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时常感叹水火无情,然而在人体生理中,其实也有水火交融、阴阳相济的时候。水与火、阴与阳原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对立面,但是正是由于它们的矛盾与统一,才使得生命更精彩。在生命运行的过程中,阴阳相济才能维持生命的平衡,倘若阴阳不能相互维系,就容易出现一些疑难杂症。说道阴阳不能相互维系,近代中医第一人张锡纯先生就曾救治过这么一个年轻人。他大约20来岁,平素本身就身体瘦弱,又加上喜欢抽烟和迷恋女生,这样就导致身体会更差。在秋季的时候,患上疟疾,大约20天左右痊愈。突然有一天,他大便滑泄多次,头面汗出较多,精神颓废,昏昏欲睡。诊脉时发现,脉象“上盛下虚,两寸摇摇,两尺欲无,数至七至”,当时找了两个医生都不敢开方了,幸得张锡纯为他诊治,开出一个配方,一幅药就醒了,再服2剂恢复如初。那么,张锡纯究竟是开的一个什么方剂呢?这个配方名唤既济汤。这个配方究竟由哪些中药组成呢?据《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全方由“大熟地一两,萸肉(去净核)一两,生山药六钱,生龙骨(捣细)六钱,生牡蛎(捣细)六钱,茯苓三钱,生杭芍三钱,乌附子一钱”等8味药组成。对于既济汤的作用,张锡纯是这样说的,这个配方主要用于大病之后的阴阳不能相互维系的病症,比如“阳欲上脱,或喘逆,或自汗,或目睛上窜,或心中摇摇如悬旌;阴欲下脱,或失精,或小便不禁,或大便滑泻”,总之,“一切阴阳两虚,上热下凉之证”都是可以用既济汤的。看到这个配方之后,也许会有人觉得奇怪,这个既济汤不是“救脱”的吗?为什么全方没有人参?张锡纯是这样解释的,人参的性能是补而升的,适合“上脱”,唯有与代赭石一起用,才能“纳气归根”。如果病症兼有“下脱”的,代赭石自然是不能用了,既然不能用代赭石,那人参也不敢用,又加上阳气上脱大多都是因为真阴虚损不能潜藏阳气,导致阳气上奔所致,所以用药遣方就需要进行调整。张锡纯用既济汤,重用熟地黄、山药为君药,主要起到峻补真阴以潜元阳的作用。用山茱萸、龙骨、牡蛎为臣药,主要起到敛阴的作用,这样可以使阴阳固结,元阳无法上脱,真阴无法下脱。用附子和芍药为佐使药,其中附子辛热,与元阳同气相求,芍药苦降,能引浮越的阳气下归其宅。那么,茯苓在这个方剂里是干什么的?茯苓在这个配方里依然是佐使药,只不过它的作用很独特,一是它补中有泻,淡渗利湿,二是它能补益脾肺,通调水道,正好能缓解滋补药带来的弊端。从这个配方的用药特色来看,张锡纯在临床用药时尤其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升降补泻的重要性。比如龙骨、牡蛎的配伍,龙骨“借其所含之元阴以翕收此欲涣之元阳”,牡蛎“其性善收敛有保合之力”,二者组合效果更佳。虽然全方没有用人参,但是依然起到了水火既济、阴阳双补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