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战:漠北大决战(6)封狼居胥

步步为营的四万多骑兵(有几千人李广领走了)远远的看到匈奴人后,卫青下令,用武刚车(四周及车顶以厚革皮覆盖的战车)环绕为营,扎站住阵脚,随即以5千骑兵向匈奴发起试探性的冲击,伊稚斜也令一万骑兵出动应战。

战至黄昏时分,突然出现了西游记中的场面。

一时间大风突起,飞沙走石,举首不见旁人。

你说不信国运行吗?

大汉的国运总是和神乎其神的大风有着玄之又玄的巨大关系。

一百四十年后,又是一场狂暴神风,为后汉的再续前缘扭转时代乾坤!

大汉的国运此时就是昌隆,在如此重要的大战上,再次莫名其妙的刮起了如此大风。

在风神彭城救刘邦,未央灭诸吕后,大风再次成为大汉的关键助力!

为啥说刮大风是大汉的关键优势呢?

按说大风起兮沙飞扬,两军谁都看不见谁,那就乱着打呗,谁能比谁强?

还是要回到几章前我们说过的那次军改。

匈奴人是“骑射”,汉骑兵是“突刺”。

大风一来,伊稚斜此次以逸待劳,严阵以待,精心布置的箭阵也就失去了意义。

但汉军那边却依然无论风里雨里大戟搁那玩命扎你。

起风后,卫青急令大军从左右两翼迅速包抄。

总决赛的赛点到了!

此时不总攻,更待何时!

此时此刻,风神呼啸的最关键意义出现了!

杀人诛心!

漫天黄沙之中,伊稚斜的心理防线崩塌了!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此时再次笼罩在匈奴人的心里,伊稚斜感到危险在不断向他袭来,汉军如屠杀动物一样将自己的本部主力突突的人仰马翻。

主场优势已经不再,还是跑吧,再不跑就该交代在这了。

伊稚斜率领精骑数百,从西北方向突围逃走。

日暮将至,狂风渐止,汉军左校捕到俘虏,得知伊稚斜已经逃脱,急报卫青。

与此同时,残存的匈奴军发现群龙无首,阵脚大乱。

匈奴主力开始溃散,败像彻底出现,汉军开始总追击。

卫青得知伊稚斜逃跑后立即遣轻骑连夜追击,自己率主力随后推进掩杀。

至天明,汉军前锋部队追出200余里,未能追上伊稚斜,主力沿途歼敌万余人,进至寘颜山(今蒙古纳柱特山)赵信城(赵信所建),缴获了匈奴的全部辎重。

在休整补充一日后,卫青烧毁了赵信城与伊稚斜的辎重物资,率军南归。

战后清点,此战卫青军歼敌19000人。

杀伤的人数其实并不算啥,最可怕的其实是烧城毁物资。

等待匈奴民族的,将是漠北最可怕的饥饿长夜。

似乎少了些什么是吧。

李将军呢?

命这东西,有时你不信不行,命里就没有封侯的命,你挣不来。

从东路出击的前将军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军,脱离大部队后再次迷路,未能如期抵达漠北战场,卫青仗打完了回军漠南后才遇到迷路的二人。

失道按律当斩,心灰意冷的李广没有再去面对酷吏们的羞辱与拷问,拔剑自杀,临终前道:失道皆我之罪,与他人无关。

一代传奇唏嘘落幕,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李广这一生,有大能力,也有大缺陷,说到底,也许还是武帝的那句最终的评语说的比较适合他的落幕:李广这人真的命不好。

永远不要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多了,不光会摧垮他人对你的信心,也会摧垮自己的自信。

李广以及很多将领曾经也都按律当斩过,结果都交钱了事,这回和他一起迷路的赵食其就交钱脱罪的,但李广最终却选择了自杀。

也许是李广家里交不起罚款了,但更可能是李广觉得自己这一生实在是太失败了,每一次都不尽如人意,最终才会选择结束这充满各种不甘心的一生。

按说人死为大,我应该再激昂的给拔高两行,但有一段李广的黑材料,我思前想后,还是觉得留在这个时候说好。

当年李大侠做陇西守时,羌人总反,有一次李大侠诱降了八百多人,随后全给杀了。

无论信与不信,杀降不祥。

李广难封,成为了此后命途多舛,怀才不遇的代名词,但这几章看下来,李将军跟卫青差的真的只有命吗?

其实领导们早就人尽其才的给他最合适的平台了。

李将军这辈子,在他的现有岗位上做的已经很好了。

他只是不适合再往上走一步而已。

于己于国,都是大幸。

有一辈子一直命不好的,也有生下来就一路成功的。

霍去病就让我们看到了,为啥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武帝为霍去病耗巨资准备的各种军需他压根都没用,而是携带少量给养,直接展开了千里奔袭。

在他的思维中:我可以吃匈奴人的嘛!

“因粮于敌”是每个名将的重要素质,但这个有前提。

你得找得着,你得打的赢。

这两点对于霍去病来讲,根本就不叫个事!

因为他带领的部队中,就有一群专业的汉制“匈奸”。

用来反攻祖国,疗效不要太精准。

匈奴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上百年只有自己是他人的灾难。

大匈奴武运立国,谁知道最可怕的那个暗夜之王却最终出现在了对面的那个民族!

更想不到的是,屠杀自己的主力居然是这个夜王率领的自己同胞们。

霍去病率军出代郡后,北进一千余里,越过大沙漠,与匈奴左、右贤王部遭遇。

霍去病没有像他舅舅那样,又是战车当道,又是前锋试探,直接就率领五万精锐向匈奴军发动猛攻。

战斗过程再次一边倒,汉精锐和匈奸部在汉编制的突骑战法和高科技武器下把左右贤王打的丢盔弃甲,惨到根本没法看。

霍去病一路追杀,不断扩大战果,几乎在东路完成了全歼。

此一战,俘获屯头王、韩王等3人。

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高官83人。

共歼敌70443人,左右贤王的所有筹码几乎损失殆尽,仅仅逃走了十之一二。

霍去病挥军两千余里,一直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乌兰巴托东肯特山),在山上祭天,又在姑衍山祭地后,方才得胜而回。

这个造型就相当于匈奴人一路杀到了黄河边上,干死我们几百万人,还在我们的泰山上封了个禅一样。

这家伙给他嘚瑟的。

汉军凯旋后,武帝加封卫青、霍去病同为大司马,从此两人各号大司马大将军与大司马骠骑将军。

汉武帝对门徒霍去病的战功尤为欣喜,不仅令骠骑将军的官阶与大将军平起平坐,而且再以五千八百户加封霍去病,其随行出征部下也多人封侯受赏。

卫青则因为未能完全剿灭匈奴本部主力,其本人与随行诸将未获封赏。

漠北决战,是汉匈双方,多年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仗。

不仅空前,而且绝后。

这一战,匈奴被歼9万多人,除了本部还保留少数火种之外,匈奴的所有分支几乎全部被剿灭。

在战争中,匈奴两个主力部分的几乎所有物资辎重分别被卫青和霍去病全部烧毁,精壮的大量战死,牲畜的直接损失和贫瘠的草原都使得匈奴的恢复能力被无限期推迟!

此战后,彻彻底底的漠南再无王庭!

汉军这边伤亡近3万人,战损率并不高,但重要的战略物资马匹却损失了十多万,再加上这一战是空囯而来,整个国家的各方面器官都透支了太多的元气,所以从硬件上,短时间内也失去了再次远征的可能。

此一战,不仅彻底残了匈奴,也是大汉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

刚刚我们说到了,此战是诸多传奇将领的谢幕演出,李广已经走了,两年后,大漠夜王霍去病,也猝然离世。

病因不详。

不过几乎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是什么过于辛苦的远征透支了他的身体。

他又不是老领导。

二十出头的特种军司令,又没个媳妇,透支个屁!

可以推测的死因,应该是受伤细菌感染和瘟疫。

其实直到上个世纪中叶,青霉素被发明出来后,人类才从对生命的无常状态中渐渐走出来。

那个时代,致命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往往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尤其你一个武将,哪怕不打仗,平时训练时受伤的几率都是非常高的。

只要受伤,就难免感染,活的久的真都是大造化。

霍去病这一生,几乎干成了别人几辈子才能完成的大功业。

他似乎就是上天派下来收匈奴这个民族的。

关于他的死,除了透支论外有很多种说法,有说他受了匈奴的水源诅咒的,有说他被李广一家索命的(李广之子李敢迁怒卫青让他爹迷路而打了卫青,他为了给卫青出气,射杀了李敢)等等。

但绝大多数的推测都离不开四个字:杀戾太重。

他的爸爸,那个当年的平阳小吏霍仲孺,根本不会想到,自己这么胡搞一通,居然搞出了这么一个灭绝他人种族的儿子。

他同样更不会想到,他踏踏实实搞出来的另一个儿子,会比他的这个私生子,更加的青史留名。

霍去病长大后知道了他的父亲,漠北决战出征时顺路到了平阳,霍去病便命下属将老爹霍仲孺请到休息的旅舍,跪拜道:“去病早先不知道自己是大人子。”

没有尽过一天抚养义务的霍仲孺愧不敢应,颤栗叩头说:“老臣得托将军,此天力也。”

霍去病后来为霍仲孺置办田宅奴婢,并在领军回朝后将同父异母的弟弟带回了长安栽培。

这个弟弟,名叫霍光。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年仅23岁的霍去病过世,陪葬武帝的茂陵,谥封'景桓侯',取《谥法》“并武与广地”,彰显其克敌服远、英勇作战、扩充疆土之意。

这个亦臣亦子的孩子的过早离世使得武帝异常悲伤。

这颗绚烂的流星,那样耀眼,那样壮丽,那样令人扼腕叹息。

刘彻调来铁甲军,列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东的霍去病墓为他送葬,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要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打通河西走廊的千古功勋。

去病死,无人再配冠军侯。

霍去病是最后一战,同样卫青也是最后一战。

漠北决战后,由于再无悍勇强敌,大将军卫青一直作为战神符号震慑四方。

王牌飞行员最终的归途都是金牌教练,谁也舍不得再让你上天。

十一年后,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去世,谥号“烈侯”,取《谥法》“有功安民曰烈;以武立功秉德尊业曰烈”之意。

汉武帝命人在自己的茂陵东侧1000米处特地为卫青修建了阴山形状的墓冢,以象征卫青将匈奴驱逐阴山,漠南无王庭的旷世功勋。

同年,汉武帝自登基之初第二次下《求贤诏》。

深谙政治信号的武帝寓意十分明显:我想我小舅子了。

卫青一死,朝中无贤!

在座的都是垃圾。

自公元前140年继位,至公元前119年漠北决战,汉武帝刘彻用了21年,彻底的获得了汉匈双方的绝对优势。

在他的手中,彻底的打垮了另一个凶悍,强盛的民族。

这个民族在后来的四百年中不断地王小二过年般循环着。

后来给咱当过晚辈,做过藩属,变成过工具,多肉麻的话(汉家长)都说出来过。

这其实是个伟大的民族。

但最终并没有在今天留下号。

而是融入在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

幸,亦不幸。

但无论怎样,这都是历史的选择。

历史安排了一个千古一帝,和两个千古无二的将军,在这个时间点,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在他们的通力协作下。

一句极有力量的话,通天彻地的响亮着!

犯强汉者!

虽强必戮!

虽远必诛!

(0)

相关推荐

  • 历史的拐点之汉匈之战

    匈奴,一个让人感到不寒而栗的名字,大汉帝国被匈奴人的长鞭抽打得血肉淋漓.死里逃生的汉高祖刘邦,选择以女人换和平.汉武帝力排众议,重用卫青.大汉军队兵分四路,讨伐匈奴,三路失利.卫青孤军深入,率汉军直捣 ...

  • 霍去病到底是怎么死的,司马迁为何不敢写?

    关于一代将星霍去病而言,并未如他的名字所言,一生无病无灾,反而是英年早逝,至于他是怎么死的,历来有各种猜测. (一)惹怒汉武帝? 关于霍去病之死,在太史公这里记载就显得有些反常了,在<史记> ...

  • 三十六计第二十九计:并战计—树上开花

    三十六计第二十九计:并战计-树上开花 原文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 译文 借别人的局面布成阵势,兵力弱小的看来阵容也显得强大.<易经·渐>卦说:鸿雁飞向大陆,全凭它 ...

  • 第二十六战:马邑阴谋(1)窦老太太终于走了

    公元前135年,是个需要我们记住的一年. 因为在这一年,有一个老太太过早的离开了大汉人民. 她的离去,成为了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这个老太太,是文帝的皇后,景帝的妈,武帝的奶奶,历经三朝,时任太皇太 ...

  • 手机摄影一日一图 | 北京群作品专辑(第二十九期)

    京华烟云 帝都脉动 一切景在我掌中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就在南方已届孟夏.芳菲落尽的时候,北方却迎来了最美的四月天.尽管还有一丝清冷.尽管柳絮四处飞扬,但四月绽放烂若云霞的鲜花,已经芬 ...

  • 名家评诗每月专栏 | 第二十九期

    名家评诗每月专栏 名家评诗 第29期 本期作者 鹏举 郭辉 陈先发 二缘 李曙白 风过园林 一日不书 百事荒芜 <编  者  按> <名家评诗每月专栏>每期从平台诗歌作品中选出 ...

  • 第二十六战:马邑阴谋(3)王恢上书

    10年后,时任宰相的公孙弘,上书请为博士设弟子. 这个看似非常平常的上书,但却影响了后世上千年. 博士并不是现在的最高级别学历,而是秦汉时期的皇帝顾问. 他们并没有决策权和行政权,常常列席御前会议,就 ...

  • 第二十六战:马邑阴谋(4)匈奴的权力结构

    中原政权一般骂草原土匪时有一个保留曲目就是:尔等蛮夷,贪得无厌,反复无常,臭不要脸. 每次翻脸的情形基本都是类似于嫖客被仙人跳勒索N次后最终急眼了! 我是手里有短攥你手上! 可你咋特么还没完没了了! ...

  • 第二十五战:七国之乱(6)文帝钦点的真将军

    文帝六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关. 文帝命宗室刘礼为将军,屯军灞上,祝兹侯徐厉驻军棘门,河内郡守周亚夫驻守细柳. 三军警备,以防匈奴入侵. 文帝比较厚道,总搞形象工程,亲自去劳军. 到了灞上和棘门,文帝一行 ...

  • 101期/百期特刊:陈言齐老师祝贺专稿 白鹿原文学作品精选系列第二十九期

    梁剑说:今天的百期特刊,我为大家刊播的是白鹿原诗社创始人.社长陈言齐先生的祝贺专稿.言齐先生是个热情如火之人,也许因为他几十年定居国外,咱他身上找不到哪怕一点点虚伪的含蓄,所以他的这篇稿件写的让我既激 ...

  • 第二十五战:七国之乱(5)景帝削藩

    文帝死后,已经持续了近四十年的休养生息政策仍在释放着强大的惯性. 因为他将"黄老之术"交棒到了他的皇后,即后来的窦太后. 窦太后不像当年的吕太后那样强势,她对于政策的影响力是依靠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