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醉乡土』郑文林/春打六九头


春打六九头
作者:郑文林

年复一年,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便是打春的时刻。打春,是动宾词组,从字源的角度看,春从木从日,仓颉造字之初,似乎指的是“青天白日,草木始萌”之意。而冠以“打”字,一下子就变得有趣起来:春并非实体之物,怎样打?
小时候,每到此时,族中的长辈千叮咛万嘱咐:“春千万别打在炕上。”那么,不妨假定,“打”就是别躺在炕上睡懒觉的意思吧。仔细思量思量,还有“一日之计在于晨”这样深刻的寓意在里面。于是打春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峨冠博带的理学家朱柏庐对此洞若观火,他在《朱子家训》中写到“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从培养子弟的角度看,这便是古代的养成教育:既要勤劳,又要珍惜时光。不管习文还是练武,那些躺在炕上睡懒觉的家伙是成不了气候的。而要有所建树,就得有人时时督促,就如嘱咐我们不要把春打在炕上的长辈们那样。
康熙三十二年夏六月,博野县东章村。缠绵病榻已久的尹公弼临终拉着妻子李氏的手嘱咐:“教子婴孩,晚恐不及。”那年其子尹会一刚刚两岁零三个月大。隔了一年,李氏就开始“教子婴孩”,口授经书,督课极严。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看不下去了,说孩子还小,不要管这么严。李氏哭着重复了丈夫去世时留下的这八个字,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也只好作罢。李氏对尹会一的养成教育是成功的,这个不大点的孩子从小读书便“读书俨若成人,不与孩童嬉戏”,十三岁考秀才,十六岁入府学,后来成为清代有名的廉吏名宦。(本段引文出自《尹太夫人年谱》)
我猜想,这个尹会一,似乎从未有过打春打到炕上的时候。

从冬至那天开始,每九天算一个“九”,称“数九”。 每年极其寒冷的时节就叫“数九寒天”。谚语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河边看柳,确已是草木萌动的意思了。寒极则春生,可谓否极泰来。“六九头”就是“六九”的头一天。这天在二十四节气中是立春。立春,即春之始,但是气温却非常低,完全看不到春天的意思,而古人偏偏长出了慧眼,一眼就看出了“草木萌动”的端倪。于是“春打六九头”便堂而皇之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二十四节气是农耕文化的绝妙发明。三皇五帝时期,就有主管农事的农正。他告诉人们种什么,何时种。华夏文明是农耕文明,“不误农时”的意义何其重大。如今我们已经想象不到远古的人们是用怎样简陋的工具测量并记录日影,发现了四时的规律,名之以侯、气、节:五日为一侯,三侯为一气,二气为一节。节气由此产生,用以指导农事,沿用至今,丝毫不爽。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所以就有了非凡的意义,从古到今都受到重视。从周代开始,迎春就是官方的重要活动。即便贵为天子,也要参加活动。“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除了迎春,还要假模假式地耕地,以示重视农桑。“天子亲载耒耜,措置于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借。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当然,活动结束了,这帮家伙就堂而皇之地喝酒庆祝去了,繁重的农事只好交给朴实的农民了。但是,古代的文明自有其深刻的地方,春季“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麛毋卵”,而且不能兴兵打仗,使万物休养生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现今人们为了些许小利而肆意破坏地球家园,单论这一点,古人要比今人高明多了。

中国历代皇帝都要在立春装模作样地耕他那一亩三分地。耕地就要鞭打耕牛。这似乎是“鞭春”这个习俗的来历。立春之日,各地官方都要行耕耤礼。“凡耕具皆赤色,牛皆黑色,箱皆黑色。”还要唱农歌。乾隆三十二年《博野县志》记载的农歌:

布谷催耕处处闻,

一蓑春雨一犁云。

泥涂袯襫生来惯,

敢说辛勤答大君。
鼓腹频沾赐复恩,

绘图不用告君门。
祗今挈馌春堤上,

又拜尧衢酒一樽。
力作无烦鼛鼓声,

较晴量雨望西成。
秋来坐见篝车满,

负日茅檐话太平。
玉粒相期献九重,

明粢非独太仓供。
自从圣主勤农业,

赢得家家有宿舂。
青旗拂处曙光分,

黛耜携来瑞霭纷。
大府新畲粢保介,

封畿乐岁省籽耘。

鞭春,主要目的就是祈求五谷丰登。有的地方甚至把鞭春搞成了狂欢。耕牛干脆成了木头骨架、泥土塑成的泥牛,彩绘图纹,彩鞭抽打。甚而将泥牛打碎,大家一哄而上,将土块抢回家。据说这样就可以百畜兴旺。然而这样的狂欢细思恐极,这不叫鞭春,这是明目张胆的杀牛,尽管杀的不是真牛。

立春之日,打春,鞭牛,这么闹腾,主要原因可能是冬闲的缘故。“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人们煞有介事地说六九的柳树就有了嫩黄的颜色了。还真有好事者去亲自调查一番。结果柳眉并未吐绿。与其说柳眉绿了,还不如说人们心底的春天在六九头这天苏醒了。春天要来了,我们不但要有美好的愿望,还要趁早行动起来,晚恐无及。这恐怕才是打春的意义所在吧。

本作品经过作者授权,其它媒体刊物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郑文林

技术编辑:邓伟娜  郭瑞霞  庞里地

文字编辑:孔淑茵  王淑英  贺景娣  程秀然  李静

征稿
我醉乡土

深入挖掘博野历史,传播乡土文化。博野数千年往事钩沉、无数古今名人、妖娆的民间传奇、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尽在“我醉乡土”逐一展现。

投稿须知:

1. 请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公众号发过的,请勿来投。作品要求原创,不存在抄袭或者盗用他人作品情况,杜绝任何侵权行为。

2.作品严禁内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有抵触之处。要求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向上,质量上乘。对不符合要求的作品将不予采用,来稿不退。

3.来稿请注明以真实姓名或笔名发表,如实名发表,作者可提供120字内个人简介及生活照一张。来稿如一周内未收到采用通知,可自行处理。

4.邮箱投稿请在主题处采用“我醉乡土”加“作品名称”格式。

(0)

相关推荐

  • 农村俗语:打春要起床,别在炕上藏,为什么这么说?

    明天就要立春了,农村有一句话叫打春要起床,别在炕上藏,有的地方将立春也叫打春,还有一种狭义的打春叫鞭春,鞭打耕牛以示迎春,当然这里打的牛可不是真牛,刚开始人们用泥做成牛的雕像,用鞭子抽打,象征就要立春 ...

  • 俗语说“打春要起床,别在炕上藏”,啥意思?农村老农民来分析

    古诗云"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立春".明天就是立春节,周围到处是各种各样的讨论.2021年的立春非常特殊,年前立春不说,同时,又是124年以来立春时间最早的一次. 明天立春,时 ...

  • 打春

    五九寒冬尽,回春腊月年. 柳青还尚早,牧打响堤边.

  • 腊月到,“腊月打春春更寒,正月打春天气暖”,今年啥时候打春?

    导读:腊月到,"腊月打春春更寒,正月打春天气暖",今年啥时候打春? 今天时间已经来到腊月初二了,进入腊月之后,看看今天的阳历时间,已经到1月14号了,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安排,新一轮二 ...

  • 今日立春,俗语“打春要起床,别在炕上藏”啥意思?怎么打春?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节气,在笔者的老家,立春也叫正月节.岁节.立春之所以称之为"岁节",其实也是岁首的意思,古时候人们根据二十四节气来排列各时段的天象.气候,同时根绝 ...

  • 立春,春天的开始

    今日2021.02.04,农历腊月廿三,小年夜,又是六九第一天,立春后第一天,似乎有许多话题可说.我今不说小年夜灶师菩萨上天,也不说"春打六九头"没打着,打了个五九尾.我就想说:立 ...

  • 謝交春

    謝交春 今年的立春又遇除夕,這有個名堂叫「謝交春」是個好兆頭哟! 有句老話-千年難遇"龍花會"!萬年難遇"謝交春"! 說的是農曆正月初一打春,叫"龍花 ...

  • 『我醉乡土』郑文林|毛鸡蛋

    毛鸡蛋 作者:郑文林 自从红原鸡被驯化为家鸡,先民们就掌握了鸡的孵化技术,毛鸡蛋的产生也就成为了必然,这也贯穿了我们这块土地上几千年的自然经济发展的历程.毛鸡蛋成为美食,既包含着某种程度的偶然性,也有 ...

  • 『我醉乡土』郑文林/腊肉飘来年味,新年里不可替代的完美,是故乡的烟火味儿

    腊肉飘来年味 作者:郑文林 博野旧俗,家家户户都腌肉.腌肉的时节,集中在了年前腊月二十七前后.以前的农家,要到年下,才舍得把养了一年的肥猪杀了吃肉.但是,那么多肉,短时吃不了,怎么办?先民们长久以来摸 ...

  • 『我醉乡土』郑文林/民间艺术食品花果子、花饽饽和花糕

    博野乡音工作团队给您拜年 花果子.花饽饽和花糕 作者/郑文林 从前在博野,不管是办喜事还是办丧事,炸花果子.蒸花饽饽.蒸花糕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个时候,差不多家家户户的女人们都会这样的手艺.现在会这 ...

  • 『我醉乡土』郑文林丨颜习斋祠堂断碑重立记

    颜习斋祠堂断碑重立记 郑文林 清末民初,西学东渐的大潮席卷中华,新文化运动更是树起了"科学"和"民主"的大旗,文化界开始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而与此同时 ...

  • 『我醉乡土』谁是博野“最可爱的人”丨郑文林

    谁是博野"最可爱的人"央视CCTV-1抗美援朝大剧<跨过鸭绿江>于昨晚收官.此剧讲述中国人民刚刚站起来时那场惨烈的立国之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用血肉之躯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

  • 『我醉乡土』为颜元记

    新媒体管家 夏雨初霁,欣然前往博野县北杨村颜家祠堂,不为观光,旨在朝拜. 砖瓦碑石竟抵不过柔软的时光,颜家祠堂老了,苍老成一种孤孓遗世的姿态,入目几分荒凉. 以轻得不能再轻的动作推开那两扇陈旧的木门, ...

  • 『我醉乡土』徐恭九代衣冠小考

    徐恭九代衣冠小考 作者:于铁江 徐恭,明代博野淋漓村(今南林村)人,以还金事迹而闻名,其后子孙九代衣冠(代指士绅),被看作善报的验证.<乾隆博野县志>卷五<乡贤>(见附录1): ...

  • 『我醉乡土』博野县程茂兰科技天文馆即将开馆,内幕初探!

    前阵子看过电影<爱乐之城>的朋友 对这一幕应该都印象深刻 男女主角在天文台跳着跳着舞 都飞到天上去了 太唯美了有木有!!! 身在博野的你们一定也很期待 可以在天文馆.天象馆里 看看头顶浪漫 ...

  • 『我醉乡土』罗,马尾罗

    马尾罗算得上是一个式微的老物件儿,老到萍影飘忽,在日常生活中已经鲜有人提及.甚至在书籍中遇见时,也会错将马尾(yǐ)罗读作了马尾(wěi)罗.我们是真的离它越来越远了. 做马尾罗,地道的说法谓之&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