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的“天人合一”系统之分析(三)(杜建华)

(接上期)

不过仅用“[日、地、月]+金”这个系统,显然大方向不错,但还不够精确。故古人只能采用微调的办法(不仅采用“太过”与“不及”等,还使用其它一些方法,后文会提及), 否则在预测时,方位和时间会有一些较大的误差。

二、“天”这个系统还按层次的不同可再分成几个独立的系统来研究

对“天”(日、地、月+金、木、水、火、土五星系统),除了上面我所论述的“[日、地、月]+金”---五运六气所用系统外,我们完全还可再分成相对较大系统或较小子系统来研究。

如 1)地自转系统:24小时(1天)/一个周期

2)地、月小系统:28天/一个周期

3)日、地、月系统:一年/一个周期(还可再细分成春、夏、长夏、秋、冬等等)

4)“[日、地、月]+金”系统:5年/一个周期 (五运六气的推算基本上以此为基准的)

5)“[日、地、月]+金、木、水、火、土五星”:六十年/一个周期

6).......................................................

就各个子系统而言,每一个都有其具体的数据

每一个子系统对我们研究中医来说都是极有价值的。每一种不同的适应周期对不同的病都是有非常有效的对应关系的

简单举例来说: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即十二个时辰),人体的阴阳变化与太阳的升、落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各个脏腑及其气血的盛衰也与时辰有关,如大肠有疾则通常会有五更泻;胆囊有病有时会子夜痛。又比如地、月小系统是28天/一个周期,则相当多的妇科疾病呈按月为基本特征出现,治疗时也要掌握相应的时间窗(比如治疗月经病时,经常要注意经前、经后用药的区别)。一年五季(春季、夏季、长夏季、秋季、冬季)对人体的影响是很大的,有些疾病的发生或加重往往就出现在某些特定的季节,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对治疗和提起预防疾病不无好处。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

1)如果我们对“天”的概念要扩大到整个太阳系乃至于太阳系以外(如银河系等)显然不能再套用六十甲子的概念了,也就是其周期要远远地大于六十年;反之,若我们研究的“天”的概念缩小了,也无需六十甲子的概念。

2)我们伟大的先哲们早在上古乃至于太古时代就已根据观天、疾病的流行和天人合一的思想确立了以太阳为主要参照物。虽不能说他们那时就已知道或确立了“日心说”,但所有的计算方法都是按“金、木、水、火、土”五星及地球围着太阳在转来展开的。

(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