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朱高煦学朱棣篡位,为何没有像老爹一样成功?

汉王朱高煦自比唐太宗,小尾巴翘上天,从来不拿正眼看大哥。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这样的人往往是一叶障目的狂妄之徒,必然会成为史书上的一块笑料。

朱高煦是朱棣的嫡次子,仁宗朱高炽的同母弟弟。与朱高炽肥胖、跛足,连走路都需要人搀扶的半残废形象相比,朱高煦则是一个赳赳武夫,他在靖难之役中多次立功,数次将老爹从死神手里夺回来。

所以朱棣对这个儿子喜欢的不得了,曾经许下一个诺言:世子身体不好,你好好努力啊,爹看好你哟!

这句话颇具杀伤力,谁听了骨头都要轻三两,何况说这话的是皇帝!朱高煦不傻:老爹分明暗示将来要立我做太子呐,您老人家真英明,此举避免了玄武门之变的悲剧在大明上演。

从那一刻起,朱高煦觉得自己就是李世民再世,处处以唐太宗自居。

历代开国,一般情况下开国之君庙号称“太祖”,第二任皇帝称“太宗”,是一个王朝中最重要的两位帝王。朱高煦这么不客气,提前霸占“太宗”,把他爹放在什么位置呢(朱棣驾崩庙号“太宗”,后改称“成祖”)?

他提前预定了皇位,可朱棣并不是一个“重合同守信用”的标兵,人家反悔了:你大哥看着病恹恹的,可人家儿子生了十多个,比你老爹都凶猛,我总不能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废长立幼吧?

朱高煦气得想撞墙,口头承诺不作数,还是李世民牛,直接逼李老爹签字画押,生米煮成熟饭,朱老爹你太滑头,都怪自己太嫩了!

让朱高煦更加愤愤不平的是,太子大位没捞到还被老爹一道圣旨赶到云南就藩,他质问朱棣:我究竟犯了什么罪,把我发配到蛮荒之地?我要求到南京!朱棣因为毁约感到心虚,只好同意朱高煦留在南京。

朱高煦显然觉察到了老爹的气短,他贼心不死,又提了个要求:我想在王府设立“天策卫”,以保护我的安全。

王府增加少量护卫其实没什么大不了,关键在“天策”两个字,“天策上将”乃高祖李渊赐予秦王李世民的特殊地位,历史无二。朱高煦心中的那个“太宗梦”显然没死!

没想到朱棣居然答应了!朱高煦又趁热打铁:护卫人数有点少啊,请再给我增加两卫!就这样,朱高煦一次次突破朱棣的防线,向“太宗”悄然迈进。

这期间,朱高煦还略施小计,将太子朱高炽的死党夏原吉、金幼孜、黄淮、解缙等人悉数下狱。其中解缙、高得抃、王汝玉、李贯、朱纮、萧引高等人死于狱中。

朱高煦心花怒放,太子党如此不堪一击,老爹这么好糊弄,看起来自己真的有“太宗”命呐。既然如此,为何胆子不能再大一点,步子再迈开一点呢?于是他省略了请示,私下招募三千精兵,还顺手击杀了朝廷兵马指挥使,老爹的御用器物他也提前享用起来。

老造反派朱棣心里一惊:这小子准备跟我掰手腕啊,小子,你还嫩了点!朱棣南京一日游,顺便把朱高煦带回北京,囚禁于西华门内,准备将他废为庶人。

说翻脸就翻脸,朱高煦像只待宰的羔羊,内心把老爹恨了大窟窿,两腿又忍不住打哆嗦。好在朱高炽仁爱,在他的求情下,朱高煦只被削夺了两护卫,赶往青州就藩。

按理来说,事情到这一步朱高煦该死心了,可千锤百炼的他韧性十足,在青州暗中积蓄力量: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靖难之役又不是没参与过!

仁宗朱高煦即位第二年就驾崩,朱高煦得报,在山东境内设下伏兵,准备将太子朱瞻基截杀在从南京回北京的路途中。岂料朱瞻基有如神助,居然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越过了朱高煦的防线,顺利回京登基了!

失去耐心的朱高煦终于撕破了脸,宣德元年八月,他公然打出反旗,准备再复习一遍“靖难之役”。

然而,朱高煦都没走出安乐城,就被朱瞻基御驾亲征,包围在城内。在朝廷大军用神机铳向城内放了一顿“烟花”表演后,第二天朱高煦就不顾不下反对,偷偷摸摸抄小路跑到朱瞻基大帐前,向侄子投降了。

一场预谋了十几年的“太宗梦”,竟然就这么碎了!让后世的影视作家都很尴尬,不得不替他编写一些有嚼头的桥段。

曾经在“靖难之役”中神勇无比的朱高煦,怎么就不能复制老爹的成功呢?

其一,朱高煦的能力跟朱棣相比,顶多就是一个拎包的角色。

其实朱高煦的能力被严重高估了!捋一下他的生平,我们就会发现,朱高煦最出彩的经历,无非是几次激战中的神勇表现。固然其个人战力配得上一朵小红花,可那也仅仅限于作为一名猛将的奖赏,而不是军事指挥家,更不是战略家的高能。

朱高煦不缺展现自己“硬核”的机会,可惜他露出来的却是一肚子稻草!

比如,他从举兵到灭亡,几个月时间居然窝在安乐城寸步未行。这太搞笑了吧,难道坐在安乐城就能吓死朱瞻基?就算你不主动出击,起码得做好防御准备,不能让朝廷大军大摇大摆就把安乐城围了吧?

更有意思的是,自己准备了十几年时间,居然一枪未放就出城投降了。这说明朱高煦十年时间白活了,净想着龙袍的炫酷,根本就没考虑过其中的艰辛。

肚子里是稻草,就该干拉车的活,非要当驭手,那岂不是找死!

其二,朱高炽、朱瞻基父子,也远比朱允炆高出一个档次。

对手的强弱也是自己能否成功的关键。朱允炆的一系列骚操作,表明他只是个书房里的三好生,绝不是治理国家的能手。

其实“靖难之役”成功的概率极低,只要朱允炆少犯一两个错误,估计朱棣都不可能成功。比如假如削藩的第一刀就砍在朱棣头上,他还能有准备时间吗?再比如从一开始就不用李景隆,会输得那么惨吗?

总之,朱允炆创造了一个“没做一件正确事”的奇迹,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回头再看看被朱高煦一辈子看不起的朱高炽,那个肥胖敦实的身形里,藏了多少智慧!朱高炽一辈子遭受父亲和弟弟的猜忌打压,甚至被挖坑,可人家总能使出化骨柔绵掌,顺利解围。

这就是政治家的韬略,表面上他处处受制于人,可正是他这种低调内敛的性格,对老爹来说有安全感,对大臣们来说有亲近感,你甩都甩不掉他。

再看朱瞻基,人家虽然年轻,但道行绝不浅。比如平定朱高煦叛乱时,杨荣劝他御驾亲征。朱瞻基本不想去,夏原吉一句“独不见李景隆已事耶”?就立刻让他读懂了其中的含义,并决定亲自上阵平叛。

有时候不是皇帝身边缺好帮手,而是有的皇帝不能用好帮手。

其三,相对于朱棣的帮手,朱高煦一伙更像山大王。

我们承接夏原吉的“独不见李景隆已事耶”,来说说朱高煦身边的人。夏原吉的意思是:皇上啊,你不能忘了,当初靖难之役是谁背叛了朱允炆打开了城门——李景隆,建文帝最信任的人,正是他两面三刀,暗中卖主求荣,才毁掉了建文帝。

朱瞻基立刻明白了:原来朝中的武将们,有一批骑墙派!朱高煦毕竟是从战场上杀出来的,在军中有一定的根基。自己刚刚坐上皇位,在军中并没有广布恩泽,假如把平叛的责任交给别人,骑墙派们很可能临阵倒戈,投进朱高煦的怀抱。

要真是那样的话,形势真的就被朱高煦逆转了!

朱瞻基身边有夏原吉、杨荣、杨士奇这样的明白人,让他避开了各种陷阱!朱高煦呢?他身边有这样的高参吗?很遗憾,没有!

朱棣当初成功就是靠自己一身武功吗?且不说朱棣个人的政治才华远胜于朱高煦,就一个黑衣宰相姚广孝大和尚这种能搅动天下的战略家,估计朱高煦都意识不到,他才是靖难之役的灵魂。

朱高煦自己不行,身边的人也不行,对手还很强,失败不是很自然吗?虽然他接受过靖难之役的培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