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就像一道美味佳肴,佐料添加是否合胃口,是最至关重要的
“少林足球加唱歌跳舞,你说有没有搞头?”
影视作品有许多种类型,就像菜的品种一样,而同一个品种的食材又多许多种做法。比如最常见的土豆丝,可以有酸辣的,可以有凉拌的,甚至还可以做成薯条。每个人有不同的喜好,对于同一种食材的许多种做法,有的喜欢,有的不喜欢,这就叫口味。
影视作品同样也是如此,有剧情片、悬疑片、生活片、喜剧片、犯罪片、枪战片、动作片、武侠片等等,而一部剧通常会包含这些类型里面好几个类型,也就是我今天这篇文章的主题:影视作品就像一道美味佳肴,佐料添加是否合胃口,是最至关重要的。本文由耳目影视编辑,文章首发于耳目影视旗下自媒体平台!
我们拿现在正在上映的《八佰》来举例,它的类型就是:剧情历史战争。三者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但是这种战争类型的片子永远不会归纳为枪战片,我们可以称之为定型,也就是说《八佰》《集结号》这些电影它的类型是固定的,如果加入悬疑片的成分在里面,那就会变成一部谍战片,就好比《伪装者》,因为战争永远是残酷的,所以很少会用喜剧片+战争片的组合,就算有也只是故事背景发生在某个战争年代,而突出喜剧片的成分,深深弱化了战争,甚至根本没有战争,而是往剧情片的方向发展了,这就是影视剧“美味佳肴”组合的常见模式,所以有一些类型强行组合到一起,就会显得非常违和,就好比一碗甜汤,你往里面添加大量的辣椒一样,怎么喝都觉得奇怪。
怎么添加佐料这就非常考验导演的能力了,创作这东西的确是非常主观的,我们熟悉的知名一些导演,他们也都是在某个领域类型毕竟成功,徐克是拍武侠片的,许鞍华是拍文艺片的,吴宇森是拍枪战片的,这些知名导演在后期也会转型,他们也会拍一些自己没有尝试过的类型电影,往往转型初期效果都比较失败,能够一转型就获得成功的少之又少。所以我们观看影视作品的时候,通常首先会注意导演是谁,就能从中大概了解这片是一种什么风格,特别是电影,上映之初都会打上自己的风格标签,说明是一部什么电影。而其中有一些电影呢,标签特别多,包含的种类繁多,宣称自己是爱情、悬疑、奇幻、动作、青春等等为一体的新类型电影,这种就得注意了,99%是烂片。
文艺片大导演王家卫一直以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一个另类,当时这部《东邪西毒》上映的时候,票房非常差,这部电影的类型是: 剧情 / 动作 / 爱情 / 武侠 / 古装,作为主演之一的梁家辉都曾经吐槽:“只知道自己的名字叫黄药师,但是也不是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里头的黄药师,而是住在沙漠里总是喝酒的一个人,并且这个人虽然名义上是一个剑侠,但他做的不是一个剑侠该做的事。”我估计当年他拍这部电影之前肯定这样问过刘镇伟:文艺片加武侠片,你说有没有搞头?,刘镇伟肯定心里没底,于是心想你那估计不太靠谱,喜剧片加武侠片,你说有没有搞头?
最后王家卫的《东邪西毒》票房惨淡收场,刘镇伟的《东成西就》票房大卖。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东邪西毒》口碑却越来越高,从当时人们口中的烂片,一步一步成为人们心目中王家卫最好的武侠片,各种解读,各种推崇备至,跟这部影片同样遭遇的还有刘镇伟和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也是随着时间的沉淀,最后评分定格在9.2分。
无论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还是用古龙的手法去拍金庸的武侠,这些通通都不能掩盖一个问题,那就是创作主观意识不能太超前,影视作品的佐料不能随便添加,因为不是人人都是王家卫,周星驰也永远只有一个。导演过于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拍一部影视作品,很容易票房口碑全崩,大导演或许还有点资本容许这么玩,新晋导演就不能这么干了,这样的行为完全等于是作死。所以市场需要什么,他们就会去迎合观众拍什么,开开心心把钱赚了才是重要的,什么奖项呀、口碑呀,这些都是虚名而已,就好像浮云一样,他们也不是不在乎,而是没有资本这么玩。
大家非常熟悉的导演杜琪峰,许多人说他是黑帮警匪片大佬。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他是用武侠片的手法在拍黑帮片,他是80年代开始当导演的,第一部执导电影就是武侠片,后面又执导了83版《射雕英雄传》,之后也还是古装武侠片居多,1996年与韦家辉、游乃海等人合组了银河映像电影公司,之后才确定了其黑帮警匪片的风格。
1993年的《东方三侠》两部曲,不就是现代版的武侠片吗?第二部名字直接叫《现代豪侠传》,把里面的女飞侠梅艳芳,赏金猎人张曼玉,女杀手杨紫琼放回古代,刘松仁的警局换成朝廷,一点不违和,甚至可以无缝连接。
包括银河映像时期的《枪火》《真心英雄》,主要是讲兄弟情义,换成古装武侠片也是一样可以的,哪怕是大家评价最高的《龙城岁月》《以和为贵》,把里面的龙头棍换成武林盟主令牌,各大社团换成武侠片中的各大门派,古天乐是华山派,林家栋是衡山派,郑浩南的“加钱哥”换成武侠片中收人钱财替人消灾的杀手,任达华是岳不群,梁家辉是左冷禅,不就是跟《笑傲江湖》一样,反映了武林各派争霸夺权的历程吗?
当然这就是大导演的本事,可以把两种风格类型电影合理的融合到一起,同时根据时代的不同,再来加入自己的主观创作,才形成了银河映像的别具一格特色。银河映像出品几乎就等于精品二字,观众也愿意为之去买单,这也是靠杜琪峰整个银河映像团队的不懈努力,才达到今天成就的。
当然对于新晋知名导演,或者一些根本不认识的导演,观众就没有这么包容了,你开创一个新类型的东西出来,就跟那《东邪西毒》一样,肯定是赞美与批评同时共存的,并且肯定是批评的声音会更加多,因为你这一套东西大众根本无法理解,普通观众有一套习惯的观影模式,这种模式也是通过观看许多同类型影视剧而慢慢形成的。《隐秘的角落》火爆出圈,其实我觉得挺讽刺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剧开播第一天,第一集播出的时候,很多弹幕是这样的:
“节奏太慢了,太拖沓了,没有《白夜追凶》好看!”
“这是什么东西?最不喜欢看小孩子演戏了,怎么讲的全部是学校的事情?”
“这哪里算悬疑剧呀,蒙人的吧,一点推理过程都没有。”
对呀,这是什么呀?悬疑片不是《白夜追凶》《无证之罪》《唐人街探案》《法医秦明》那样的吗?然而最后《隐秘的角落》火了,再看看大家是怎么评价的?一句话:年度最佳悬疑网剧!
这就充分说明了大家的观影习惯和固定的思维模式,突然来这么一部娓娓道来慢慢讲故事的悬疑片,就不习惯了,觉得太拖沓,一点不悬疑,凶手不就是张东升吗?还看啥?还有什么好值得推理的?再到之后的各种剧情解读,到底最后谁死没死?朱朝阳到底有没有推小女孩下楼?却成了最大的悬疑了,如果这部剧把秦昊换成一个不怎么知名的演员,能不能火还真的是个未知数。当然并不是说秦昊给这部剧带来了流量,而是说他的出色表演为这部剧增色不少,所以那两句台词,“你看我还有机会吗?”“一起去爬山吗?”,因为他而火了,甚至一度有人说人,除了秦昊,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演绎张东升这个角色演得更好了,这也对他在这部剧中的表演一种肯定。
结果因为这部剧太火了,于是相关部门加大了剩下剧集的审查力度,终于两个月之后,迎来了第三部作品《非常目击》。这次又是一个新花样,文艺片的外衣,悬疑片的内在,大量王家卫式的沉闷对白,大家又接受不了了,最多的评价就是故弄玄虚,刻意地矫揉造作。
可我是一个典型的“吃货”,我不怕尝试新的食物,于是我坚持吃下去了。结果我发现,大量的文艺台词,并非刻意地矫揉造作,也不是故弄玄虚,相反的而是一环扣一环,前后都是因果关系。除了文艺片风格,还加入了杜琪峰银河映像的宿命感,这道新式美味佳肴原来挺好吃的。
随后迷雾剧场的几部剧集,鹿晗和王千源那个《在劫难逃》是轻科幻+悬疑,冯绍峰和文琪那个《致命愿望》是奇幻+悬疑,又都是新搭配的食材,只有廖凡和白宇那部《沉默的真相》是传统典型的悬疑片模式,按照观众的口味,唯一可能吃起来比较香的也是这部《沉默的真相》了。《在劫难逃》到时候大家肯定会说,这不抄袭《盗梦空间》吗?而《致命愿望》和《非常目击》导演是同一个人,这个就更加悬了。
所以说呀,这些影视导演如何去添加属于自己的东西,真的是个大难题,特别是这种新导演,赌赢了就是一战成名,输了大家也会记住他的名字,从今往后看见他的作品都不会去看了,这种打击是非常致命的。
如何在取悦观众的同时,又能有自己对于艺术的追求体现在里面,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离知名大导演的头衔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