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势盆景的造型(一)
作者:刘传刚
风动式树木的造型
“一动则千姿百态”。就树木的枝干变化而论上插、倾斜的枝干是“动”,横倚、下垂的枝干也是在动;各种不同的动势,表达不同的主题,更因为不同的主题又能去挖掘不同的动势造型。
动势盆景遵循“规律有共性,创作无定型'的思路,既有风狂雨暴之动,也有雪压霜侵之动;既有行云流水之动,还有轻歌曼舞之动…动势盆景的造型,无论行云式、流水式、雪压式、乐舞式…均以风动式树木造型为基础。
在不同的动势造型中,风动式造型的动势表现为最强烈,如果对其有所领悟、理解和把握,对于其它动势树木的造型,就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风动式树木,表现大自然的树木在风力的作用下,由常态的树相转变成统一于风的运动方向的生长规律,要保持树木的枝、干在常态、静态的形势。
风动式造型的树木当“风”过后,树木的枝干应该能还原成常态。认真审视桩坯线型的构成形态, 决定风力影响下的向、背关系,把向、背、弛、张作为取势、布势的纲领。
气候有季节不同、风有强弱之分、树木有老幼之别、枝干粗细各异、所谓“槎古树不知风”,在不同风力作用下,枝干会有不同的弯曲,因此风动式树木枝干的造型不能简单地往一边倒,往一边拉。或者组成风动式枝干的主要线型是上扬的弧、曲线形,这也是最具动感的线形。此外,还要注意:
1.风动式树木的结顶处,其枝干上扬;下部的二级枝托要下倾,中间部分枝平垂,这是受风强压、受风高潮、受风尾声造成的(图1)。
2.斜置的不等边三角形是最具冲击力、最具动势的形式线,因此,风动式树木造型应在斜置的不等边三角形起伏跌宕。等边、等腰、直角三角形或底线平行的三角形等形式线,会对动势造型产生极为不利的因素。
3. 风动式树木造型结顶的位置,是造型中动势与均衡矛盾的交汇点,好比人从头部引垂线于脚部道理一样:人在立正时垂线正于脚下,这是静态的。
运动时垂线头部到脚部靠前或靠后的距离愈大,动感愈大也愈容易失去平衡。因而风动式树木结顶,从树梢到树根的垂线略为在向势前倾的位置上。
4.风动式树木造型要保持长江流域盆景层次分明的“造片”特色。但风动式树木在片与片之间的距离不宜太近,不仅要考虑片的宽度,还要考虑片的厚度,俯视要呈椭圆形,侧看要有出枝的动感,既有层次,又见风动,但又不能云片那样扁平。
5.风动式树木枝条的蟠扎宜呈S形,出枝平垂,向势集合,逐步向上波动。造型时要注意左弧线和右弧线的运用,不要全部向上硬翻,否则会造成“背驼驼”的结果,引起层次上的混乱而影响美观。
6.风动式树木的枝条分布于树干的四周,与风的方向构成了不同的顺势与逆势的关系,最能表现风动的是这种逆势的枝条,它们在风的作用下是变化最大的枝形,在造型时要紧扎,平压。
风动式造型,需要毅力和恒心,每年要不断地蟠扎和修剪,每根枝条每年都要经过数次的造型,随着枝条的成倍增加和愈来愈粗壮,造型的难度亦是成倍增大,这种挑战和考验也是创作动势盆景享受的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