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戊奇荒是不是真的饿死了一千万人?
灾难其实不仅仅饿死了一千多万人,人数远比这一千多万更多,而且受到这种灾荒影响的人更是不计其数,甚至也导致了一次国内大移民。这场饥荒与当时的自然现象厄尔尼诺有关。中原地区出现大面积的干旱而导致颗粒无收,再加上清政府当时的救灾政策不当,使得造成的社会影响更加惨重。
当时有一个外国的社会活动家李提摩太,他这个人在历史上非常关键,为清政府提供了很多外国有益的经验,希望清政府能够留意社会改革问题。虽然一些意见得到多少的认可,但是在总体上建议并未引起统治者的重视,在他的很多回忆录当中也提到了丁戊奇荒的人真惨剧,比如人吃人,比如十室九空,尤其是太原城。
90%的人都受到饥荒的影响,甚至剩下为数不多的人也选择举家举族逃难到外地,山东地区也是如此,由此也造成了山东地区的人口大面积向东北转移,俗称闯关东。山东地区与山西太原地区的情况一致,大量的山东人为了生存,开始通过陆路,水路进入东北地区。在当时清王朝的龙兴之地,在历史上都不允许中原地区的人口进入,导致当地人口稀少,由此也给俄国的扩张提供了先决条件。
但是这一次丁戊奇荒清政府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自己根本无法阻挡难民涌入东北。为了能够保证社会的大体安定,他们只能够接受大量涌入东北,而东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口少的社会现实,却是养育了大量的山东人和闯关东而到来的全国其他人口。
但是很多地区,河南地区的人口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闯关东的路途太遥远,甚至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就已经在路上饿死了。饥荒中心区域,清政府的行政根本无法发挥作用,大量的人口逃难,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山大王和强盗劫匪。社会体系全线崩溃,一塌糊涂。但是江南地界大体没有受到影响,因为中南地区的经济较为发达。
手工业发展,而且又作为对外窗口,所以一定程度上因为经济的发展而增强了抵抗力,还有一个更关键的因素,就是这一个饥荒主要在北方诸多地区,南方地区更多承担了接受难民的任务,由此也为南方地区的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带来的很多劳动力。当时正是洋务运动时期,也就是在这饥荒的前后数年里,洋务运动官办开始转为官督商办,助力扶持民间企业,这与饥荒大量涌入南方地区剩余的劳动力有一定的联系。
其实有人说中原地区的灾荒真的能够饿死数千万人吗?当时的清政府也是四亿多的人口,饥荒真的就这么可怕的?其实好多人因为当下的社会物资供应充足,对于饥荒并没有一个真实的印象。一旦一个地区发生饥荒,而其他地区捂盘惜售,害怕饥荒扩展到当地。不愿意在一定的情况之下帮助受灾地区,那么在灾荒区域的人口死亡率是十分迅速的。
按照人体的存活基础人只要三天不吃饭就会饿死。为了能够活下来,即便你吃树皮吃草根,七天之后,能够留下来的人也所剩无几。如果能够持续一个月,基本上饥荒地区的人口除了转移出去纷纷逃难的人之外,基本上都会饿得一个都不剩。而一场大的丁戊奇荒持续数月,半年。而且这里的饥荒是在政府统治时期的北方大部分地方都出现了情况。
1000万人也只是有据可查的粗略测算。还有一些举家迁移的人在路上的死亡量以及深山老林而导致迷路,无法走出,最终惨死。还有很多非当地人接收的尸体草草埋葬都没有计算在内。清政府唯一能够进行精确计算的也只是地方政府管理的户籍。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减小真的受灾程度,在报表上看起来好看,就宣称消失的人已经到外地逃难,实际上这些人都已经被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