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大开元寺

元代,是邢州大开元寺最兴盛,最辉煌的时期。导致开元寺空前发展的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邢州为忽必烈的封地,刘秉忠曾奏请元世祖为“大功德主”;二是刘秉忠等人为邢州人,三是邢州出现一个以万安、万松、虚照为首高僧团体,其代表人物有万松、万安、虚照、至温、庆吉祥、益吉祥等人。全一至温禅师协助总领管理佛教,使邢州的佛教发展受到极大的护持。

十三世纪初叶,元太祖成吉思汗就曾命其后裔,给各种宗教以平等待遇。元代的统治者对各种宗教采取相容并包的态度。特别是忽必烈时期,佛教有了大的发展,1260年元朝迁建燕京后,忽必烈尊八思巴为“国师”,赐玉印。1264年,八思巴以国师身份领总制院事,管理全国佛教及藏族地区事务,成为全国佛教的最高僧官。推动了藏传佛教在汉民族地区的传播。

元代设立了专门的管理佛教机构,最初设总制院,即以国师为领导。后又设功德使司(简称功德司)。至元二十五年(1288)总制院改称宣政院,扩大管理职权,且在各路设行宣政院,代替了功德司的事务。于全国设立广教总管府十六所,掌管各地僧尼事务。在全国大兴佛寺,“凡天下人迹所到,精蓝、胜观、栋宇相望”。

据《元史》等历史文献记载,由于元廷的提倡,到至元二十八年(1291)统计:全国寺院有24318所,僧尼合计213148人(《元史.释老传》)。

1242年,北方禅宗临济宗领袖海云印简推荐刘秉忠入藩王忽必烈幕府。刘秉忠博学多能,精通术数,对佛儒道三家领悟至深,深受忽必烈的重视并留在身边做了谋士。在1247年时,刘秉忠向忽必烈推荐张文谦和张易到忽必烈幕下任用。同年,蒙古拖雷的儿子忽必烈接受邢州为封地。

有关学者是这样议论这个时期历史的:

《元史·世祖本纪》记载:“辛亥(1251)邢州有两答剌罕言于帝曰:'邢,吾分地也;受封之初,民万余户,今日减月削,才五七百户耳。宜选良吏抚循之。’”刘秉忠与张文谦同为邢州人,他们一起向忽必烈建议说:“今民生困敝,莫邢为甚。救焚拯溺,宜不可缓。盍择人往治,要其成效,俾四方诸侯,取法于我,则天下均受赐矣!”忽必烈采纳了他们的意见。“承制以脱兀脱及张耕为邢州安抚使,刘肃为商榷使,邢乃大治”。此次治邢人选,除脱兀脱外,张耕、刘肃、赵良弼等皆汉人,故邢州之治,实为潜邸中汉臣的初步贡献。

参见朱耀廷《正说元朝十五帝》中华书局

从《元史》中可以了解到,元初的邢州经过战争后已经是民不聊生,百姓弃家四处逃生,十余年间邢州仅剩下五七百户。为了治理邢州,忽必烈采用了刘秉忠的建议,进行邢州大治,推荐张耕、刘肃等来邢州。“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归”,不到几个月户口增加几十倍。

邢州是忽必烈的封地,元军占领邢台后,除对邢州进行综合的社会治理后,还注意到这里佛教事业的发展,由于刘秉忠深受忽必烈的信任,在元朝位居要职,同时,汉传佛教中刘秉忠(子聪)、万松行秀、万安广恩、虚照宏明、全一至温都出于邢州。对邢州的佛教护持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以国师为领导的总制院,邢州全一至温禅师经刘秉忠的推荐,“松秀禅师之高弟。名曰至温...入内廷。与元主朝。夕论道。元主尝恨相见之晚。”全一至温禅师协助总领管理佛教,使“河北诸禅刹。自宋政和以来。加之辽金壬辰兵。秽祖庭。未得兴复。元主敕立禅僧为主持。于是三河寺院。沛然兴矣。燕赵秦晋之间。洞室宗风大鬯。皆温之力也。”(参见清释自融、释性磊同撰《南宋元明僧宝传》)由于有这样特殊的人文历史背景,使邢州开元寺的地位十分显赫。忽必烈敕额邢州开元寺为大开元寺,为大开元寺的大功德主,两次幸临邢州开元寺,并给予了大量田地以为供养,成为皇家的御用大寺。当时的国师杨琏真伽亲临邢州,在开元寺设资坛大会,并登坛说法。邢州大开元寺名声大盛。奠定了邢州大开元寺在元代时期的辉煌。

元代邢州大开元寺第一位高僧大德就是万安禅师。

万安之后,大开元寺又出现了一位通经通史的高僧,这位大德就是庆吉祥。

关于庆吉祥,佛教史籍里没有太多的资料,在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1285-1287)有顺德府(邢州)开元寺释庆吉祥等奉诏编撰《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十卷。庆吉祥撰《弘法人藏录》及拾遗。

《至元法宝勘同总录》是一部综括唐代《开元录》、《续开元录》、宋代《祥符录》、《景佑录》、元代《弘法入藏录》五录的入藏经(简称藏经),拾遗增补,并在梵文佛典的汉译本之下,标注藏文译本(蕃本)的有无异同,而编成的藏经对勘目录。全书所收,“自后汉孝明皇帝永平十年戊辰(应为丁卯),至大元圣世至元二十二年乙酉,凡一千二百一十九年。中间译经朝代历二十二代,传译之人一百九十四人,所出经律论三藏一千四百四十部五千五百八十六卷。”(见卷一),实际见录的是一千六百四十四部,千字文帙号从“天”字排到“植”字。”书以经、律、论、圣贤传记分类,而大乘经中分显教、密教,则为以前经录所无。每经又以藏文译本对勘其有无,并注出音译梵文名称,是研究藏汉佛教的重要著作。

庆吉祥编辑这部巨著,始终在忽必烈的主持下进行的,当时集合了许多汉藏有名的专家来做这项工作,用了三年的时间,对佛教经典目录的进行研究整理,完成这样一部巨著,虽然并非一人完成的,但以庆吉祥为总编纂,可见庆吉祥在佛教界的地位非同小可。

到元至大四年(1311),高僧损庵洪益主持邢州大开元寺。

损庵洪益,应山人(今湖北应山县),生于1263年,宋景定四年,蒙古中统四年。损庵禅师以“了一真妙,断诸缘想”为念,持律严格,甘淡苦节,数十年都是坐着入睡,所谓“胁不至席者数十余年”。在元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仁宗皇帝特授中奉大夫、制加“圆照普门光显大禅师”之号,受国师戒,加封吉祥号,赐以二品银章,金裥袈裟,总管宗门之事。1321年,元英宗临祚下诏褒美。到1326年又加特旨表彰。

元统甲戌八月(1334),损庵被少林寺专使接到嵩山升座少林寺主持。

十二月十六日,损庵吩咐把自己的衣钵、财务留给常住诸僧。十九日,他沐浴更衣,挝鼓升座,给寺众们讲解“无生忍”的意义。他说:“无生无灭的诸法实相,就是'无生’;彻悟此道,了法无生,就是无生忍。我已快证我的无生身了!”言毕,众僧号哭动情,请他留世。他瞪目叱曰:“大无生身会重生!”乃闭目跏趺而逝。

元代后期,开元寺还有一位高僧就是亨公秋亭禅师,秋亭生于元大德四年(1300),元大德十一年,秋亭七岁时到顺德府开元寺出家为僧。“礼本府开元寺□公为师,服勤左右,朝夕匪懈”(见《大庆寿禅寺住持秋亭禅师亨公道行碑》)元延祐七年(1320),秋亭禅师20岁时在开元寺受具足戒。后谒见海云印简大师再传弟子西云安公,西云禅师传衣付法给秋亭。数年以后秋亭禅师接任大庆寿寺主持,又四年后,以“和南上礼诸高德,别请他人拯钓舡”“出门径去”。不久,秋亭回到了顺德府大开元寺内归隐。后庆寿禅寺为师立《大庆寿禅寺住持秋亭禅师亨公道行碑》,秋亭禅师度弟子若干人,其中胜喜、胜宁是“嗣其法者”。

损庵之后,邢州开元寺的盛誉未减,元朝对开元寺进行多次的修缮。

后至正二年(1336),在开元寺后普门塔前立《开元寺历代住持垂训法名颂》碑。

据《元史》载,至元十一年(1274)建大护国仁王寺;至元16年(1279)八月,置大护国仁王寺总管府。为纪念八思巴,邢州大开元寺在后至正八年四月(1348),为八思巴建造了皇元护国仁王佛阁堂,重刻了钟离权诗刻石,此年六月,在资戒坛碑之南侧修建了开元寺钟楼,并由沙门法祯撰文,李思明书丹,勒石立《皇元护国仁王佛阁堂之记》《开元寺钟楼记》。

到至正十五年十月,为纪念刘秉忠,又修造了藏经楼,立《常山王看转藏经记》于观音殿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