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培养自律的孩子,从管好自己的情绪开始

孩子,总是难免调皮的。面对孩子的调皮捣蛋不听话,做父母的往往急火攻心,河东狮吼。

事实上,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的家长,是管理不好孩子的。

傍晚,我回到家,所见之处一片狼藉,各种书籍被间隔开摆了一地。

我压住火气问:“这是怎么回事?”

儿子回答:“我们在玩青蛙跳荷叶桥呢。从这个蹦到那个。”

各种水果、蔬菜摆在沙发上。

我问:“这又是怎么回事?”

小女儿说:“我们在玩卖东西游戏呢。”

还有更离谱的,油壶、醋瓶子和调味盒放在卫生间的地上,不等这问,儿子抢先汇报:“那是妹妹在做实验呢……”

这种情况在我们家隔三差五就要上演一番。每次,他们兄妹俩都把家里弄得如鬼子扫荡过后一般零乱,所有物品都移了位,我都是忍不住大发雷霆,横加指责:“谁让你们这么干的?整天就知道给我添乱……”

每次的结果都大同小异,我火也发了,孩子也受批评了。但是,我还是得闷头收拾残局,孩子也因为我的批评而闷闷不乐,甚至有时还说:“妈妈是个爱发脾气的红太狼!

我能明显感觉到,一股猛烈的火气,在我的身体里呼呼上窜,上窜,压都压不住的感觉。

但是这一次,我没有发出火爆脾气,真是气过头了,感到心力疲惫,连发脾气的力气都没有了。心想反正说了也白说。批评也没有。

我叹口气,无力地瘫坐在沙发一角。我得缓缓心劲!

没想到,兄妹俩见我没发火,还一脸难过的样子,他们反倒停止了手里的捣乱。

他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大点的儿子怯怯地走过来,柔声说:“妈妈,我们是不是又给你添乱了?你是不是又生气了?”

我无力地回答:“没事,妈妈只是觉得很累,家里总这么乱,我看着有点烦。”

我们以后不捣乱了行吗?我这就把东西都收拾好。走,妹妹,和我一起帮忙。”

他们开始行动了。把“荷叶伞”收起来,放回书架;把水果和蔬菜分类放回原位;把油壶等放回厨房……看着他们忙活的身影,我的气也渐渐消散了。

“妈妈,你看,这下屋里收拾好了吧?你别生气了好吗?笑一笑嘛。”两个孩子一左一右围在我身边,反过来哄我。

我“噗嗤”一下就笑出了声,是发出内心的笑。我被这突然斗转的局面,逗乐了!

是什么?让局面瞬间翻转呢?孩子不但主动承认错误,还自己将功补过收拾自己的残局。

我忽然意识到了,是我的不指责,是我的示弱,是我平静地向他们诉说我的无助和难处,是我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不再动不动吼孩子。这反而激发了孩子的同情心,唤醒了他们的责任感。

而,以前我总是上来就指责。面对指责,孩子的第一本能反应就是抗拒,启动防护措施,用逆反心理来迎接我的指责。

我恍然领悟,对待孩子不断的捣乱和闯祸,唯有先收敛火气和指责,平心静气地好好跟孩子说,他们才会好好听,才听得进去,才会去改正。

想必亲子相处的过程中,很多爸爸妈妈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一看到孩子闯了祸,犯了错,就着急,就冒火,就大喊大叫,大加指责。自己先失了态,坏了情绪。

却忽略了,在这样的坏情绪的左右下,我们说出的话也不会中听。而刺耳的话,非但不能让孩子自我反省自己的错误,反而更容易破罐子破摔,干脆跟你对着干。

如此一来,反而事情更不好收场,又往坏的方面推进了。

可见,管教孩子时的坏情绪,无疑是在原来的事情上火上浇油。

要想避免这种情况,唯一的办法就是做父母的先做出改变。看到孩子的错误,自己先冷静下来,不要过多指责,平静点出孩子的错误即可。

孩子做错了事,本来就心虚,你的不指责和宽容,反而会令孩子更加自责和自省。而自省的力量,是比批评的力量,更能规避以后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的。能激励孩子做得更好。

亲子相处,是一门交际学问,更是一门家教艺术。我们做家长的,只有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管理好孩子。

正所谓母慈子孝,做父母的宽容,培养出的孩子会更加自律。而一个自律的孩子,怎么会不优秀呢?

作者介绍:胡蝶,河南省儿童文学学会会员,亲子专栏作者,在多家幼儿刊物开设连载专栏。童话作品入围“信谊图画书奖”。主要创作亲子育儿家教类文章以及低幼童话、成长故事等。作品见于《中国教育报》《中国儿童画报》《现代家长》《亲子》《意林》等。改编出版《安徒生童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