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瑜伽行业发展报告2018

第283天

在2018年瑜伽迎来了较快的增长,但规模仍然很小。融资规模也没有超过B轮的,人群仍然是以女性为主,至2025年有望出现头部品牌或独角兽企业,这有利于瑜伽的中小从业者搭顺风车。

但是根据用户画像,个人认为瑜伽老师水平才是最重要的,因为瑜伽练习者消费比较理性,更期待优质课程,便宜其次价格末之,反感广告推销。

线上教学占相当大一部分,但是线上没有专业老师知道,练习效果会很差,甚至会出现伤病。而线下场馆用户粘性更好,体验性更高,更专业更安全,可以考虑线上引流的模式。

先看一下瑜伽行业的痛点:第一,从业门槛低,导致客户选择成本高(筛选好课程的老师)。第二,瑜伽馆主多是业务精湛,但商业运营能力弱。第三,瑜伽馆医疗设施、商业保险不够完善,小概率客户受伤时无法保障。第四,课程不完善没有行业标准,多是基于国外的课程设计,所谓贴合中国人的训练,也只是换汤不换药。

在用户获取上可利用大数据挖掘客户:消费能力、人群画像、驱动力、上课地点、课程偏好,其中选址最为重要,根据分析人们会选择路程20分钟之内的瑜伽馆,公司白领午休冥想团课也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可以增加瑜伽馆的业务宽度。

关于用户画像:女性94.9%,23到40岁占69.4%,已婚占76%,一二线人群65.8%,本科及以上学历71.4%,5000元以上收入65.81%,万元以上收入87.9%。练习者爱好广泛,注重生活品质,消费理性对广告敏感,一年以下练习者57.81%,一到三年23.4%,三年以上者18.8%分。线上app练习62.4%。每周一到三次的练习者占大多数,多数以改善自我主动搜索,年均消费千元以上占80%,60%以上期待优质的课程,对价格不太敏感。

很大一部分从业者也是消费者即业务提升需要培训的,这也是一部分瑜伽馆的收入。

个人观点,我们可以分析瑜伽行业将会持续发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第十九章、积极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及第二十二章、加强健康人力资源建设,都为瑜伽奠定了发展的道路。

由于用户多为高品质女性用户,所以瑜伽课程以及从业老师将迎来更大机会,也有更大的挑战,必须以提升专业素质为首要目标。用户对课程品质要求较高,但对什么流派并不关心,所以也给了从业者研究中国本土化课程带来了机会。瑜伽馆主的商业运营思维也是相当重要,未来要着重提升。除了改变体型、产后修复等特色课程一片红海之外,冥想放松减压可针对高质白领人群研发。

总结一下,用户的高品质需求决定了瑜伽从业者的业务及行业的发展向更好的方向,但需要头部市场引领,制定行业门槛。行业特质线上引流,线下服务终是趋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