时期便是帝国的贵族,他七岁时袭封唐国公,之后又先后担任隋朝的千牛备身、刺史、太守等职。隋炀帝征讨辽东时,李渊已身为太原留守,掌握一定的兵力,以防备突厥。
所以说唐朝的国号就是来源于这个唐国公的“唐”,而帝国最初的兵力也是隋朝边防军的一部分。
公元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
史载:六月己卯,传檄诸郡,称义兵,开大将军府,置三军。以子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左军隶焉;世民为炖煌公、右领军大都督,右军隶焉;元吉为姑臧公,中军隶焉。
当时全军兵力有三万人,其中包括之前“募兵,旬日间得众一万”,其余则大多为原先在太原的前隋军队。
太原起兵后,李渊所部连战皆捷,接连击败了沿路的隋军,到当年十月时,“诸起义以相属与降群盗,得兵(已)二十万”。十一月,长安被攻克,李渊得到了都城的大量资财及军器,军队武器装备得到极大改善,同时充足的财力和物力也有助于其整编扩军。
到618年,控制了关中大部地区的李渊终于代隋称帝,建立唐朝,年号武德。
唐朝初立时,天下大乱,各地大大小小称王称帝者多达数十股,其中实力较强的有占据洛阳的王世充政权、占据河北的窦建德政权、占据河西的薛举、李轨政权、占据淮南的杜伏威政权、占据长江中游及以南地区的萧铣政权。
想要攻灭如此众多的对手,新立的唐政权必然要调整军事力量,确立军事战略。
李渊出身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核心,在前隋已失人心的的大背景下,新立的唐政权能得到关中各家族势力的支持。同时相较于各地割据政权,李唐的统治手段和军政策略更加成熟。
唐高祖初年,即在前隋朝军事基础上改革军制,“置军府,以骠骑、车骑两将军府领之”。
析关中为十二道,曰万年道、长安道、富平道、醴泉道、同州道、华州道、宁州道、岐州道、豳州道、西麟州道、泾州道、宜州道,皆置府。
(武德)三年,更以万年道为参旗军,长安道为鼓旗军,富平道为玄戈军,醴泉道为井钺军,同州道为羽林军,华州道为骑官军,宁州道为折威军,岐州道为平道军,豳州道为招摇军,西麟州道为苑游军,泾州道为天纪军,宜州道为天节军。
军,即为军府,置将、副各一人,以督耕战,以车骑府统之。
战时耕战体制确立后,唐军便有稳固的兵源基地。当时关中本来就有浓厚的军事气息,青壮年男子往往好勇斗狠,是良好的兵源。
同时唐朝还在得到前隋赤岸泽良马三千匹、大宛贡马四千匹以及部分突厥马,在此基础上设置了专职马政机构,由懂马的张万岁统筹管理,其可源源不断地为唐军输送战马。
据统计,在唐消除割据政权的战争中,张万岁先后输送战马十余万匹,此外存栏马仍超过十万匹。
有兵、有马只是前提,唐军中还有李世民等军事天才及一大批良将,其在平定王世充、窦建德等部的战争中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削平了各地的割据政权,这在中国大一统王朝的历史上也是比较罕见的。
唐朝消除割据政权的速度之所以特别快,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精锐骑兵的建立及斩首突袭、穷追猛打式的战术是军事方面的重要因素。
在中国汉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中,大都是以步兵为主体,骑兵为辅助。这样的兵力构成使得在作战时,即便获胜也难以继续扩大战果,只能通过稳扎稳打的方式逐步实现统一。
唐朝的兵力构成中,骑兵的绝对数量并不占到主体,但却是战兵中数量最高的。
在唐初著名军事统帅、军事家李靖所著的《大唐卫公李靖兵法》中称:
诸大将出征,且约授兵二万人,而即分为七军。中军四千人,左、右虞侯各一军,每军各二千八百人,左、右厢各二军,军各有二千六百人。五十人为一队,马步通计,总当万四千人,共二百八十队当战,余六千人守辎重。
其中战兵14000人中,马军80队,共计4000人;弩手40队,共计2000人;弓手44队,共计2200人;奇兵58队,共计2900人;跳荡58队,共计2900人。
很显然,一支两万人的唐军中,骑兵是战斗兵中比例最高的兵种。
在唐初统一战争中,由于骑兵运用得当,往往能在阵战中大破敌军,且能穷追猛打,一举捣毁对方的指挥核心,并不给对方喘息机会,往往一战而定大局。
其中经典的虎牢关之战即是一例,此战一举摧毁了窦建德军事集团,同时还迫使绝望的王世充投降,是李唐问鼎天下的关键之战。
窦建德被唐军活捉后,李世民“被金甲,陈铁骑一万、介(甲)士三万,前后鼓吹,献俘于太庙”。
一场献俘仪式便能集中一万名具装骑兵、三万名披甲步兵,可见此时唐军精锐部队的规模已经非常可观。
而到了武德六年,经过了短短六七年时间,初立的唐朝已经基本一统天下。
二:府兵体制
新兴的唐帝国诞生后,虽然铲平了割据势力,但是其仍面临着严重的军事威胁。北方的突厥动辄以数万、十数万骑兵南下。玄武门之变后,突厥骑兵南下,使者入朝对新继位的唐太宗称“二可汗兵百万,今至矣”,对唐朝进行武力威胁。
唐朝消除割据政权后曾一度罢置了先前设立的十二军,但为了应对突厥又重新设置,“以练卒搜骑”。
李世民继位后,继续对唐朝的军事体系进行调整,使得全国建立了完善的府兵体制。
《新唐书》载:
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皆有名号,而关内二百六十有一,皆以隶诸卫。凡府三等:兵千二百人为上,千人为中,八百人为下。
府置折冲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长史、兵曹、别将各一人,校尉六人。士以三百人为团,团有校尉;五十人为队,队有正;十人为火,火有长。火备六驮马。
也就是说唐朝在全国十道一共设置了634个军府,其中关内有261个,显然其军事重心是在关中地区。
不同的军府兵力规模不同,其中有兵1200人者为上府、1000人者为中府、800人者为下府。其内部编成有团,团之下则是旅,旅之下是五十人规模的队,队之下则是十人编制的火。
取其中府1000人为例,全国多达六百多个军府,其理论上的府兵人数可达60万人以上,是一支庞大的军事力量。
但是请注意,府兵并非脱产的常备军,而是兵农合一的体制。唐朝初年真正的脱产常备军只有守卫宫城的北衙禁军,但后者的兵力规模至多不过数万人而已。
那么府兵是什么人构成?平时又都干些什么呢?
府兵,即为军府之兵,其体制并非唐朝独创,而是起源于西魏北周军事制度改革。由西魏宇文泰所创,到北周武帝时最终完成。
其诞生的背景是,南北朝时期,北方大多政权为少数民族所建,其施行的是少数民族当兵的军事制度。但少数民族军队规模有限,在大规模战争中损耗极大,遂将汉人也编入军事体系中。
西魏时期,八柱国体系确立,其中的六柱国分统十二大将军,后者则分统二十四军。西魏将关陇汉族豪强武装纳入军事体系,使得其军事力量剧增。
公元550年,除了豪强武装外,又“籍民之有财力者为府兵”。到北周武帝时期,再“改军士为侍官,募百姓充之,除其县籍,事后夏人半为兵矣”。
也就是说,府兵的选择是先以有武装为基础,后兼以有财力为条件,凡是纳入军府体系者,即脱离地方体系,专归军府管理。府兵平战合一,为常备军,平时练兵,战时出征。
到隋朝时,设立十二卫府,隋文帝更下令“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账,一与民同,军服统领,宜依旧式”。
这实际上将常备军的府兵变为了兵农合一的状态,现役兵变为了预备军,府兵除作战外,平时即参与务农(豪强或地主之家则习文练武)。
唐朝时期的府兵继承了隋朝的兵农合一,其平时也是务农状态,只有担负宿卫及出征任务者才会有预备役转入现役。同时地方军府亦为地方的防卫军,战时肩负有保卫地方之责。
当然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当上府兵的,因为府兵需要自备部分装备,所以实际上当府兵者仍为地方豪强及富裕之家(当时府兵地位很高)。
以单兵装备为例,(自备)弓一,矢三十,胡禄、横刀、砺石、大觿、毡帽、毡装、行藤皆一,麦饭九斗,米二斗等皆为自备,只有甲胄、戎具为武库发放,贫民之家根本负担不起府兵装备。
当然了,为了确保军队制式装备的统一,这些单兵装备实际大都是府兵出资,由国家统一采购发放。
为了确保府兵的质量,每年冬天各地府兵便会集结,进行军事训练。
请注意,唐初时期,中国各地尚武之风浓厚,大多被选入府兵者多少都有军事基础。冬季的集中训练主要是进行系统性演练,而非仅仅是单兵军事技能的提升。
其训练内容为:
折冲都尉率五校兵马之在府者,置左右二校尉,位相距百步。每校为步队十,骑队一,皆卷槊幡,展刃旗,散立以俟。
角手吹大角一通,诸校皆敛人骑为队;二通,偃旗槊,解幡;三通,旗槊举。左右校击鼓,二校之人合噪而进。右校击钲,队少却,左校进逐至右校立所;左校击钲,少却,右校进逐至左校立所;右校复击钲,队还,左校复薄战;皆击钲,队各还。
大角复鸣一通,皆卷幡、摄矢、弛弓、匣刃;二通,旗槊举,队皆进;三通,左右校皆引还。
通过这样的军事训练保证了府兵较高的质量,为初唐军队的东征西讨奠定了基础。
三:东征西讨
上节提到,理论上唐初的府兵总兵力合计有60万人。但是了解了府兵体系后,我们便明白,其兵农合一的体制是不可能将全部府兵抽调出来执行作战任务的。
当然了,在不可能的同时,也没必要这么做。因为当时唐军战斗力极强,即便在大规模战争中一次动用的军队达到10万人左右即可基本完成任务。
唐太宗贞观三年,唐朝立国后第一次对东突厥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开始。
此次出征,以并州都督李世勣出通漠道,李靖出定襄道,左武卫大将军柴绍出金河道,灵州大都督任城王道宗出大同道,幽州都督卫孝节出恒安道,营州都督薛万淑出畅武道,凡六总管,师十余万,皆授靖节度以讨之。
也就是说此次进攻东突厥之战有六路总管进军,一共十余万兵力,从各路总管进军的方向来看,战线从河西蔓延到了辽东,总计上千里。
相较于汉武帝时期全面反击匈奴的漠北之战中,仅骑兵就动用十万,还有步兵三十万人配合的庞大规模,唐军全面进攻东突厥的兵力要少了很多。
之所以兵力少,是因为唐军对突厥军比较了解,而且军力绝对精锐。
灭东突厥有两次关键性战役,一次是李靖以精兵三千奇袭定襄。颉利可汗大惊,曰“兵不倾国来,靖敢提孤军至此?趁着突厥军慌乱之际,李靖又以间谍离间东突厥各部,后趁机发起攻击,大败东突厥。
唐太宗接到定襄战报后大喜,称:
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靖以骑三千,蹀血虏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辈,足澡吾渭水之耻矣!
定襄大捷之后,趁着东突厥与唐俭和谈的机会,李靖以“万骑赍二十日粮,自白道袭之,斩万余级,俘男女十万,禽其子叠罗施,杀义成公主。颉利亡去,为大同道行军总管张宝相禽以献”。
就这样,唐军实际出兵十万,真正发挥作用分别是三千精骑和一万精骑,用时不到一年就解决了东突厥。
这里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唐初的府兵制度和行军制度的关系。
唐初设置的军府一共有六百多个,其分别由在长安的十二卫(另有四卫不领府兵)和东宫六卫率遥领。
其中左、右卫皆领六十府,诸卫领五十至四十府,其余以隶东宫六率。
即便在全国无战事时,各地府兵都要承担番上宿卫任务,也就是担负长安城的守卫工作,其征发原则是:
五百里为五番,千里七番,一千五百里八番,二千里十番,外为十二番,皆一月上。若简留直卫者,五百里为七番,千里八番,二千里十番,外为十二番。
简单来说就是京师驻军的征发主要是以距离较近的府兵为主,距离远的府兵只要出很小一部分就可以了。
这些府兵抵达京师后分别归所属的军府管理,其合称为卫军,亦称南衙禁军,主要是京城的守卫军。相对来说,不属于府兵体系的左右羽林军等部则为北衙禁军,主要任务是护卫皇帝及京城的安全。
而在对外征战中,北衙禁军很少出动,主要是各军府的府兵组成。
但是请注意,出征时各军府的编成是被打乱的,也就是说军府下的编制不作为出战编制。如左骁卫大将军领兵出战,其统率的并非仅仅左骁卫的府兵,而且编成状态也不是左骁卫——军府——团——旅——队,而是另有一套系统——行军。
这里的行军意思是野战军,唐初的出兵模式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某某道行军大总管的称号,如定襄道行军大总管李靖。
其中定襄道指的是进军的方向,行军为野战军,大总管则相当于总司令。所谓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的意思就是定襄方向野战军总司令。
行军——野战军的编制中,最基层的单位仍为十人的火,但是火不是作战单位,而是生活和管理单位,唐军基层作战单位是五十人的队。
在行军编制中,原军府中若干队组成的团、旅是不存在的。
以两万人的行军为例,其下辖有中军、左右虞候军、左右厢四军。其中中军为一大营,其余各军,总管亲统千人为一营,各军余部分为两营。
这样除中军营外,六个军各自有一个大营和两个小营,全军共计有三个层级的19个营,兵力分别为4000人、1000人和800人/900人。各个层级的营均可以若干个队(50人)编成,因此在唐军兵力调动中常以若干队为基准。
东突厥是唐朝面临的第一个大敌,此战胜利后唐军威震天下,甚至有“今中国强,夷狄弱,以我徒兵一千,可击胡骑数万”之语。
在当时,这种话虽然不乏有夸张之意,但确实也是建立在唐军强悍战力基础之上的。
东突厥被灭之后,北方草原上又兴起了薜延陀 。后者与唐关系时好时坏,因攻击依附于唐的突厥部落,唐太宗命李勣为朔方道行军总管。
当时薜延陀南下的有八万骑兵,结果李勣“将轻骑六千,击度设青山,斩名王一,俘口五万”,一举便打垮了十多倍于己的敌军。后来薜延陀复叛,唐太宗仅诏李勣将二百骑发突厥兵讨之,便将之平定,此后北方三十年无大的战事。
唐太宗时除了对北方用兵外,还先后攻灭了西域的高昌国、青海地区的吐谷浑,并与刚刚兴起的吐蕃有过交战。
其动用的兵力分别为,征高昌国时“拜侯君集为交河道大总管,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均、萨孤吴仁副之,契苾何力为葱山道副大总管,武卫将军牛进达为行军总管,率突厥、契苾骑数万讨之”。
攻灭吐谷浑时“以(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任城王道宗、侯君集、李大亮、李道彦、高甑生五总管兵皆属”。
与吐蕃交战时则以“侯君集为行军大总管,出当弥道,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出白兰道,右武卫大将军牛进达出阔水道,右领军将军刘兰出洮河道,并为行军总管,率步骑五万进讨”。
以上用兵皆在十万以下,而唐太宗在位时用兵最多者为东征高句丽之战。
第一路以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帅江、淮、岭、硖兵四万,长安、洛阳募士三千,战舰五百艘,自莱州泛海趋平壤。
第二路以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江夏王道宗副之,张士贵、张俭、执失思力、契苾何力、阿史那弥射、姜德本、曲智盛、吴黑闼为行军总管隶之,帅步骑六万及兰、河二州降胡趣辽东。
第三路则是唐太宗亲自率领的禁军精锐,不过唐初禁军兵力有限,因此此路兵力不会很多。
这三路军队是唐初征战的豪华阵容,从兵种上来说,除了步兵、骑兵之外,还有水军的参与。从兵员的性质上看,除了府兵、禁军外,还有兵募及义征。
所谓兵募是在州范围内临时征发的兵员,其不同于府兵,由国家统一发放军资器械,并单独成营。而义征则是主动要求参军的,甚至其军械装备为自备,上文中的募士三千其性质不是征发的兵募,而是自愿从军的义征。
因为愿意自己参军征高句丽的实在太多,唐太宗还亲自下令禁止自愿从军者出征。
难道军队还怕人多不成?其实还真的怕。
隋唐时期的高句丽并非一些人潜意识的边陲小国,而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区域性大国,直到其被唐朝进攻20余年后,灭国之际,其仍然有三十七郡、二百城,户七十六万之巨。
而在其鼎盛时期,户口至少在此数之上,而其军队经常维持的规模是在30万人左右。这个数字是后来渤海国讨论对唐政策时,第二代渤海王的弟弟大门艺所说的:
昔高句丽盛时,士三十万,抗唐为敌,可谓雄强,唐兵一临,扫地尽矣。
高句丽是也是兵农一体,战时可动员几乎所有成年男子参战(如白崖城男女万人即有兵两千),而且高句丽军的武器装备并不落后,披甲率很高。因此隋朝时,进攻高句丽的军队人数很多,后者若真的国小兵弱,也不至于如此。
因此,唐太宗亲征时,所出动的唐军已经是其在位时期远征兵力的最高峰了,而且集合了禁军、府兵及专门征募的勇士,还有依附的蕃兵。
不过隋军失败的前车之鉴就摆在面前,太多军队的后勤负担极重,前线战事不能迅速解决,唐朝也可能重蹈覆辙。因此,唐太宗还是比较明智的,出兵十余万精锐后,便不再要求更多的人随征了。
高句丽是城垒化的作战策略,唐军必须一座一座地攻城,先后攻下了盖牟城、沙卑城、辽东城、白崖城,并围困安市城。
因为唐军兵力远超于当年的隋军,高句丽军曾试图以野战击败唐军。
在唐军攻辽东城时,高句丽军即以四万军队来救,唐军总计十万余人,且分为水陆两部,再除了围城、守营、护卫后勤线的部队,直接拿出来野战的兵力并不会比高句丽的四万人多多少。
但在野战中,高句丽军惨败于唐军,辽东城不久便被攻下。
到围攻安市城时,高句丽集结了机动兵团十五万人来救援。唐军与之野战的兵力为李勣率步骑万五千为主阵、长孙无忌率一万一千人为奇兵,唐太宗以骑四千偃帜趋虏北山上,出战兵力总计才三万人,高句丽军有五比一的优势。
结果,虏视勣军少,即战;帝望无忌军尘上,命鼓角作,兵帜四合,虏惶惑,将分兵御之,众已嚣;勣以步槊击败之,无忌乘其后,帝自山驰下,虏大乱,斩首二万级;延寿(高句丽军统帅)收馀众负山自固,无忌、勣合围之;延寿等度势穷,即举众降。
就这样三万唐军摆平了十五万高句丽机动兵团。
不过,在围城战中,唐军最终还是没能拿下安市城。这也被很多人认为唐太宗军事生涯中的一次败绩。
其实若从一战而灭国角度来看,唐太宗此次亲征却是没能达成目的。
但单从战争结果来看:
此次作战夺拔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城,徙辽、盖、岩三州户口七万人。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斩首四万馀级(另有大量俘虏),战士死者几二千人,战马死者什七、八。
以不到两千人的战损取得夺十城,大量歼敌的战绩其实也不失为一场胜仗。
自辽东战场回师后,唐太宗一朝最后的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是征伐西域的龟兹国。
此战以阿史那社尔为昆丘道行军大总管,契苾何力副之,率安西都护郭孝恪、司农卿杨弘礼、左武卫将军李海岸等发铁勒十三部兵十万讨之。
这次出兵虽然病例也在十万级别,不过主要是以蕃兵为主,府兵不占主体,此次出征得胜后不久,唐太宗即驾崩,结束了自己传奇而伟大的一生。
结语
唐高祖、唐太宗两朝奠定了唐朝的军事基础,其对内统一战争之迅速,以及边疆战争之武功是中国古代王朝中很罕见的。
在连续二十余年的战争中,唐朝军队在东西上万里的战线上纵横驰骋,而且没有重大败绩。
之后唐高宗继位,其对外征战的热情并不亚于其父亲,高宗在位时期唐朝的版图也达到了最大化,使得唐朝的文治武功又达到了一个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