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玉聊史|历史谜题猜猜猜020
文 | 天马行空 子玉聊史
上期回顾:
上期答案公布:
A钱(弘)俶;B苏轼;C苏绰;D裴寂;E刘文静;F许敬宗。
/
A,吴越忠懿王钱俶,原名钱弘俶,与忠献王钱弘佐、忠逊王钱弘倧是三兄弟。
B,吴越的开国君主钱镠是钱俶的爷爷,钱镠妻子的家乡在横溪(今临安市锦城街道)郎碧村,妻子对父母一直非常孝顺,即使富贵后,每年岁尾也都要回娘家住上一段时间,看望侍奉双亲,待来年开春后再回到杭州。
钱镠与这位糟糠之妻感情甚笃。尽管身边珠翠环绕,不失曲意承欢者,但他也不会转移对原配夫人的情感,妻子离开不久,便要写信给她,以示思念之情。
有一年春天,探家的妻子未归,春色将暮,陌(道路)上已是桃红柳绿,百花争艳。钱镠写信给妻子,“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夫人接书后不觉恻然,“王爷迈,既有信来,命我归去,安可有违?”遂传谕即日登程,速返杭州。
最早用文字记载这件事的是北宋大文豪苏轼。熙宁年间,苏东坡任杭州通判。对一百多年前的杭州治理者钱镠钦佩有加,曾书《表忠观记》碑文,赞钱氏“吴越地方千里,带甲十万,铸山煮海,象犀珠玉之富,甲于天下。”苏东坡去过钱镠家乡临安,采集民风,写下三首《陌上花》诗,其引曰:“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夫人)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易之云。”苏东坡记下了“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并为此作诗三首。
C,西魏文帝大统七年(541年),苏绰把汉族统治阶级的经验总结为六条,上奏后作为诏书颁行,时称“六条诏书”。
这六条是:
1、“先治心”。治民者的关键在于“清心”,所谓“清心”就是要使“心气清和,志意端静”。
2、“敦教化”。宣扬道德文化教育,移风易俗,培养人民俭朴、慈爱、和睦、敬让的品质。
3、“尽地利”。劝课农桑,不违农时,发展农业生产。
4、“擢贤良”。选贤任能,不拘资历和门第,要善于发掘人才,要勇于起用人才,让人才在实践中成长起来。
5、“恤狱讼”。明断狱案,不能滥施刑罚,而要“随事加刑,轻重皆当”。
6、“均赋役”。均平赋役,调济贫富,不可舍豪强而征贫弱。
宇文泰很重视“六条诏书”,令百官习诵,规定各地郡守令长不通晓六条诏书者不许当官;还开设学校,选拔中下级官吏学习其内容。“六条诏书”成为西魏各级官员施政的纲领和准则,当时西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改革措施都是依据“六条诏书”制定的。
苏绰不仅改革了户籍与记账法则,也因为提出“朱出墨入”而成为这一记账方法的始祖。苏绰提出,用红色与墨色区别收支情况。这一记账方法也演变为“红头文件”,成为后世乃至今日的文案程式。“红头文件”中,“朱出墨入”指的是朝廷发出的文书是用朱标,下面上呈的文书是用墨标。至今,这一格式沿用了近1500年。
D、E,裴寂与刘文静都是唐高祖的太原元谋功臣。刘文静的才能在裴寂之上,又屡建军功,但地位却远不如裴寂,因而心中不平,常在议论朝政时与裴寂对立,彼此矛盾极深。刘文静曾在醉后口出怨言,拔佩刀劈砍厅柱,表示定要斩杀裴寂。这本是醉后的激愤之言,但却被一个失宠的姬妾听见,让兄长向皇帝告变,称他想要谋反。唐高祖将刘文静交付属吏,命裴寂与萧瑀一同审讯。萧瑀与李世民、李纲都表示刘文静并非谋反,裴寂却趁机进谗道:“刘文静的才能、谋略确实在众人之上,但生性猜忌阴险,忿不顾难,其丑言怪节已经显露。如今天下未定,外有劲敌,若赦免刘文静,必贻后患。”唐高祖对刘文静本就有猜忌之心,又听信裴寂谗言,遂将刘文静处斩,抄没其家产。
F,公元654年(永徽五年),高宗欲废王皇后,立武昭仪为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大臣坚决反对。许敬宗为迎合高宗,多次劝长孙无忌促成此事,受到厉色斥责。而武则天则对许敬宗极为感激,引为心腹,迁礼部尚书。皇后废立之事,久拖未决。许敬宗说:“田舍翁多收十斛麦,就想换老婆,何况天子欲立后,这本来就与别人没有关系,何必要妄加议论呢?”武则天就让身边的人将这话告诉高宗。高宗遂废王皇后,立武昭仪为皇后。
高祖、太宗两朝的实录,其中由许敬宗所撰写的,总是以自己的爱憎曲意进行删改,评论群言尤其是这样。
咸亨三年许敬宗病逝。这名前宰相之死,对于武后在朝中的势力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打击。在为许敬宗商议赠谥的时候,朝臣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太常博士袁思古建议上谥号为“缪”,乃是一个恶谥,这样的谥法当然不能令许敬宗一系的人满意。于是唐高宗诏令在朝五品以上官员公议,议来议去,给许敬宗上了一个“恭”的谥号,意思是“既过能改”。
/
上期答对人员公布:
前三名者:
第一名:Tobius、第二名:淡泊宁静、第三名:李怀颖。
/
本期:
人物A
提示:某大一统王朝治水名臣,在治理中所花费的人力、财力非常巨大,这在我国古代治河史上是不多见的,人们为了纪念A,曾以其姓名命名某河流。
人物B
提示:B是权臣,其军事才能突出。B曾用极其极端的方式发动某事变,该事变与A所治理的大河密切相关。
人物C
提示:C也处于大一统王朝时期,曾针对A所治理的大河提出三个治理策略。C与A同姓,但所处朝代早于A。
人物D
提示:D是名将,曾率军北伐,战绩卓著,但在某次大战中被B击败,D最终化装成和尚逃回。
人物E
提示:E与D表字相同,著名文学家,但是口吃,中学语文教材中有篇著名骈体铭文,曾提到了E。
人物F
提示:F与E同名不同姓,F不是皇帝,是名将,也当过丞相,F的父亲是政权的奠基人,哥哥是开国皇帝,儿子更是一代雄主。
/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
美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