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可馨改名回国,这次还“坑爹”吗?溺爱终究与“利刃”无异
父母对孩子的疼爱是一种本能,但是如果把握不好爱的分寸的话却很有可能把孩子培养成娇纵无理、目中无人的巨婴。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引导,如果父母不能尽管教之责,那么他们以后在社会中所要付出的代价会更大。父母过度宠溺终究会害了孩子,坑了自己。
许可馨改名回国了,父母的溺爱还在继续,不知这回还会不会“坑爹”了
美国德雷塞尔大学药学专业的高材生许可馨,在疫情期间多次发布不利于国家有损于人民的言论,对于网友的批评,她不仅没有悔改之意,反而在网上继续大放厥词,这使其一时间被推上了网络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她的社交言论中,将国民称之为“贱骨头”,将苏州胆大妄为的称之“许州”。这一波操作下来着实让网友们感到气愤。不过,面对网友们的质疑,她并没有公开道歉,而是在网上继续呛声网友“过三天就忘了”,坚持“冷处理”。
甚至,张伯礼院士还公开点名批评其这种“崇洋媚外”的姿态,指责其家国情怀何在?显然,在许可馨的眼中,家国情怀早就被抛之脑后了,自认为是“上等人”的她在出国学习了几年后早就忘了自己的“家国”!
而更加令人气愤的是,在女儿发表了不当言论后,她的父母却选择让女儿出国“避风头”,从始至终都没有督促女儿认错。可见,孩子的狂妄自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父母“惯”的!父母的爱成了包庇、纵容,于是这才有了她的“高高在上”。
如今许可馨已经改名为许丽娜回国了,不知道这次她是否又会做出“坑爹”的行为呢?父母的爱用错了方式,那就只能把孩子培养成不知天高地厚,缺乏为人教养的“巨婴”。
父母爱不得其发会对孩子造成哪些伤害?溺爱终究与“利刃”无异
有了父母的“兜底”,孩子在犯错的时候会更加无所顾忌,在他们眼中,犯错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父母的宠溺让孩子降低了犯错成本,这也将会使其为所欲为、无法无天。当父母的爱成了孩子犯错的保护伞后,这只会让孩子的成长更加跑偏,并且终将会为之付出更惨重的代价。
当孩子习惯了父母的付出后,他们会把父母的付出当成是理所应当,他们习惯了父母的给予,并且心安理得。事实上父母虽然不求孩子回报,但是自己亲手把孩子养成不懂感恩的白眼狼,这也是对父母爱的最大的“嘲讽”。当爱成“自然”,孩子只会变得冷漠而自私,成为真正的利己主义者。
父母因为心疼孩子而舍不得让孩子吃苦,于是在有问题发生时,父母会冲在孩子前面,于是父母习惯于为孩子代劳,习惯于让孩子坐享其成。而事实上,没有吃过苦的生活体验是不全面的,孩子活在父母营造的温室里,他们将无法拥有迎接风雨的力量。
父母们如何才能够把握好爱的分寸感,避开溺爱孩子的养育误区?
在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中,父母不仅对孩子精心养育,更加应该记得给予他们适当的管教引导,让孩子们可以有所忌惮。就像李玫瑾教授所说,在孩子的心中,他们应该有害怕的东西,这就是“敬畏心”。当孩子心中有忌惮和约束的时候,他们才能够拥有真正的自由。
在孩子犯错后,父母的应对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以后是否还会“再犯”。如果孩子发现犯错后只要承受批评就可以蒙混过关的话,他们会非常乐意“挨批评”。所以父母除了要让孩子为错误道歉,还要让孩子接受惩罚,为错误做出弥补。虽然说父母本能地反应是将孩子护在身后,但是真正的爱却是引导孩子主动面对。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养育方式并非是父母育儿的明智之选,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自己事情自己做的理念非常重要。父母应该注重起孩子身上的独立性发展,真正的爱是把孩子培养成具备独立能力,勇于实现自我的人,而不是把孩子养成过度依赖父母的巨婴。
父母应该明白,真正的“计深远”不是给孩子铺路,而是注重孩子身上的能力培养,让他们在生活的磨练中成为真正的自己。溺爱是一种非常狭隘的爱的表达方式,它不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只会为孩子的成长挖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