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语声声--从这碗腊鱼想到的
从这碗腊鱼想到的
腊鱼是妈妈给我的,给的时候说过,非常硬,要我多煮一些时间再炒来吃。
之前妈曾给我几块臭掉的熏鱼,臭气很大,我洗了又洗,然后用各种香料炒来吃掉,那个晚上肚子痛到要死,就发誓再也不吃坏掉的食物。
第二天把这个决定告诉妈,顺便说:您给的时候,发现是臭的,就想着死在我妈手里,只好认了。现在,我不想这样死了,所以,请以后不要再把坏掉的食物给我,强迫我收下。
我妈幸幸地说:没有臭呀,我洗干净了,看着不臭才给你的。
她总是这样,没有勇气面对真相,就用自欺欺人的方式安慰自己。
这一次的腊鱼确实没有臭,只是硬得很。等我先蒸再煮,前后搞了四个多小时,发现鱼骨头都煮烂了,肉还硬得咬不动,才明白这鱼是吃不成的。
后来,还是加了许多作料炒出来,好大一碗,闻着香,鱼肉却咬不动,真是没脾气。
人与人之间需要分享,需要交流,亲友之间更是这样,爱需要流动,物质也需要流动,互相之间常分享,基本的需求就各自都有了,同时传递的还有情感。各人把拿手的菜品交流出去,又收到别人拿手的,如此,美味也丰富了。这是良性互动才能实现的。
可惜和妈的互动感觉却不是这样。
她总是逼着别人收下她送的东西:这些东西或是她贪便宜买来的,或是做人情买回的,或者就是人情往来得到的,反正她不需要,也不管别人是否需要,一定要强加给他人。这个他人,更多的时候是儿女。于是,收下她送的东西每每就会有许多不愉快不舒服,比如那东西是坏的食物,是不好用的物件,是不能用或者完全不需要的东西,总之,就是难受,难受得不得了。比如,她硬逼着我收下一床巨大沉重的“牛皮”床垫,夏天用的时候垫子上全是汗水,稍凉一点的时候,躺上去如同冰块,完全无法忍受,她号称好几千块钱专门为你买的。其实,是被保健品推销人员诱导,不得不买,堆在家里成负担,她需要变成人情强加给儿女,好安抚自己。总之,她给人的物件,多数都是如此这般,所以,儿女们一再表达“您不要送给我任何东西,我全都不要!绝对不需要!”,尽管如此,她充耳不闻,永不妥协,每一次见面,都会有一轮又一轮的强迫,是这样说的:“我专门买给你的,很贵的东西,你一定要收下!”
虽然曾一百次拒绝过她,还是一百零一次被强迫,偶尔软弱,就会收下,比如这碗腊鱼。
我们姊妹之间也经常分享,姐姐的生活品质最高,眼光挑剔,入了她法眼的物件十有八九我都会欣赏,所以,如果是我需要的,由姐姐买了送来,都比我自己买的还好,愉快收下,彼此欢喜;妹妹一家都是大厨,她家的美食我们吃了再带走,也十分欢喜;小弟不能干,却有能干的丈母娘,还有,他交际广,见识多,也总能给姐姐们送一些稀奇少见的好东西,大家互相尊重,需要就取,不需要就不收。反正,我们之间,互动得非常愉快,既满足了物质的丰富,也得到情感的交流,以及彼此的尊重。
所以,分享是必须的,但前提是尊重和关怀,而不是为了把自己不需要的负担推给别人,还要变成人情债强迫他人接受,这样做,“给”出的越多,彼此的关系就越坏。
这些道理跟妈是讲不清楚的,因为她没有勇气面对真相。
我曾跟妈说过:在你心里,所有的物都比人重要;可在我心里,人是比物重要的,每一个人!所以,东西坏了就坏了,不能吃就扔掉,绝不能逼着人吃了受罪。还有,多出来的东西可以送人,但一定要送给真正需要的人,每一个物件,只有给到需要的人,才是对这物件最大的尊重。“有用”,不仅是人的需要,也是物的需要。
比如,有一年,我在异乡收到了许多挺好的月饼,是我不需要的,中秋节这一天,我默默观察思考“这世界上真的没有需要月饼的人吗?”发现,小区的门卫,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和送快递的小工们,想来没有人送他们这样好的月饼吧?于是,我把盒装的月饼全部拆开,各样分两块,变成多品种的小份,提出来,从门卫开始送过去,一面祝大家中秋节快乐,一面送上月饼,收到的人全是一脸欢笑,声声道谢。那么,我是送给了需要的人。哈哈,好欢乐。
而这碗坚硬的腊鱼,就算是压力锅压,也是咬不动的,这样的东西就不该送人。
把每一件物给到需要的人,是对物的尊重。这个过程需要用心,更需要对人的尊重与关怀。
图片是网上的,不是我妈送的那碗腊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