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要复制的世界

上卷 第三十一回 第五节:

【原文】
至次日午间,王夫人,薛宝钗,林黛玉众姊妹正在贾母房内坐着,就有人回:“史大姑娘来了。”一时果见史湘云带领众多丫鬟媳妇走进院来.宝钗,黛玉等忙迎至阶下相见青年姊妹间经月不见,一旦相逢,其亲密自不必细说.一时进入房中,请安问好,都见过了.
贾母因说:“天热,把外头的衣服脱脱罢。”史湘云忙起身宽衣.王夫人因笑道:也没见穿上这些作什么?姨娘不知道,他穿衣裳还更爱穿别人的衣裳.可记得旧年三四月里,他在这里住着,把宝兄弟的袍子穿上,靴子也穿上,额子也勒上,猛一瞧倒象是宝兄弟,就是多两个坠子.他站在那椅子后边,哄的老太太只是叫`宝玉,你过来,仔细那上头挂的灯穗子招下灰来,迷了眼’.他只是笑,也不过去.后来大家撑不住笑了,老太太才笑了,说`倒扮上男人好看了'。”
林黛玉道:“这算什么.惟有前年正月里接了他来,住了没两日就下起雪来,老太太和舅母那日想是才拜了影回来,老太太的一个新新的大红猩猩毡斗篷放在那里,谁知眼错不见他就披了,又大又长,他就拿了个汗巾子拦腰系上,和丫头们在后院子扑雪人儿去,一跤栽到沟跟前,弄了一身泥水。”说着,大家想着前情,都笑了.
宝钗笑向那周奶妈道:“周妈,你们姑娘还是那么淘气不淘气了?"周奶娘也笑了.迎春笑道:“淘气也罢了,我就嫌他爱说话.也没见睡在那里还是咭咭呱呱,笑一阵,说一阵,也不知那里来的那些话。”
王夫人道:“只怕如今好了.前日有人家来相看,眼见有婆婆家了,还是那们着。”
贾母因问:“今儿还是住着,还是家去呢?"周奶娘笑道:“老太太没有看见衣服都带了来,可不住两天?"
史湘云问道:“宝玉哥哥不在家么?"宝钗笑道:“他再不想着别人,只想宝兄弟,两个人好憨的.这可见还没改了淘气."
贾母道:“如今你们大了别提小名儿了。”
刚只说着,只见宝玉来了,笑道:“云妹妹来了.怎么前儿打发人接你去,怎么不来?”
王夫人道:“这里老太太才说这一个,他又来提名道姓的了。”
【端木持易见解】
初读这节的文字,觉得苍白,平淡无奇。但习惯和规律告诉我,越是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地方,往往有无限的惊喜,或者是爆天炸雷。所以,读了一遍又一遍,品了又品,嚼了又嚼,终于让我找到了其中的奥妙,嗨,这种过程,可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啊!
孔子年老读《易经》,以为玩味无穷,好像才识人生一样。如今读《红楼梦》,玩味其中,竟与孔先生是心有灵犀,千古相通了。
闲话不多说,转入楼内,且说此节,湘云来到了荣国府。人们回忆起她的成长往事来。
湘云有个特点,“更爱穿别人的衣裳”,宝玉的衣服,贾母的衣服,她都穿过。穿宝玉的衣服扮男生,穿贾母衣服扮大人。目的是什么呢?实际上是模仿。为什么要模仿呢?模仿宝玉,自然是希望像宝玉一样受尊重受宠爱;模仿贾母,自然是希望像贾母那样有权势有地位。
史湘云的成长很天然的,受到荣国府里的各种人物之间的地位关系的影响。所有社会中的孩子们,不都受到既存社会关系的影响吗?他们不都是从模仿中成长和适应这种社会体系吗?
先人立了规矩,不仅约束他们那个时代的人,还创造出未来的人,约束着未来的人。后来的人都是这种规矩的模仿者和适应者,这就是“死人控制着活人”。
特别是在封建社会,再生产的简单重复,决定了他们的社会关系只需要稳定复制即可。所以,同样的规矩,同样的社会制度,能几千年保持不变。那种规矩和制度的影响力,就可想而知了。
过去为什么把祭祖和祭天列为同样重要的大事呢?就是因为,祖宗立下的基业和规矩,指望它稳定传承,千秋万代呢。
老太太和舅母“拜了影”,这个“拜影”就是祭祖。“影”就是祖宗的画像。
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我们都是祖宗的复制品,不仅生命是复制祖宗的,连社会制度,规矩,都是复制祖宗的。谁要是改变祖宗的家法国法,那是大不敬之罪,是死罪呢。所以,这就叫“死人影响着活人”。
可是,孩子们终究要长大,他们要穿自己的衣服,要说自己的话,要有自己的称呼,要有他们自己的生活,对不对?
如果一成不变的严守过去的礼仪制度,语言思想,服装打扮,人类又如何从猩猩变成人的呢?人类又和雪人(死人)有什么不同呢?那我们不就依然只是披着斗篷的大一号的红猩猩吗?说难听点,不就是披着人皮的猩猩吗?
所以,社会要求进步,社会必然会进步,从奴隶社会进步到封建社会;又要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将来还要进步到社会主义社会,乃至于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制度初创的时候,的确是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这就像衣服,初始做的时候,它是合身的,是有利于人的生存的。但人要成长,越来越长大了,这个衣服就越来越不合身了。还要让人穿原来的衣服,这就变成了束缚,变成了压制人的成长和发展,这就到了必须改变衣服的时候了。社会制度和关系就是这个衣服。
我们总是活人,总是要成长的人,总是要发展的人,特别是人作为一个类的存在,即就人类而言,它就更加要求不断成长和发展的。这决定了任何局部的停滞不前的民族和国家,都必将在人类发展的大势面前,被抛弃被消灭。
封建社会如此,资本主义社会如此,社会主义亦如此,即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类还是要进步的,那也不是人类的终点。人类不灭亡,就会一直要求成长和发展的。人类的终点在哪里?我还不晓得(或许是成为宇宙的主人吧!)但我知道,人类至少应该超越死人的束缚,更要超越活人的束缚,最后超越一切物质的束缚,从而真正到达物质丰富,人人平等的自由世界。过去立的规矩不符合现在活着的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要废除;现在不平等的压迫剥削制度的私人占有制度要消除;一切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的要素要废除。
做人也是这样,不要看着自己的影像,留恋过去;更不要照自己的影像,去影响复制到孩子身上。
要面向未来,面向宇宙,面向生命,面向自由!
【端木持易补注】:
资本主义社会的再生产,不再是封建社会那种简单复制的再生产,而是不断扩大的再生产,所以它就必须不断的要求改变既存的社会关系,从而适应不断扩大的生产力。
所以,封建社会那种稳定的复制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方式,必然要在资本的要求下,彻底瓦解了。
资本主义社会又如何呢?他们要求不断进行扩大的再生产,而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是资本不能有沉积,需要不断将新创造的剩余价值投入到扩大的再生产之中。但这就和资本的目的发生冲突了。资本从事生产的全部目的,不过是剥夺和占有这种剩余价值。他们从事扩大的再生产的目的,只是是为了剥夺和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他们剥夺和占有越多,资本沉积和停滞的就越多,扩大的再生产的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与他们将剩余价值剥夺和私人占有的欲望,就这样不可避免的冲突了。不断扩大的再生产要求社会关系也要不断变革,但资本阶级并不打算变革这种社会关系,他们要求不断复制这种扩大再生产的生产模式,但并不打断改变他们剥夺和私人占有的这种社会关系。这就注定他们发生灭亡的危机,一次比一次严重,直到被无产者推翻。
封建社会是死人复制活人;资本主义社会是活人通过“死劳动控制活劳动”。所以,现代的人们要既反对死人,还要反对活人。这一点不好理解,推荐一篇文章《<资本论>对资本主义“怪现状”的批判性考察》。就更容易理解资本主义社会了。该文见本期同步发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