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味道
◎邓颖璇
从出生到现在,我吃得最多的饭菜是两位母亲做的,一位是我的母亲,一位是我母亲的母亲。
她们做的菜看上去大同小异,吃起来却千差万别。
我的母亲,她做的菜是有些辛辣的,味道是鲜明又尖锐的,好吃但不重口味,正如她人一样,对我严厉而又不失温柔宽容。我的婆婆,她做的菜是不一样的,味道温和、五香俱全,是老年人最适合的口味,养生又美味。这是我幼时习惯了的味道,正如婆婆对我的爱与照顾总是周到,温暖又无声。
妈妈和婆婆的菜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一入口,我便能知晓谁是撑勺人。这是我多年积累的味觉感应,也是我多年的味觉记忆。妈妈和婆婆的菜在本质上又是相同的,都是一代代母亲对子女最真挚的爱与关怀。
妈妈和婆婆的菜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她们的菜总是迎合着一个人的口味,总是随着我们的变化而变化。也许她们并不喜欢这些新的菜式,但是她们还是会认真地完成每道菜,将美味端上餐桌。
在我的记忆里,她们总是问我,今天你想吃什么,似乎她们从来都没有表达过她们想吃什么,餐桌上所有的主菜都是以我的喜好而定。无论菜式是多么复杂,还是多么简单,我从来没有问过,你们想吃什么!
吃稀饭时,婆婆会为我蒸上几个饺子,为我捞出坛子里脆辣爽口的咸菜,将她碗里的咸鸭蛋蛋黄让给我吃。
吃鱼的时候,母亲总会将鱼肚子上的肉留给我,自己吃鱼尾巴上的肉。
婆婆总是说,她有糖尿病,蛋黄吃多了对身体不好,妈妈总是说尾巴上的肉比肚子上的肉更好吃。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她们只是将最好的留给了我们。
电影《你好,李焕英》中最打动我的一个镜头是,李焕英送女儿贾晓玲上车时塞给她一袋热乎乎的包子,自己却舍不得坐公交车,在风雪交加中独自回家。
许多影视剧都在歌颂为了孩子牺牲的母亲,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不畏牺牲更是一种美德。李焕英,是现实世界里无数普通母亲的缩影,她们在极其平凡的人生里为了孩子尽情燃烧自己,但我更希望她们能把好的留给自己,不再那么尽心尽力为我们好,多关心自己。
菜的味道是不同的,但它们的味道有着同一个名字,这就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