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亿单身、9200万“乐单族”,爹妈怎么看?
一年又一年,话题说不完。
“80后”每逢春节倍“恐婚”的日子还没过去,“90后”原地过年躲“春劫”的时代也已来临。刚步入“2”字开头年龄的“00后”,虽然还没有大范围面临被催婚,但有的也已经被家人提两句“为什么还没找对象?”……
民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人,约为英国、法国、德国人口总和。其中超过7700万名成年人处于独居状态,预计到2021年底这个数字将上升到9200万人。
2月25日,北京某公园,一位父亲胸前挂着的A4纸上,写着孩子“相亲”的信息
一方面,新一代年轻人追求独立自由,认为婚姻是束缚;另一方面,孩子一直过着单身生活,无疑加剧了父辈们的不安、紧张,甚至恐慌、焦虑。
孰是孰非,难解难开。
“大的46(岁)了,小的42(岁),着急的时候过去了”
对于父母辈来说,他们那个时代的恋爱根本不复杂,无非就是结婚的准备。
北京的李大爷(化名)结婚四十多年了,他和老伴儿年轻时家里本就认识,后来经人撮合,顺理成章促成这桩婚事。两人婚后养育一儿一女,如今大的46岁,小的42岁,至今都是单身。
李大爷原本也为儿女着过急,忧虑他们未来的生活,担心他们不结婚岁数大了没有人照顾。催婚的那些年,李大爷的感受正应了那句老北京的歇后语:“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孩子现在都大了,自己有自己的想法,他(她)不想结婚,逼也没用。”
就这样催婚催到了自己也已两鬓斑白,儿女还是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我现在倒不操心了,现在这种情况太多了。”
在李大爷周围,邻里间大龄男女未成家的情况也不是个例。儿女的朋友同学中,有人结了婚没过两年就又离婚。“那简直太没意思了,还不如自己过。”李大爷看得越来越开。
年初,一份名为《中国婚姻报告2021》的报告显示:2013-2020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从1347万对的历史高点持续下滑至813万对,2020年同比下降12.2%;晚婚现象突出,25-29岁接替20-24岁人群成为新的结婚主力军;高年龄层段(40岁以上)结婚登记占比大幅上升,30-34岁、35-39岁、40岁以上结婚登记人数占比分别从9.9%、4.9%、3.9%增至17.7%、8.1%和19.9%。
(数据来源:《中国婚姻报告2021》)
相比结婚率的下降,我国离婚对数和离婚率却长期持续攀升。1987-2020年,我国离婚登记对数从58万对攀升至373万对。1987-2019年粗离婚率从0.5‰攀升至3.4‰。
“没啥心愿,就是希望她能有个完整的家”
“下个月我丫头就35岁了,到现在也没个合适的对象,我经常愁得整夜整夜睡不着。”说起女儿的婚事,陕西的杜阿姨止不住地叹气,她表示,这些年自己催婚都要催出心病来了。
“我家丫头七岁那年,她爸有了新的家庭,这么多年我自己一个人打零工把她拉扯大,怕她受委屈,没再嫁。不过我家丫头争气着呢,大学考到了北京,怕我一人孤单,毕业后就把我从老家接了过来。”
起初,杜阿姨和女儿俩人在北五环外的一个半地下室租住,屋里没窗户,通不了风,被褥经常是潮湿的,本身有关节炎的杜阿姨经常腿疼的上不了楼梯。“丫头心疼我,这些年拼命赚钱,就想着能攒钱买个房。”三年前,杜阿姨的女儿终于攒出了一套房子首付,这对母女俩在燕郊附近正式安了家,结束了八年的北漂生活。
“其实这些年,也有过不错的小伙儿追她,可她就是看不上,跟我说不想结婚。但你说这女孩子哪能不结婚不生子呢。”面对一门心思扑在事业上的女儿,杜阿姨心疼又着急,为了帮女儿张罗对象,平日里性子内敛的她也开始活跃在广场舞、棋牌室这些队伍中,努力拓宽自己的交际圈。关于相亲,虽说杜阿姨的女儿表面上对这事并不反感,但每次也就是走个过场,见了七八个也没成的。
今年春节期间,杜阿姨又帮女儿张罗了个小伙约着见面。“那天我家丫头特别反常,很不耐烦地嚷了句'不见’,就把门摔上了,我当时特别来气,就没忍住冲她喊,介绍的你看不上,要么嫌弃长得不行,要么就说工作不好,没前途,自己也不找,都多大了以后谁还要你。”母女俩冷战一周后,心平气和地聊了一次,“丫头跟我说,不是我不嫁,是我怕再遇到像我爸那样的,再把我抛弃一次。”女儿的这句话,让杜阿姨听了很是心疼,“我没想到我和她爸的婚姻对她影响这么大,其实之前催她结婚,就是希望她身边能有个知冷知热的人,等我以后不在了,可以有个人替我继续疼她。”原生家庭的不幸就像是一张网,处在其中的人很难挣脱出去,有人选择用一生去治愈童年,包括自己的婚姻。
3月19日,有媒体发布31个省区市结婚离婚大数据。数据一发布,很快冲上社交平台热搜榜,短短几日这个话题的阅读量就超过10亿。
(数据来源:第一财经根据民政部数据统计)
日前发布的《2021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关于未婚职场人不打算结婚的原因,64.1%的女性受访者表示“婚姻不是必选项”,其次是占比43.5%的“担心因结婚而降低生活质量”;对于男性来说,经济条件不支持为首因,占比53.6%。
现在的杜阿姨尽管仍然担心女儿的婚事,但再也不会主动去帮女儿张罗对象了。“我会先陪丫头慢慢打开心结,感情的事慢慢来,现在我没啥心愿,就是希望她以后能有个完整的家,不过不强求,顺其自然就好。”
其实,中国式父母的催婚背后,更多的是一种爱和保护,但是过度地干预子女的婚姻和生活,反而会刺激孩子去脱离所谓的“掌控”。父母与子女间只有建立一种坦诚的交流机制,才能有效地缓解催婚焦虑。
结婚,是孩子的事,也不全是孩子的事。(采写/邓雨萌 刘禛 王璐 杨兆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