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属于销售拉动型企业吗
导读
本文长度为3800字,建议阅读6分钟。
今年签了一个大单,全年日子好过多了,指标完成没有问题;哎,全年马上都要结束了,就是因为市场寒冬,没有签到一个像样的大单;合同额不够,指标难看的吓死人......
老板们,你们会时常发出这样的感慨吗?
表面上没有错,如果只盯在销售额上,那么你的企业就是在靠天吃饭,属于典型的销售拉动型企业。
就像农民伯伯,风调雨顺,就喜笑颜开,迎接丰年;大旱无雨,就愁眉苦脸,抱怨灾年歉收。久而久之已经形成了习惯,一切都是命呀!
也不看看左村右乡,有的已经用上了大棚,有的打上了水井,有的还种起经济作物,草莓、西瓜,有的套养起龙虾、螃蟹等,使丰年更丰,灾年不灾。
现在企业有几种类型:减产减收型和增产增收型,收的多寡与增、减的幅度同比例,属于典型的的销售拉动型。
增产不增收属于内部管理失败成本快于营销合同毛利增加速度。
不增产也增收甚至减产也增收,意味着企业内部效率、成本上提升得到的好处快于减产造成的效益下降速度。
说到底,就是外部营销得利与内部管理得利速率比较。
当今太多的企业靠营销吃饭,完全靠营销吃饭!
作为企业负责人,应该最为关注的是,不管增产、减产,都要确保自己企业体质的精、干、实,确保企业内部管理水准进入行业前列,才能风吹雨打都不怕。
中国企业普遍重技术、重营销,不太重视管理;西方企业是管理重过技术、营销。
技术也需要科学管理,如IPD,营销也需要科学管理,如CRM、S&OP,等等。
一个企业是研、销、产、供、财、人等所有职能和资源的协调统一,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独木难成林,因为不是一个职能在战斗!
目前你的企业属于上述哪一种类型呢。
见过很多企业,常常满足于一时的好日子,由于各种原因突然签到一份大单,够企业吃一、二年的。
有的因为国家拉动内需,某一年弄了个4万亿刺激计划,正好被某项计划砸中。
有的是行业垄断原因,上级部门划拨的一些自给自足的内需计划,等等。
因此带来的利润总额指标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上下一片欣欣然。
营销的年度甚至未来年份的指标提前完成,因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生产部门对库存压降、制造成本、质量成本不再关注。
财资部门对成本的精细分析,失败成本的追根溯源也放缓了步伐......
一旦企业手中不可延续的红利享受完毕,这个企业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
企业经营不好时,总能从国际贸易、国家经济环境、行业变化中找到自己歉收甚至亏损的原因,有的的确是,但绝大多数与此一毛钱关系没有。
因为在企业经营好时,很少听到企业经营者说这是国际贸易、国家经济环境、行业利好带来的。
这里想说的是,体质不好,再怎么增产也是虚胖,不从简单依靠营销拉动型转变为内部精益管理提升型,一切都是要还的。
这个世界是守恒的,往往给你打开一扇门的同时,就会给你关上另外一扇门。
譬如,上帝造万物的逻辑是这样设置的:猫喜欢吃鱼,却永远下不了水;鱼喜欢吃蚯蚓,却永远下不了地。
一个天天喝牛奶的人,无论喝的牛奶有多好,他的身体也永远比不过天天给他送牛奶的工人;反之同样,一个天天给别人送牛奶的工人,无论多么卖力的干活,他的收入也永远比不过天天在家里喝牛奶的客户。
这就是神奇的平衡法则。
对于一项工作,一个企业的管理也是如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用来形容刚刚过去的高考也是这样,前面辛苦,后面享受,前面享受,后面就辛苦,虽有个别特例,但大抵如此,正如古话所说的失之东隅得之桑榆。
有的企业利润总额指标很好看,但是真正反映企业身体素质的指标不一定尽如人意。
与营销相关的,应收账款及时率、成品发货及时率、新客户拓展率、新产品推广率。
对于研发而言,新产品开发按计划完成率、成本优化率、质量提升率、新产品销售额。
对于生产方面,工时下降率、产品一次检验合格率、员工技能提升率。
对于物资采购,供应商物料质量问题发生率、按时到货率、原材料库存周转率。
对于财资部门,产品利润率、失败成本下降率、资金周转率。
对于人力资源部门,全员人均改善建议采纳率、全员培训率、骨干流失率等。
......
这些指标不好,再大的订单,也是饮鸩止渴,再长的红利期,也是一剂慢性麻醉剂,温水煮青蛙直至没有任何反抗能力。
而出身禀赋不好或生存环境恶劣的同行,却能在这一段时间学的一身本领,待市场恢复如常时,却能独占鳌头。
我想华为就是如此,在“巨大中华”中就它出身最卑微,但是现在活得最好、发展地最健康的却是它。
实际上现在如日中天的华为,以前也是走过高能耗、低效益的路子。
1997年,任正非显然看到了内部粗犷的发展模式:产品线越来越多,研发效率、产品质量和响应速度问题很多,销售额虽然连年增长,但是产品的毛利率却逐年下降,人均效益只有思科、IBM、爱立信的六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1997年12月,任正非一行赴美国访问了美国休斯公司、IBM、贝尔实验室和惠普公司,受益匪浅,访问团队把自己关在硅谷的一家小旅馆内,三天没有出门,认真消化访问笔记。
回到国内伊始,一篇《我们向美国人民学习什么》立即引起内部大讨论,向先进企业学习成为当时任正非意欲统一的思想方向。
1998年,华为花费巨资导入若干科学管理体系,要学就学最好的、最正宗的。
1996年,华为邀请人民大学6位教授编制《华为基本法》,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1997年邀请合益集团开展人力资源体系变革。
1998年开始,华为花1亿美金邀请IBM帮助开展信息技术战略和规划、集成产品开发变革(IPD),随后又开展集成供应链体系设计(ISC)。
2004年邀请美世咨询公司开展组织结构设计。
2007年邀请IBM、普华永道、毕马威开展集成财务体系变革。
2007年邀请埃森哲开展销售管理体系变革(CRM)。
还有任职资格体系来自于英国国家职业任职资格体系。
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是德国国家技术应用研究院做的。
精益生产是日本丰田做的,股权是韬睿做的……
近10年内,华为光花在管理变革上的费用就有300亿人民币之巨,仅支付给IBM的咨询费就高达十数亿美金,1998年1亿美金相当于华为2年的利润总额,何等魄力?
华为从来没有设定一项变革计划花多少钱,钱随事走,目的高于付出。
以IPD、ISC为核心的六大管理变革,使华为的研发、生产、营销、供应、财资、服务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关系走向了科学管理的套路上。
正确的路径必然导致正确的结果:IPD实施以后,产品研发周期缩短40%,研发费用下降50%,产品故障率由2001年的17%下降到2006年的1.3%,产品维护成本下降200%;ISC实施以后,库存周转率提高40%,产品成本降低35%,订单履约周期缩短40%,客户满意度提高20%,等等。
从此,华为管理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管理体系的成功变革为后面华为快速健康的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家世界级企业起到了极大的主导作用。
任正非说过:未来华为公司什么都不会剩下,就剩下管理。所有产品和技术,包括管理者本人都会过时或被淘汰掉,而企业文化和管理体系则会代代相传,成为基业长青的企业。
科学管理就是正确地去做事,追求的是效率优先,这是一个企业管理的中等层次---理性而治,最低层次则是---感觉而治。
目光短浅的企业专注于增销量、提利润,这当然有助于当期指标的靓丽,却无益于企业长远发展和未来布局。
企业战略布局凌乱,走一步看一步,各业务彼此孤立存在且无法形成协同效应,企业沦为中短期利润的奴隶,眼前的幸福生活必将昙花一现。
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佐斯一直以来都强调:“我的想法,从来没有变过。亚马逊要成为有史以来最以客户为念的公司。而客户就是需要便宜、更多选择、出货迅速。”
基于这一使命,亚马逊不专注于季度、年度盈利,投入巨量的资本建设仓储物流和开展研发活动,虽然导致其成立20年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也在所不惜。
但是2016年后,亚马逊开始实现规模化的持续盈利。这样的例子还有英特尔、IBM、迪士尼等。
不是说销售不重要,而是全部依靠销售不可靠,毕竟市场风云变幻,不确定因素很大。
但是,即使销售不愁,如果后端不能优质、高效、成本具有竞争力的去履约,再多的合同只是宠坏了某些职能。
如果销售一旦不济,有什么风吹草动的,企业经营立马原形毕现。
若一个企业所有职能都很坚强,就不怕外部市场不行。
即使处于市场寒冬,在同等条件下与同行相比,它的市场占有率、应收账款及时率、成品发货及时率、工时下降率、产品一次检验合格率、员工技能提升率、供应商物料质量优良率、按时到货率、资金周转率、库存周转率不会太低,起码排在行业前五名吧,死到第六名时,才会感受到重重杀机。
一个行业一般不会灭门,即使出现颠覆性灭行之祸,也死得其所了。
就怕一场小小的秋风秋雨,就把自己给灭了,自己死时还不知是怎么回事,就不禁使人唏嘘不已了。
企业各项体质指标就像一架精密的瑞士钟表机芯,齿齿相扣、紧密相连,任何一只齿轮无法独善其身。
什么东西是这些齿轮的润滑油呢,私以为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因为所有的指标都是人去完成的。
譬如不如从人均改善建议采纳率、员工接受培训合格率、人均干部轮岗率以及干部竞聘制等“人”因素方面去释放潜能,否则将是一件舍本逐末的事情。
“人”已经成为企业攻城拔寨、创业创新最重要的驱动因素,设备、资本对企业创新的制约作用在减弱,企业必须充分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释放人才的创造力。
当然这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尤其企业高层的魄力、耐心、战略眼光。
企业应从组织结构、治理机制、人才培养、绩效评价、企业文化等方面全方位改良内外部创新创业土壤,将企业由僵化的金字塔组织改造成为拥有自发调整能力的生态系统。
一句话,创造能够发挥全员改善创新的氛围,选好人,分好利即可。
企业不要做销售拉动型的企业,而成为精益管理型的企业,前者独木难支,后者春色满园。
俗话说花开一朵不是春,满园缤纷才是春。
作者 : 周洪涛
--- END ---
下一篇文章预告:管运营重在管源头
支持我的创作,
请点文后右下角“在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