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稻盛和夫《京瓷哲学》(第二十篇):以“有意注意”磨炼判断力

有目的、有意识地将意识集中,就叫“有意注意”。

无论何时,无论何种环境下,无论多么细小的事情,都应该用心关注,认真对待。开始时做到这一点也许很困难。但是,只要从平时起,有意识地坚持这么做,“有意注意”就会变成习惯。

如果能这样,那么在任何状况下,全神贯注于某一现象,这种基本素养就能够掌握,因而不管发生什么问题,都能立即抓住其核心,很快予以解决。

做事不能漫不经心。哪哪怕是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们也要养成认真注意的习惯。

从字面上来解释,“有意注意”即“有意地倾注意识”或“有意识地调动注意力”。其反义词是“无意注意”。比如说,听到某处传来声响,于是条件反射性地扭头去看,这样的行为便是“无意注意”。我们在平时,不应该无意识地对各种现象被动地做出反应,而应该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努力集中自己的意识。这便是“有意注意”的意义所在。

这个世界上,各家企业规模不同、形式多样。既有员工不超过三人的微型企业,也有员工超万人的大型企业。有时,同样一件事,对大企业或许微不足道,但对中小企业而言,可能就是会左右命运的巨大冲击。

然而,有的企业家在面对类似问题时,往往觉得“这不算什么大事”,于是一笑而过,从不深究。这是企业家一个较为普遍的通病一一往往忽视“小事”。

在几位合伙人的协助下,京瓷得以创立,当时的我担任董事兼技术部长一职。我意识到:“要想成为优秀的企业家和领导,必须具备能够瞬间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否则,等到将来公司规模壮大、员工增加时,就势必很难保障数万名员工的生活和福利。”不仅如此,我还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具备这样的判断能力。

“只有生来具备敏感直觉和优秀能力的人才能做出又快又准的判断吗?如果真是这样,像我这种天资一般的人,任凭怎么努力,恐怕也无法具备这种能力。”我为此烦恼不已。即便如此,我仍然不断思考:“什么是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后决定不管看似多么简单的事,都要认真思考,努力做出正确判断。从那之后,不管遇到多么微小的事情,我都会有意识地认真思考。直至今日,我仍保持这样的习惯。

我所敬仰的中村天风先生精通印度瑜伽,被称为日本最了不起的圣人和贤者。他也曾说:“若做不到'有意注意’,人生则无意义。”并教导世人:“不管看似多么微不足道的事,都要认真思考。只有平时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在需要判断及定夺时,才能做到'感觉敏锐如刀’'思维迅疾如电’。”

然而,如今的企业家们对于那些看似“并不很重要”的问题,往往倾向于草草了事——“这样处理就可以了吧”,有时甚至当“甩手掌柜”,全权委托部下定夺。

如果平时习惯了这种轻松散漫的处事方式,一旦发生大事,到了企业生死存亡的关头,是不可能做出正确判断的。到那时,哪怕拼命催促自己“赶快认真思考”也无济于事。由于没有在平时养成习惯,满脑子只是肤浅的点子,所以难以触及问题的根源。

反之,如果平时对于微不足道的事都一一认真思考,那么感觉就会被磨炼得非常敏锐,于是能随时迅速做出正确判断。一旦出现问题,在脑中能瞬间闪现出解决方法。“哦,只要这么做就行了。”这并不是因为借鉴了丰富的经验,而是头脑高速运转的结果。经过“有意注意”的训练,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出了最好的对策。

这与头脑聪明与否无关,只要养成习惯,认真思考平时的每一件小事,就能获得这样的能力。一开始尝试时,可能会觉得脑子转不过来,思考时充满疑惑,但只要坚持10年、20年,就能变得思维敏捷、思路清断。我之所以阐述“以'有意注意’磨炼判断力”这个条目,就是为了让大家都能养成这样的习惯,拥有这样的能力。

即便没有时间也要集中精神思考

由于平时事务繁忙,假如有人突然有急事找我商量,我也往往难以抽出时间。在极端情况下,就算公司干部求我:“请让我和您谈谈,30分钟就行。”我也不得不让他等1个月,甚至2个月。我的日程安排实在太紧凑,以至于与人谈话时,要以分钟来计算时间。有时和一个人刚谈了10分钟,就必须结束谈话。因为还有另一个人等着我给他10分钟的交谈时间。

在如此“密不透风”的日程安排下,如果脑子里还思考着与上一个人的谈话内容,那在与下一个人谈话时,就很难转换思维,从而影响效率。因此,我在与下一个人谈话前,会暂时把刚才的谈话内容在脑中“清空”,从而认真听取下一个人说的话。在得出结论后,再次把脑子“清空”。这种近乎不可完成的任务,是我每天必须做到的基本事项。

以这种状态持续一天后,人往往会觉得疲惫不堪,明明没有进行什么剧烈运动,身体却由于脑力活动而精疲力竭。可见,思考是一项十分消耗体力的活动。

由于如此忙碌,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事找我商量的公司干部焦急万分,偶尔在走廊撞见我时,便不放过这难得的机会,拦住我说:“领导,关于上次那个项目……”我理解他的焦急与难处,于是停下来,听取他的汇报。可我的注意力却在别处,这便违背了“有意注意”的宗旨。

这时候,我的回答和指示往往倾向于随意和敷衍,这在日后会导致出现重大的问题。找我商量过的部下会说:“在几月几日,我找名誉会长您请示过该项目,您当场批准了。”而我却完全记不起来,反驳道:“怎么可能?!我全然不知。”“我找您商量时,您说可以这么办的。”经过仔细追问,原来当时我是在走廊上那么说的。

自己明明从年轻时起就一直强调“有意注意”,可因为不忍心让部下苦苦等候,所以在走廊等非正式场合顺便听取汇报。这样的“仁慈”反而造成了重大的失败,这便是我所吸取的教训。

在犯了数次类似错误后,我定下规矩:决不再在走廊上听取部下汇报。不管事态多么紧急,都要在我的房间或办公室谈,以便进入精神集中的状态。

换言之,在听取别人的话时,必须全神贯注。绝对不能一心两用,以“顺便”的形式轻率地做出判断。

不管企业规模大小,凡是企业家,都应该具备这种素质。一定要努力养成“有意注意”的习惯,哪怕现在开始也不算晚。只要做到这点,就一定能把自己的判断力磨炼得敏锐且准确。

尤其是中小企业家,要记住“公司无小事”,哪怕看似多么微不足道的事,都会对公司上下的所有员工(不管公司有十几名员工还是上百名员工)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进而左右公司的命运,要做到事事细心,就务必要养成集中意识、深入思考、准确判断的习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