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显示出其背后的一股延绵不断的力量
从文艺复兴开始,科学昌明,人类生存发展的主要工具由宗教转向科学,科技是科学的落地,科技开始全面主宰人类生活的全部。
一切科技发展都以需求为导向,而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生存发展和好奇心。
我们发现在科技发展过程中,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的线索是科技发展的影响面由弱到强,覆盖面由小到达,暗的线索是科技发展的结构、机制和趋势。不论明暗线索,都一直没有离开其背后的一股力量,这就是延绵不断的人类文化。
文化是人类所有认知的总和。
相对于地球上的其他动物只能依靠本能去生存,人类多了文化这个第二条基因,以此为载体,使得人类有条件积累和传承人类的集体认知。具备两条基因的人类比只有一条基因的动物,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以文字、艺术、建筑为载体传承文化,即使后人也可以通过这些载体与古人共同思考,同时这些载体形成一个共同的平台,不同民族的人可以通过共同的平台合作,变一人思考为集体思考。
文化这个第二条基因有着明显的优势,大协作细分工体现了文化的固有特质,为人类快速提高认知创造了条件。
动物将学习沉淀为基因可能需要数百万年时间,而人类通过文化平台,进行多人合作,集体思考,就可以在几十年或者几百年内实现突破,并将这些成果积累、保存、传承下来,使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成为可能。从这一点上来看,一段没有中断的文明是多么可贵。
文化对科技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一切文化都无法离开人类自身,科技被打上了人类自身的烙印。可以说一切科技也都是对人类自身的模仿,从结构和机制上外化着人类自身。这是科技发展快速见效的基础,同时也在限制着科技发展。
分散与集中,决策与执行。
比如执行层面的汽车,发动机是心脏,底盘是躯干,车轮是四肢,驾驶员是大脑,油箱是胃,汽油是粮食,车灯是眼睛;再比如电脑的CPU是心脏,主板是躯干,硬盘是大脑,显示器是脸,摄像头是眼睛,音箱是嘴巴,电就是粮食,操作系统和软件就是思维。这些设备从结构和机制上都在模仿着人类和动物。
更高一层的执行层面将这些单元构成网络,在更高层面的规则下运行,比如交通规则、计算机网络协议。
而各个执行层面都分型于决策层面,将决策层面的规则分解后融入执行单元。这同样体现了分散集中的规律,这一机制来自于人类自身,人类在“创造”外部世界实体的时候,在有意无意地外化着自身。
由简入繁,由实向虚,交替轮循。
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人类借助机器的力量大幅度提高了生产力;第二次工业革命,沿着同样的线索,人类利用电气化改造机械设备,进一步大幅提升了人类的生存发展能力。大规模的开垦、开矿、采油,人类在索取能源,大规模的修桥铺路建楼房,人类在改变生存环境,机械设备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人类生活也变得越来越方便,同时也越来越复杂。从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科技发展逐步由实向虚。在以实物为主的结构中,信息交流和控制开始变得更为重要,虚的比重在不断增加。有人统计,如果去掉现代化机械设备的信息控制系统,其生产效率将降低96%。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信息开始起到了主导作用。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人工智能的应用为标志,科技开始进入全面务虚的阶段。
从明的线索来看,科技正在由简入繁,从虚的线索来看,科技正在由实向虚。
科技在全面模仿人类自身,实际上也符合自然结构,没有跳出自然本身,仍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一切发展仍然符合自然运行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类正在借助科技发展将简单变得复杂,也终将回归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