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庄管子会
黄家庄隶属隆尧县大张庄乡,位于隆尧县城东北20千米,在汦河、澧河河畔。村东2里许的就是汦河、澧河交汇的地方,那里有肥沃的黑土地,物产丰富,史上有“鱼米之乡”之称。历史上,黄家庄地处九河下游,故又称“九河庄”。据家传史料记载,黄仕能于明永乐二年(1404),由山西洪洞县迁居隆尧的北西董村。万历六年(1758),黄仕能的第七代孙黄振由北西董村迁入九河庄,后以姓氏命名其村落为“黄家庄”。
据村中老人传,明代时,隆尧南鱼人马计增自五台山学艺归来,传道于黄家庄,形成了黄家庄“道士会”。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士是信奉道教教义并修习道术的教徒的通称。《太霄琅书经》谓:“人行大道,号为道士。”道士之称始于汉代,最早起源于河北巨鹿的太平道。据《三洞奉道科诫》记载:道士分为六种“一、天真道士,二、神仙道士,三、山居道士,四、出家道士,五、在家道士,六、祭酒道士。”黄家庄道士会即为在家道士。
在进行道教活动中,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降妖驱魔以及超度亡灵等诸法事活动中需演奏音乐,也称法事音乐、道场音乐。黄家庄管子会即是道士会中的演奏班子。
管子,是一种吹管乐器,其历史悠久。先秦时称筚篥、觱篥、笳管。《诗经·周颂·有瞽》:“既备乃奏,箫管备举”。《明会典·大乐制度》:“头管,以木为之……,两末以牙管束,以芦为哨”。为此管子也称为“芦管”。管子由管哨、侵子和圆柱形管身三部分组成。有大、中、小三种。管身长18-24厘米,内径0.9-1.2厘米。小管又称高音管,是乐队中有特色的领奏乐器。中管比小管低八度。大管又称低音管,比中管低八度,在乐队中担任低音或作节奏型强拍演奏。
管子的演奏技巧非常丰富,除了一般经常运用的颤音、滑音、溜音、吐音和花舌音外,还有特殊的打音、跨音、涮音和齿音等。除手指的技巧外,哨子含在嘴里的深浅也决定着管子发音的高低,吹奏时,利用口形的变化,还能模拟出许多声音。管子音量较大,可用来独奏、合奏和伴奏;音色高亢明亮、粗犷质朴,富有强烈的乡土气息。
黄家庄管子会演奏的曲目为道教音乐中的传统曲子。有《红绣鞋》、《小儿凡》、《小工鱼》、《小半玉》、《海亭歌》、《开门续》、《算盘子》、《玉芙蓉》、《粉红脸》、《报查台》、《句句双》、《大救驾》、《摇鹌鹑》等。
管子会以管子为主要演奏乐器,还有笙、唢呐、笛子、铙、小镲、二胡、小锣、手鼓等。演奏时身着道袍,冠道帽,神态端庄、严肃,行进中吹奏,队列变化无穷。乐器伴奏,均由道士担任,在斋醮中的音乐以管子为主,有鼓乐、吹打乐以及合奏等多种形式。器乐形式常用于法事的开头、结尾、唱曲的过门以及队列变换、禹步等场面,而声乐形式则是斋醮音乐的主要部分。其声乐体裁主要有颂、赞、步虚、偈等格式。音乐以法事情节需要,组合串连各种颂、赞、步虚、偈等道曲。因法事的不同,乐曲组合也随之变化。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发展,黄家庄管子会音乐愈益丰富,并且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明清时期,黄家庄管子会在其周边王雄庄、菅村、老王庄、南鱼、枣驼、霸王营、张家口、乡观、西董等村都曾有过传承人。管子会在黄家庄历经教、元、亨三辈至今。均属于师徒传承,现存的老艺人黄再荣、黄八孩均为“亨”字辈第三代传人。
第四代传承人曹新焕,1949年生于黄家庄。在家务农。自幼性格豪爽,爱憎分明,初中毕业后就开始师从黄在荣学习管子、笙等乐器的吹奏。由于刻苦学习,不久就成为管子会的佼佼者,30岁时出任新一代的班首。
黄家庄管子会属道教文化中的一支,特别是道教音乐,其乡土性、地域性以及背景历史与文化,对于研究中国道教发展及道教音乐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其道教音乐本身,可以传达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及音乐信息,有助于传播美好向善的伦理道德,有助于文化和和谐社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