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运行——追求班级管理的最大效益
一、实行以组长为核心的合作管理
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实际上是分层管理。在这过管理体系中,常任班长和班委对我负责,小组长对班委负责,各组成员对小组长负责,形成一个网络是管理体系。小组长一般有组内选举决定,产生的小组长带领组员参加班级的各项学习与活动。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小组长带领下的组内合作互助。
在校纪班规的框架下,各小组可民主制定有利于本组管理的组规,并带领组员学习组规,开展与其他小组的合作与竞赛活动。每小组设组长两名,互相配合协助管理。小组长记载本组奖惩情况及组员考核;负责召集并举行每周五中午十分钟小组例会,在组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表扬与自我表扬;当个别组员屡教不改时、整体出问题时、或决定组内大事件时,也要召开组会商议解决;开组会时、人人要到场、真诚为组内建设提建议,不起哄,共同讨论方案,并具体分配任务。各组员也各自负责一部分组内常规事务的管理,组内设学科小组长各一名,负责本组本学科的学习指导、本学科的作业收发等,另外设一名生活委员,负责组费等杂事管理,一名纪律委员负责管理出勤、两操等。组内成员人人管事、人人被管,互相协作,共同成长。
二是小组长带领下的组间竞争。
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中,班集体内的各项管理活动,几乎都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挑选得力的小组负责人,是合作管理能够正常运转富有成功的有力保证。她起到粘和剂的作用,既要协调本组的学习和活动,又要协调本组间师生信息交换,因此我在分组时就要关注各组组员能力的均衡。对选出的小组长我要多指导,扶上马,送一程。对于能力较弱的组,我甚至可以就是其中一员,参加本组事务讨论,指导工作方法。对于组内个别后进生,我私下给组长教管理方法,比如:如何尊重、要有耐心、要有信心等;指导组长如何找组员谈话、是组长自己找后进生谈还是找别人帮忙?什么情况下开组会,要不要我参加,什么时候组长带组员家访,请不请我参与?所有这些,我都要及时地指导,保证组长不至于不经意间处于了孤立无援的境地,是组长工作因陷入困境而使小组合作流于形式。特别难教的后进生,可以交给我通过班集体会议处理。
小组组内合作——效果为先、效率提高
采用小组工作的方法,使学生的需要和问题在小组内部解决,就可以在单位时间内满足更多学生的需要。这样,既节省了我的时间和精力,又可以防止对一部分学生的忽视,大大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
小组组间——合作为导向、竞争是动力
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个性可以不一,爱好也不同,但所追求的目标必须一致。形成了小组之后,班级管理的目标意识更加要明确,学生的目标任务也必须更加清晰。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班集体目标、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个人目标的实现是上一级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班集体目标则是小组目标实现的保证。
“班级要创优、人人要争先”的班集体目标能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平时学校对班级日常的所有要求和考核全部成为小组的目标,其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习、纪律、卫生、劳动及行为习惯等等。个人目标便可以由学生自行制定,对小组的组长和其他成员负责。评价奖励采用小组捆绑、小组间竞争的机制,很自然使小组成员为了共同利益而产生荣辱与共的互赖关系,从而形成统一的班集体道德行为规范和班集体舆论,使学生在小组中得到发展,在小组中成就自我。
当然,小组带来的竞争有别于个体竞争。小组竞争是建立在个体竞争基础之上的更高层次的竞争,它摈弃了个体竞争所带来的自私、狭隘、孤立的竞争意识,替代的是团结、互助、相互制约的团队精神。
在遇到学校重大的活动时,比如体育运动会、文化艺术节等等,不同小组的优势不同,班级的大任务转化为小组的小任务,分工明确、合作顺利、比起以往在重大活动中临时组建起来的“小集体”,学生的责任心更强了、积极性也更高了。
小组与班干部和我的合作——化单向为双向互动
小组工作的形式,把我对学生的期待转化为学生对自己、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我的期待。我对各方面的详细要求主要交代班长和团支部书记两人,班长和团支部书记召集其他班、团干部明确目标和任务,班、团干部负责各小组长对自己的小组实事求是地分析指定展开工作的步骤和方法,组长组织组内同学互相帮助、监督使得成员之间形成强大的团队力量。
在一些我或者班干部考虑问题不全面的时候,小组能够提供多样性的观点。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针对同一问题献计献策,分享经验和教训,使小组汇集了不同的信息来源及多元的观点,这就为学生了解和解决自己的问题提供了丰富的参考意见,也打破了原来班级管理的单向性,形成了良好的双向互动的班级管理局面。
有凝聚力的班集体是每一个我的追求,小组合作管理为我的我工作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学生自主管理和自主教育意识的增强使我认识到它的必要性;在合作基础上建立起的良好有序的竞争证明了它的可行性;后进生成绩的提高和自信心的增强使我对它更加有信心。当然小组合作管理工作的理念和方法还有很多方面值得继续深入地研究,笔者将不断反思、实践和探索下去。
二、健全并落实小组奖惩机制,提高小组合作及自我管理能力,为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提供动力。
合理的评价制度,有利于小组各成员参与热情,激发各成员的创新能力,提高班级的管理效果。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优势在于好带差,能和谐班级氛围,使差生感受到来自班级同伴的关爱,激发他们努力向上的热情。可以说,每一个合作小组的成绩多浸透着小组每一个成员的汗水,因此班级对合作小组的考核要将小组的中每一个人的个人表现纳入小组集体考核,小组中个人表现加分集体共享,个人违纪集体受罚。由于可能的小组人员数不等,一般以小组平时表现均分作为每周考核小组优劣的标准。考核方案体现抓大放小的原则,但优秀个人每次评比必不可少,考虑对各小组中后进生所做努力的评价与激励,可以设立进步组员奖。我们通常设立四种奖项:
优秀小组奖(全组个人得分的平均分与集体得分的总和最高组)、
优秀组员奖(每组中常规表现得分和学习表现得分最高者一名)、
进步之星奖(每组集体评出的学习或行为进步最大者一名)、
优秀组长奖(获得优秀小组奖的组长),
三、班级管理与小组合作互相促进
1、营造积极健康的班集体,为小组合作班级管理的推进保驾护航。
学生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也是教育的主体,对学生个体有着重大的教育力量。马卡连柯曾说:“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就成了很大的教育力量。”在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中,我不仅是小组合作的管理者,而且是学生主体发展的引路人和促进者。因此,我除了对小组合作中出现的情况适时指导和调控外,更重要的是要为小组合作管理的推进提供强大的集体支撑,使班级的每一位成员都能从集体中吸出营养,看到希望。
我在建班之初就要带领全班同学根据本班实际,确定班级的奋斗目标,并和同学们一起商讨实现目标的解决方案,用班规的形式和要求所用同学必须执行。每个学生都必须用自己的方式为班级做贡献,并通过班会、集会运动会等活动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人生理想教育等,保证班级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其次,培养一批有追求、有能力的班干部,是保证我们目标实现的关键。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火车头,班级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班干部的带领,在班级小组合作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再次,我要带领全班同学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将刚性的制度管理熔入更多柔性的文化管理要素,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管理水平,为小组合作得以顺利推进提供保证。
2、合作与竞争,促进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效果的最大化。
希腊的船业大亨欧纳西斯曾说过:要想成功,你需要朋友;要想非常成功,你需要的是比你更强大的竞争对手。只有既合作又竞争,我们才能成功做好事,并把它做得更好。在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中,小组成员相互帮助,相互激励,共同进步,但也有可能共同退步或停滞不前。一是因为和谐的合作氛围竞争很难浓烈;同时小组合作异质分组较多,优生分散在不同的组,有助于独立小组整体与腕足竞争,但组内优生少,容易造成组内优生自满;第三,小组活动中更关注的是小组队员能否在各次活动中集体闯关,优生对队友帮助多,必然会挤占太多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客观上对优生的自我提高造成影响。如何调动合作小组中的组内成员间的竞争,是我班级管理中工作需要思考的问题。
(来源:中国校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