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剑锋:对未来5个关键问题的思考

越是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在百年未遇的深刻变局下,我们越需要文化自信和思维创新。东方智慧、中国思想可能不适合产生工业文明,但它与互联网时代、智能化时代是完全契合的。

文 4929字|阅读约10分钟
者 | 彭剑锋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

来源 | 华夏基石管理评论(ID:guanlizhisheng2015)

疫情就像一个催化剂,催化了很多先前隐而未发的矛盾,也像是一个加速 器,加快了世界变化的步伐。多种因素叠加,全球的社会经济确实正发生百年未遇的改变。这种变化,不仅仅是改变整个世界经济的格局,改变整个产业生态,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
世界发展到今天,是对人类文明智慧的一次考验。而相比于西方国家的二 元对立思维,我对东方智慧更有信心。
关于对未来的判断,西方擅长用数据、用模型,而东方是靠智慧,靠洞见。东方智慧对大趋势的看法、对宏观整体的看法,从来没有错。因为我们有五千年从未中断的文化积淀。
这两年我研究禅宗文化,禅宗很重要的一个理论,就是“不二法”。在《六 祖坛经》里面,三十六对“不二法”,好与坏、善与恶是融为一体的。实际上今天的世界,东西方也是融为一体的,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二元对立思维,符合大趋势。它不是竞争思维而是竞合思维,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今天思考这个世界的思维方法,我认为有三个:
  • 第一个是禅宗的“不二法”,按照量子力学来讲就是态叠加原理;
  • 第二个是系统理论,构建开放系统,而不是封闭系统;
  • 第三个就是“熵理论”,防止熵增,不僵化,整个社会就会始终充满活力。
用这些思维法来看待今天的这个世界,我觉得整个人类社会,包括西方国家出现的问题与东方国家出现的问题,其实越来越趋同了。
当然,既需要思维的创新,又要回归到常识来处理实际矛盾。禅宗就是一个讲实践、讲实际的哲学,我曾经总结过禅宗精神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十个相通相融之处(参见《禅:中国式管理智慧之光——禅对后工业文明时代企业管理的十点启示》,彭剑锋,《华夏基石管理评论》总第38辑——编者注)。
比如禅的本质是实践,讲究在“实修”中与时俱进,而管理也是一门实践的科学;禅是心性之学,而企业经营的本质就是经营人性、修炼人心;禅强调的“工作坊就是道场,工作就是修行”,这是职业化精神的东方式阐述;禅的“六和敬”思想与产业生态、“竞合关系”,等等。
我认为禅宗才是中国的最高智慧,因为它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认识:第一,活着就是最高战略,活在当下,活着就是生命的精彩、生命的价值;第二,实事求是。用数字化的思维加上禅宗的智慧,面对变局、洞见未来,我是比较乐观的。
对于当前企业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我谈下看法。

01

中国经济走向如何

最近企业家最关心的问题是:全球经济是不是真的进入了真正的大衰退?中国经济会不会崩盘?“衰退论”“崩盘论”甚嚣尘上。
今年(指2020年)企业的日子确实很不好过,现金流短缺,需求下降,消费停顿,财政收入又下 降,大量企业破产,未来经济的增长点到底在什么地方?应该说,还没有找到。大家普遍对全球经济以及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充满了忧虑甚至悲观。
从我个人来看,我仍然是相对的乐观主义者,或者叫谨慎的乐观主义者。为什么说谨慎?就是留有余地。乐观又是哪里来的?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需求还是决定经济的增长。我们14亿人口的规模,大的需求还是存在的,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存在的,无非是要找到激发需求的点。
第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仍然存在。中国人的勤劳奋斗、致富的欲望,是美国人欧洲人拼不过的。通俗讲,老百姓都想发财,还是信奉劳动能致富、能创造美好生活,这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积淀。
第三,疫情没有影响到中国的产业基础结构体系,中国完整的产业链并没有被打碎,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还强化了中国的产业链安全性。
疫情的挑战让我们迅速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原来该思考这个问题却没有时间,因为过去中国的经济发展太快了,想慢而慢不下来。
这次疫情倒逼我们每个人停下来,真正关注品质问题、质量问题。过去企业喊品质、质量可能还是停留在口号上,这次得真正去考虑这个问题了。
第四,疫情会导致中国的产业进一步集中化。中国的产业还是太分散了,集中化程度低。
集中是一件好事,集中化对于整体产业生态的形成是有好处的。“大地主”往往是灾荒之年产生,这次可能会出现一些“大地主”,当然不能都是国有企业。
第五,加速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加速数字化的转型升级。我到南京的一家企业,他们是做工业数字化的,增长达到300%。很多数字化的企业现在忙不过来。
过去企业在做数字化转型时都在犹豫,线下企业都不愿意在线上做投入,现在都在思考,如何在线下线上协同发展,加快线上+线下发展的高度融合。
从这几个点来看,中国经济是长期看好的,这是一个大的判断。

02

全球化是否终结

现在大家都在提全球化的终结。我个人认为,全球化不是终结而是重构。未来,全球化可能不再是以国家为中心,而是要以区域经济为中心;全球化的规则也不是终结,而是要重构。
例如,特朗普本人也不是反对全球化,他是要修改原来的全球化规则,改成更有利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实事求是地讲,现行的全球化规则,对新兴经济体更有好处,但发达国家的老百姓,尤其是穷人,并没有享受到全球化的红利。
当然这个现象的背后,其实就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所面临的问题——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自由经济,在全球化面前没有竞争力。
所以特朗普要以美国利益为核心来改变规则,实际上是要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运行机制,但是他靠人为的拳打脚踢,粗暴地去改变规则,会遭到强烈反弹,也不会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这一次大疫情,证明了资本主义也是存在大问题的,他们也需要改革,如果他们能够正视这些问题,其实对于反思资本主义自由经济是一件好事。
但是对疫情防控的成功,也不能说中国就是最棒的,现在有些舆论太过于强调中国的成功,我觉得这不是中国智慧。用中国智慧,还是要认识自己的不足,还是要抱着学习的心态,学习西方优秀的东西。
过去的全球化是单一中心论,是美国主导下的以国家为核心的全球化,以美国为核心进行全球资源的再配置,美国掌握着金融、技术、产业链的话语权,美国制定规则并通过军事力量、美元力量和科技力量以及美国价值观向全球输送。
但这种集中霸权、单一中心与开放平等无界的互联网精神,与协同、生态、 利他的数字化时代的特征是相违背的,未来将是以区域为中心的全球协同一体化发展,这将是人类文明发展大趋势。

03

中美之间会不会脱钩

短期内中美不可能脱钩,美国的高科技技术最大的市场还是在中国,但中美进入了战略竞争状态也是不争的事实。现在不是我们韬光养晦、妥协退让 就能解决问题的。不闹事但也不能怕事儿,与美国就是要敢于竞争,也要勇于妥协。
对于两个核大国来说,战争的后果是全人类都难以承担的,所以,中美之间不会爆发传统的战争、不会彻底破裂,这可能是目前双方仅存的底线共识。但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是很突出的,也将持续很长时间,直到新的格局形成,这个我们避无可避,只能正面面对。
那么中美会不会完全脱钩?我认为美国有一批政治家是想脱钩的。以基辛 格为代表的一批人,为什么领头帮助中国搞改革开放?不得不说,他们是有颜色革命的意图。
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中国借力使力,充分利用全球化的红利,赶上了信息技术革命的列车,发展是一日千里。他们也没有预料到共产党的执政力,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就是实事求是,为活着而战;升维思考,降维生存。
这与已经深入中华民族血液里的禅宗思想是相关的,禅宗思想本身就包含 着这些因素:该投降的投降,该妥协的妥协,活着是硬道理,活着是最高战略,活着就是生命的精彩。
中国不会投降求和,但也不要主动去脱钩。美国的高科技最大的市场还是 在中国,而且美国的产业链是不完整的,想恢复全价值链,成本太高,几乎不可承受。中美之间其实已经很难完全切割开来了,美国也清楚,只是想要更高的价码,提更多的要求。

04

美、日企业会不会撤出中国

从全球供应链来讲,我认为只有中国的产业链是最完整的。美、日企业要撤出中国,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成本是难以承受的,全球的企业都是逐利的,必须算经济账,比如美国企业撤回美国,根本找不到产业工人,劳动力结构、土地、成本每一个都是无法解决的难题。
反观中国,虽然中国的教育制度饱受批评,但是中国教育制度最大的贡献,就是培养了一大批工程师。现在中国的低端劳动力跟柬埔寨、越南比,是没有优势,但是工程师优势、大学生优势远远大于这些国家。所以只要中美不是彻底决裂,我认为美、日的制造业退回本国是不太可能的。
不过,我们对此也不能盲目自信,不确定性环境下,只有先做好自己—— 要更加强化中国的全球供应链、产业链 的竞争力,建立一个真正的全球供应链体系。中国的全产业链优势,这次不仅不会被削弱,恰恰可以得到强化。

05

会不会出现“国进民退”

我认为思考这个问题,还是不能用二元对立思维,不是说搞了公有制就不 要私有制,公有制和私有制并不是此消彼长、你死我活的关系。我们也不要被某种概念框住,一定要下一种定义,而 、是要从发展的角度来思考两种制度如何进行优势结合、并行发展。
最近我们为小康汽车提供战略服务,准备出一个《小康宣言》。小康集团把 东风汽车引入民营企业,把东风汽车变成大股东。我认为他们很难定义为是混合式经济还是公私合营经济,或是其他,而应当站在中国汽车业的发展视角来考虑。公有经济和民营经济,未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混合也好、合作也好,将来是要相互渗透,共存,共荣、共赢。
当然,在这个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国企和民企要有准确的角色定位,要有明确的分工。涉及国计民生的、垄断经营的产业,国企还是要起到主角的作用,在一些大的产业任务的整合上,国企要起作用。
资本交给国有企业,资本增值交给国有企业;市场交给民营企业,市场的利润交给民企,把利润还给民营企业。如果这样做,中国的经济既有集中配置资源办大事的能力,又有内部激活,不断创造价值与活力。
我认为,国家的“新基建”计划将真正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新基建涉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互联网、区块链、5G、数字化平台、信息产业的建立。加大新基建改革和建设的力度,这在短期内要拉动中国经济很难,但从未来5—10年看,这个体系一旦建立起来,中国就可以实现变道超车。
国家也好,社会也好,企业也好,要持续发展都要解决两项核心的制度问题。
第一项就是财富创造制度。这个制度要设计好,怎么能够为人们创造财富提供好的土壤、好的机制,怎么激励人去赚钱,怎么让资本去逐利。
第二项就是财富分配制度。过去是先做大蛋糕再去分,中国发展到今天,对财富分配制度的公平性、合理性有更高的要求,先把财富分配的规则定好,再去创造财富。只有好的财富分配制度,才能激励人们去不断地创造财富。
最后,我还是要强调一下,越是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在百年未遇的深刻变局下,我们越需要文化自信和思维创新。东方智慧、中国思想可能不适合产生工业文明,但它与互联网时代、智能化时代是完全契合的。
道家的宇宙观、整体观,儒家的“达人利己”“天下大同”思想,禅宗的“顿悟”“不二法”“活在当下”等主张,以及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在领导国家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的思想和方法,都是我们应对不确定性世界的法宝,我们需要保持文化自信、战略自信、道路自信,反对那种源于不 自信的封闭的、狭隘的民粹主义,保持战略定力,不自乱节奏,我们一定能在危中求机,发展得更好。
  • 注:本文选自《华夏基石管理评论》第55期《彭剑锋对话曹国俊:资本主义的来处与去路,全球化的现在与未来》;对话时间为2020年3月。

    􏰙 􏲙􏲚􏲑

(0)

相关推荐

  • 疫情之下出国留学不容易,但仍然值得!

    这场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让所有留学生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学业中断.签证收紧.航班叫停,后疫情时代,当国内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毕业后的首选,出国留学还有没有意义?准毕业生们要为他们自己做怎样的规划? 人才 ...

  • 2020年长虹全球化提速,海外家电业务实现两位数增长

    撰文/蓝科技 12月23日,第八届中国电子家电企业国际化高峰论坛在顺德成功举办.论坛上,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发布"十三五"中国电子家电出口企业十强,其中长虹在电视.冰箱.空调等品 ...

  • 家族·人物 | 安踏丁世忠:不能用过去的思维来思考今天,要站在未来的格局来看今天

    来源:安踏集团(ID:antagroup_2020) 作者:丁世忠 世代微评 安踏作为一个根植于闽南文化的优秀企业,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值得长期关注与研究.安踏持续发展.转型升级.全球战略,包括企业的所 ...

  • 疫情过去后的全球化是什么样子的?

    <榴莲>李知非 7岁 男[中国] 最初的恐慌已经过去,最坏的结果尚未出现,我们已经走过疫情的前段. 二战时期,伦敦股市在大不列颠空战时期就开始触底,之后震荡上行,是因为市场看到了英国有能力 ...

  • 播撒一颗智慧的种子,在长江边的中国

    元旦快乐 岁序常易,时节如流.作别2020,值此新旧交替的美好时刻,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院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最美好的新年祝福!   静心凝神回望过去一年,时间的脚步给全国人民留下了深 ...

  • 彭剑锋:未来最大的互联网企业可能是华为或格力

    2016预测篇 彭剑锋:未来最大的互联网企业可能是华为或格力 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的消费互联网的格局已经形成了,以 BAT 为代表的三大互联网企业已经占据了互联网行业的核心产业地位.但是,仅靠阿里. ...

  • 彭剑锋:事业合伙制或将成为未来主流企业治理模式

    作者:彭剑锋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 来源:华夏基石<洞察>杂志总第48期 关于华夏基石事业合伙制的定义,我想核心理念有两个. 第一,我们并不是在创造一种有关合伙制的新概念,而是在经 ...

  • 彭剑锋:好互联网企业未来将从传统产业里诞生

    华夏基石企业管理咨询集团出品,<洞察>杂志读者服务公众号 加入粉丝群及杂志读者群:后台留言申请(姓名+公司+职务+联系方式),审核通过后入群 作者:彭剑锋    著名管理学家,华夏基石集团 ...

  • 彭剑锋:六和成功的六个关键

    <洞察>杂志十年经典回顾 山东六和集团是我咨询生涯中提供顾问服务时间最长的一个公司,屈指算来,至今已有十一年时光. 1995年,年销售仅数千万的六和集团董事长张唐之看了我写的书便亲赴北京, ...

  • 彭剑锋:企业做大做强的三大能力,你最缺的是什么?

    "打造企业产品力.组织力和资本力'三支柱'." 好文5023字 | 8分钟阅读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 作者:彭剑锋,教授,华夏基石董事长,<华为 ...

  • 彭剑锋:企业做大做强三大能力,你最缺的是什么?

    文 / 彭剑锋,教授,华夏基石董事长,著名管理学家,<华为基本法>起草人之一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 一.企业及企业家"无力感"的三大表现 企业创业成功,进入了机会成长与 ...

  • 彭剑锋:服务不仅要创造价值,还要注重价值体验

    政府的价值创造以什么来衡量?不是按照行政命令的方式,而是通过整合.统筹各方资源,用市场化的方式去提高政府服务企业的效率.降低成本,同时提高服务体验. 文 4665字|阅读约10分钟 作者 | 彭剑锋 ...

  • 彭剑锋:企业短缺组织能力的10个表现

    衡量一个企业好不好,有没有组织能力,关键在于人才机制能不能 使得优秀人才不断脱颖而出. 文 3448字|阅读约7分钟 作者 | 彭剑锋 华夏基石企业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 来源 | 华夏基石管理评论(ID ...

  • 彭剑锋:绩效管理的十大方法

    文 / 彭剑锋,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华为基本法>起草人之一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 华夏基石e洞察原创,如需转载请通过向华夏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