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优化系列 之 批量管理
批量管理常见于许多经营环境,包括制造和服务。它指的是将多个单独的项目汇聚在一起,组合成一个批次或批量,这样它们就可以得到集中处理。
批量的处理包括两个部分:准备资源和实际运行。生产准备时间和一个批次中的单位数量没有关系,但运行时间和单位数量成正比。
比方说,如果准备打包机需要60分钟的时间,然后每隔一分钟就自动封装好一个包,如果我们每批次的数量都为1,那么每处理1个单位,就需要61分钟的时间。然而,我们也能够在2个小时内完成60个单位的批量,这里的生产准备时间仍是60分钟。
增加批量规模的主要影响如下:
1、增加生产能力。
2、降低单位处理成本。
3、增加库存。
还是以打包为例:如果打包一个批次是60,那么这个批次的时间包括:准备时间60分钟,生产60个包的60分钟。也就是生产60个用2个小时。
如果一个批次是300个,那么这个批次的准备时间是准备打包机60分钟,生产300分钟,共360分钟,6个小时。
看看效率:60个包120 分钟,平均每个包2分钟。300个包,360分钟,平均每个包1.2分钟。
类似的增加批量,准备的成本可以被更多的产品分担,所以增加批量,可以增加生产能力,降低单位处理成本。
但也意味着更多的在制品库存和成品库存。
一般决定批量有两个因素:生产能力和经济因素来决定批量的大小。通常我们大家熟悉的是经济订货量,即根据成本最低的原则,确定一个最佳的经济订货量,大家熟悉的EOQ。另外还需要考虑生产能力,权衡批量规模和资源能力之间的关系。
通常熟悉EOQ的人多,但根据生产能力限定的算法的相对较少。
比如批量准备时间 30分钟,单位处理时间1分钟,每天工作480分钟。而如果要求一天产能是300个。
那么最小批量的算法是:生产300个时间是300分钟,一天480分钟,最多的准备时间是480-300=180分钟,总共可以准备180/30=6次,那么每次生产就是300/6=50。从这个意义上讲,生产能力决定了最小批量是50。
当然这个批量一定不是经济最佳的,而经济最佳批量是现在最长考虑的方法。如何决定最佳经济批量,以后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