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边界》| 潘旭解读
关于作者
大卫·爱泼斯坦,是《纽约时报》的畅销书作家,也是《体育画报》的资深撰稿人。前作受美国前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及前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盛赞。
关于本书
这本书代表了有关“人才”的最新科学理解。作者用大量的案例和研究数据,剖析了过度专业化的弊端。他提出,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需要把自己打造成一把多功能的“瑞士军刀”,通过跨界不断拓展能力范围,这才是最好的成长路径。
核心内容
一、为什么说当一个通才,在今天这个时代,比专才更有优势?
二、在具体的学习方式上,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通才。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潘旭。今天为你解读的这本书,名字叫《成长的边界》。这本书主要说的是:在这个时代,为什么成为一个通才,会更有优势?
关于专才和通才的成长模型,一直是我们乐于探讨的话题。其实这两种人才模型,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第一种是洪堡式的专才教育。威廉·冯·洪堡是普鲁士著名的教育家和外交官,他更重视职业教育和技能教育,建立了高等教育体系。19世纪的普鲁士采用了这套教育体系后,很快实现了工业化,成了当时欧洲最强的国家之一。
另一种是纽曼式的通才教育。约翰·纽曼是英国的教育家,他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学习某一项专业的技能,而是培养一个有自我意识,健全心智的人。相比于过早地局限在某个具体的专业里,纽曼更强调学生的知识面一定要广。
那到底哪种人才模型更好呢?这要是真比较起来,我们可能各有各的看法。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问题。假设今天你要说服一个人,让他当个通才。你会发现,这个事真挺难的。但是要说服他当个专才就容易很多。
为什么呢?我们知道成为通才挺好的,和我们真愿意付出行动,这是两回事。归根结底还是绕回到这个问题,我们其实不相信“成为通才能有什么优势”。你想,假如有人和一个家长说,小孩可以不用整天练琴,什么都尝试一点有好处。家长可能就很难做到。社会竞争激烈,越早有个特长,小孩也就越有优势。
大学毕业找工作也是一样,你肯定是想尽早在一个领域拿到最高荣誉,这样才能确保内心有一份安顿感。那这份安顿感的根基是什么呢?因为现代社会一个总的趋势就是分工。我们不否认通才的价值,但是在现有的社会体系中,专才获得的收益更可预期,更加稳定,确定性更强。
所以,今天的这本《成长的边界》,在我看来,实际上是帮我们完成了对这件事认识的第二个阶段。换句话说,不是让你知道通才的优势,而是让你确信,并且付诸行动。
本书作者大卫·爱泼斯坦是《纽约时报》的畅销书作家,也是《体育画报》的资深撰稿人。他从对体育领域的人才研究,逐渐拓展到教育、音乐、天文、艺术等行业。他用大量的案例和研究数据,剖析了过度专业化的弊端。作者提出,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需要把自己打造成一把多功能的“瑞士军刀”,通过跨界不断拓展能力范围,这才是最好的成长路径。
好,接下来我就分为两个部分,为你解读这本书。
第一部分,我们先来回答,为什么说当一个通才,在今天这个时代,比专才更有优势?
第二部分,我们来说说,在具体的学习方式上,我们怎样成为一个通才。
为什么要成为通才?作者在这本书里给出的核心理由是,通才具备了广泛融合各类知识并进行迁移的能力。而生长出这种能力的根基,其实我们并不陌生,就是类比思维。作者在这本书中用了大量篇幅,列举了很多案例,来论证这个观点。
西北大学的心理学家根特纳可以算得上世界级的类比思考专家。她说:能够进行关联性思考,是人类能主宰地球的原因之一。对于其他物种来说,建立联系是非常困难的。类比思维能够帮助我们在面对陌生事物的时候,推理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甚至是理解一些自己根本看不见的东西。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这种能力我们并不陌生。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发挥出类比思维真正的作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采用的都是表面类比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在一个相似的问题上采用重复的模式。
而真正有效的类比是你能够发现,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之间,它们具备深层次的相似。相对于表面类比来说,深层类比更加抽象,也更难学。
根特纳在美国西北大学做过一个实验,她邀请很多不同专业的学生,让他们给二十五张卡片进行模糊分类。每一张卡片上都描述了一个现实世界中的现象,比如路由器是如何工作的,或者经济泡沫是怎么形成的。最关键的是,每张卡片背后都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属于某个专业的领域,另一个是展现这个现象背后的深层结构。
举个例子,有四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的是四种不同的现象,需要学生们进行分类:身体出汗,人脑控制四肢做动作,美联储调整利息,还有一个是油价变动导致商品涨价。我们也一起来想想,这四张卡片该怎么分类呢?
实验过程中,很多学生就把“身体出汗”和“人脑控制四肢做动作”划为一类,因为它们都是生物学的范畴。把“美联储调整利息”和“油价问题”划为一类,因为都是经济学范畴。
这个分类确实没什么问题。但其实很少有同学能发现,这个实验还有另外一种更深层的分类思路。比如说,身体出汗来维持体温,是初中生物学的人体体温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和美联储调整利息,就可以归在一类,因为都是负反馈循环。而人脑控制四肢做动作和油价变动导致商品涨价可以归为一类,因为都是因果链条关系。你看,这些表面上不相关的事情背后,实际上深层机制都是类似的。
不过,这么说可能还是有点抽象。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医学难题的解决思路。了解了这种思路,你可能会对深层类比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好,问题来了。我们可以跟着想一想,假设你是一名医生,要治疗病人的肿瘤问题,不过手术难度太大。现在有个好消息,有一种射线治疗可以消灭肿瘤。但是要求是,射线强度得高到一定程度才行。但你想,强度足够高同时也会毁坏健康组织,因为肿瘤藏在身体内部嘛。强度低呢,虽然不会伤害健康组织,但是又无法杀死肿瘤。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呢?怎么做才能保证既不伤害到健康组织,又能够消灭肿瘤呢?
确实有点难,估计有不少朋友会觉得,我们又不是医生,这个题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了。先别急,我们慢慢思考的过程中,再来说一个特别接地气的,发生在一个村庄里的救火故事。听完这个故事,估计你肯定能想出那个医学难题的解决办法。
从前,有个村庄里的房子着火了,火势非常严重,必须马上控制住。消防员到了以后发现2件事。第一,这个村子周围没有消火拴,但是附近有湖,连上水管以后供水量肯定不成问题;第二,在他们来之前,村民都提着水桶轮流灭火,基本上没什么效果。于是,消防员就安排所有人员,包括村民们。有水桶的提上水桶取满水,有水管的接上水管,在房子周围站成一圈。大家听好口令,倒数三声后一起把水泼向火苗。随后火势立马减小,很快就被扑灭了。
这会我估计那个医学难题,你已经想出解决办法了。答案就是:你可以用很多条强度比较低的射线,从不同角度射向肿瘤,保证这么多条射线都汇集在肿瘤的这个地方。这就解决问题了,既可以杀死肿瘤,又可以不损坏健康组织。在真实生活中,这就是很多医院里用的“伽马刀”的治疗原理。
你看,村庄救火,和射线消灭肿瘤,这两个表面上看起来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事情,它们深层次的指导思想却是一样的。背后的原理就是:如果你需要较大的力量来达到某种目的,但是呢又不能直接使用的时候。你就可以从不同角度,同时发动较小的力量实现目标。
有了这个共同指导思想,实际上就不光可以解决救火和肿瘤这两件事了,还能进一步迁移。比如在军事领域上,有位将军就依据同样的原理打了胜仗。在一场战争中,将军需要带兵,攻打下位于国家中心的堡垒。按军事实力来说,要拿下堡垒不是难事。但是堡垒周围一圈每条路上都布满了地雷。无论选择哪一条,大军都无法通过,只有人数较少的时候才能安全通过。于是将军就做了一个计划,他把军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分别从不同的小路接近堡垒,确保同时到达同时发动进攻,最后将军顺利攻下了堡垒,推翻了独裁者。
说到这,估计你也能感受到,一旦掌握了深层类比思维,实际上很多事情都是一通百通的。哪怕我们在某个领域是外行,哪怕某个事情压根没有前人的解决方案可以参考,我们也能够通过深层类比思维,推理出相对可行的解决方案。
这就是通才的优势之处。同专才相比,通才涉猎的领域更广,意味着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深层类比思考,从而建立一种看待问题的外部视角,这是非常重要的。
美国3M公司有一位发明家叫奥德科克。他的一项突破性的发明,打破了一个有两百年历史的物理定律。这个定律认为:没有一个表面可以从各个角度完美地反射光线。
奥德科克就在思考,能不能制造出一种薄膜,由很多层光学材料组成,这样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光学特性,可以自定义地反射和折射各个方向不同波长的光。
但是随后,奥德科克的这个想法遭到了业内很多光学专家的反对。大家都认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还有一本光学书,专门给出了答案,说:“这种技术无法做到精确”。实际上,奥德科克确信这种做法是可行的,正是因为类比的深层相似性。大自然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有一种色彩艳丽的蝴蝶,叫大蓝闪蝶,它的翅膀上其实没有任何蓝色的色素,但是却能够散发出非常耀眼的蓝光。原因就是它的翅膀上有一层层薄薄的鳞片,可以折射并反射特定波长的蓝光。
那该采用哪种光学材料呢?奥德科克从人们平时喝水的塑料瓶中得到了启发。他说:每个人都知道塑料是一种聚合物,它天天都出现在你面前,但是没有人想过拿塑料制作光学薄膜。
奥德科克发明的这种多层光学薄膜,由数百层聚合物叠加而成,而且它的厚度还不到我们一根头发的宽度。每一层聚合物经过精心的设计,可以反射、折射或让特定波长的光通过。另外,这种多层光学薄膜还可以增强亮度,因为光线射入多层聚合物之后还会反弹。原本被认为不可能实现的发明,有了比发光材料更广阔的应用场景。比如,在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内部,有了这种“增亮膜”,可以大大节约保持屏幕亮度的电量。
最后,人们就很好奇,为什么奥德科克可以做出,这么多光学专家都极力反对的发明呢?如果我们回顾奥德科克的经历中就会发现,他是一个通才。他喜欢手工模型,是一名化学博士,曾在3M公司的激光实验室工作过。他拥有的专利从光学跨越到金属加工,又跨越到了牙科。这些经历让他拥有了一种外部视角,能够不局限于某个领域内的方法来看待问题,思维模式也因此更加宽广。
作者在这本书中就提到,心理学研究已经表明:一个人考量的内部细节越多,他做出的判断就越极端。当人们过早地发展专业化,一下子钻进去了,看待事情的思维模式就会越来越狭隘,看什么都像是我这个专业的。打个比方,这些不断细分的专业圈就像俄罗斯套娃,按照不同的专业方向,人们被划分为某个子专业或某个子专业的子专业,实际上这是非常不利于培养外部视角的。
而且,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真实的世界越来越复杂,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只会变得越来越高。论某些特定的专业技巧和方法,我们比不过人工智能,但是要论广泛融合各类知识并进行迁移的能力,那就说不定了。作者认为,某个领域的不确定性越高,拥有跨领域通才成员的重要性也越高。
我们过去常常听到的说法,比如赢在起跑线,尽早确定专业领域,或者刻意练习,实际上适用的都是一种“友好的学习环境”。而当我们身处真实世界中,这是一种 “不友好的学习环境”,没有清晰的竞赛规则,重复的模式时有时无,反馈可能常常滞后或者不准确,比如说在预测金融趋势,或者在怎么“看人”这些问题上,就很难依据某个领域特定的模式或技巧来解决问题了。
作者在这本书中提到了一项研究,专门关注专才发明家和通才发明家,哪一类人做出的贡献更大。结果显示,从二战结束开始的总体趋势是专才的重要性越来越强,世界的确是变得越来越专业化。但是专才发明家的贡献在1985年达到顶峰之后,就开始剧烈下跌。2007年才逐渐趋于稳定,但是最近又开始下降。
研究人员就分析,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越来越容易,社会对专注于单一领域的人才需求下降了,更倾向于同时涉猎几个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也就是通才。他们能够富有创造性地把各种知识应用于新的领域,实现突破。
因此,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坚持把一只脚踏出自己的世界外,比刻意练习更重要的是刻意尝试。
好,我们刚刚说完了,通才的优势是具备广泛融合各类知识并进行迁移的能力。不过,对应到具体的学习方式上,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接下来的这部分,我们就来说说,要想成为通才,得怎样学。
首先,我想请你和我上一节数学公开课。
这节课上,学生们要学习一个简单的代数表达式。老师在正式讲课之前,特意先开了一个玩笑,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然后,老师开始提问:美国费城老鹰队比赛场馆的热狗3美元一个,那么,N个热狗的总价是多少呢?我想请你们给一个变量表达式。
这个问题有点难住了学生。用字母代表一个待定数值,确实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解释起来也并不是很容易。老师给出答案是3N,有同学举手提问说:那么这个字母是哪个都行吗?老师说:是的,随便哪个字母都行。这个时候,就有同学一脸困惑说:如果这样,不是很混乱吗?讲台下一阵讨论。
紧接着进入当天课程的第二部分,求表达式的值。老师给同学们讲解:我刚才说的3美元热狗的例子,就叫变量表达式。然后她指着黑板上的表达式“7H”又问大家:如果你每小时可以赚7美元,每周工作2小时,那么你一周可以赚多少钱?这一次,好几个同学都答对了,14美元。随着练习次数越来越多,老师脸上出现了欣慰的表情,她发现,学生们正在逐渐领会这个新知识点。而对于学生来说,虽然他们没明白什么是变量,但是他们倒是发现,遇到不会的题,可以做加减乘除猜出来。
即便很多孩子第一次没答对,但老师始终保持着耐心:没关系,你们这是在思考。然后老师会给出多项选择,鼓励学生们找出正确答案。他们可以断断续续地猜出答案,巧妙地试探老师的反应。
这个课堂缩影来自美国的一所学校,代表了欧美大多数学校的教学方式。这个教学课程,老师对学生们的思考习惯的引导方式,存在一个问题。
作者发现,在很多学校的课堂上,老师始终是一种强调“使用过程”的提问,也就是讲完某个理论或公式后,立马开始做练习,让学生们尽快掌握怎么用,会答题。要知道,学完就有效,是老师和学生都期待的事。因此,在师生互动中,老师经常也会以给出线索的方式,启发学生找出正确答案。
但是,最关键的问题是,这种教学方式,降低了解决困难问题的难度。短期看来,学生们的考试成绩很高,但是长此以往,学生们的思考习惯更倾向于快速和简便的知识,而尽量回避深度思考。
导致的结果就是,一方面,快速学到的东西时间一长就忘光了。另一方面,知其然并不知其所以然,知识难以融会贯通,灵活性非常低。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学生们被问到a/5和a/8这两个数字哪个更大的时候,大多数人做出判断都依赖于运算法则,他们说曾经记得分母越大,这个值就越小。只有15%的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这个知识点背后的含义,他们的思考过程是概念化推理,如果你把一样东西分成5份,每一份肯定比分成8份后要大。
你看,能真正理解一个知识点的学生都不多。更不用说,还能够把学到的东西迁移到其他领域中,或者是采用深层类比思维,推理出陌生问题的解决思路了。
那如果想要成为通才,我们该掌握怎样的学习方式呢?
作者在这本书中,总结了一个观点,叫“学习,快与慢”。给整个学习过程设置一个合适的难度,虽然看起来慢,但却是为了将来的快,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知识的“灵活性”和“有效性”。灵活性有助于知识的类比迁移,而有效性才真正反映了我们对一个知识的理解程度。
好,我们先来说说,两个能够提高知识灵活性的方法:第一,建立联系。第二,交叉练习。
首先,“建立联系”很好理解,指的是对一个理论,我们不光得知道怎么用,还得有意识地去学习,它从哪来的?为什么能够被提出来?除了能用在这个领域,还能用在哪?通过这一个知识点,发散地去学,拓展内涵和外延,进行深度思考。
那这种方法这么费劲,学习过程又慢,效果到底怎么样呢?有学者在美国空军学院收集了十年内,一万多名学生的数据,得出了研究成果。
美国空军学院的课程以科学和工程为重点,学员们需要接受严格且高度结构化的训练。学校每年都会安排学生学习微积分的系列课程。为了检验教学成果,学生们会被随机分配到近100位不同教授的课堂里,学期末要给各位老师打分。
研究者们发现,在一些微积分初阶课程中,有些班级的学习成绩特别好,学生也给老师打了很高的分。但是在后续的中高阶微积分课程中,这批学生的成绩就比较一般了。反而是那些在初阶课程中,通过“建立联系”的提问方式来教学的班级,学生后续表现更好。但是可惜的是,这些班级的老师都被学生打了很低的分。
你看,这个研究的结果其实也是在提醒我们,一定要避免把眼下的表现当作学习本身,现在的成绩是具有一定欺骗性的。真正能够建立对知识的理解,能够举一反三,这个过程就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要不然怎么能把那些,显得厉害的人和真正厉害的人区分开。
第二个方法,是交叉练习,指的是如果你想要灵活地掌握知识,必须变换学习内容和情境。这种方法被证实可以提高归纳推理能力。当面对混合在一起的不同例子时,学生们可以学会抽象概括,把已经学到的知识应用于从未接触过的领域。
比如,你去参观博物馆,想要辨识出几位艺术名人。但是在此之前,你又从未见过他们的画作。那应该怎么做呢?
作者在书中提出,最好的方法就是交叉练习,混合记忆。你不要先连续看一堆毕加索的画作卡片,又连续看一堆塞尚的,最后再连续看一堆雷诺阿的。你应该把三种卡片混合在一起,打乱顺序地看。虽然这种练习,肯定是更费力,但是当你走进博物馆的时候,就能感受到这种学习方法的效果有多好。
再比如,有一项实验要求学生们完成一个钢琴挑战。在0.2秒内,用左手横跨15个琴键,每个人有190次练习机会。于是,有的学生就练习了190次,横跨15个琴键的手法。还有的学生则是交替练习横跨8键、12键、15键和22键。结果在最后测试中,那些做了交叉练习的学生,比只练习横跨15键这一动作的学生,完成时间更短,弹奏也更精确。这个方法练习篮球罚球也同样合适,有学者指出,如果你想要罚球更精确,其实更应该在离罚球线,前后各差一点的地方多多练习。
这种学习方式,往小了看,能帮助你灵活地掌握知识。往大了看,实际上不就是,通才所代表的跨领域学习吗?在广泛涉猎知识的过程中,反而会加深你对某些专业领域的理解。
好,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两种,有助于提高知识的有效性的方法。第一,先测试,后学习。第二,设置间隔期。
先测试,后学习,很好理解。指的就是在学某个知识的时候,不要一上来就学习具体内容,而是先进行一个测试。
研究人员发现,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尽管很多学生给出的答案是错误的,或者是对自己的错误答案特别有信心。但是当他们获得正确答案后,很明显会记得更牢,掌握知识的效果更好。多犯错可以创造更好的学习机会,因为人们费劲地在脑海中检索信息的过程,可以让大脑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这种努力是真实的,也是真正有效的。
第二个方法,设置间隔期。指的就是,给自己一个刻意不练习的等待期。你刚掌握一个知识点的时候,不要立马就进行练习,因为这个时候记得肯定最牢。你可以故意等上几天,等自己开始有点忘记这个内容了再去练习。测试难度虽然增大了,但是这种方式能够帮助你把短期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
2007年,美国教育部发表了一份报告。在一堆五花八门的学习方式中,他们想要明确,哪些学习方式是真正有科学依据的。结果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这几种:建立联系,测试和间隔。
因为只有通过这些费劲的方式,我们才能真正掌握,把知识应用到不同领域的思维模式。也就是我们今天一直在说的,通才的广泛思考和深层类比迁移能力。
好,今天的这本《成长的边界》我们先说到这。再强调一下,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万维钢老师在精英日课第三季里花了很大篇幅专门解读过这本书,强烈建议你去听一听。
这本书主要的内容就是给我们呈现一条通才的成长路径。如果你是个通才,有一手的经验,也欢迎你在留言区分享。最后,我还想和你分享,我在这本书的底封上看到的三句话,它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生先广度,后深度,才能突破自我设限的壁垒。事业先业余,后专业,才能积淀潜在的多面能力。思维先类比,后迁移,才能触类旁通,厚积薄发。
撰稿、转述:潘旭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