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经历了几次变道和转向后,离初心越来越远

初心,从校园开始。

共享资源是共享单车的初心。2015年,ofo从校园开始创业。成熟可用的传感器、智能装置、微信平台、地图平台、支付平台为共享单车提供了最初的技术支撑。回过头来看,共享单车的技术含量不高,最重要的还是模式创新。

第一次变道,走出校园。

这一模式满足了大学校园里师生们对于自行车随用随停的需求,迅速风靡其他高校,并走出校园。

走出校园完成了共享单车的第一次变道。

此时,阶段性的信息技术呼唤着相应的应用,也为共享单车提供了成熟的应用环境。同时,永远处于饥渴状态的资本灵敏地嗅到了钱的味道,这一模式被迅速复制,以至于共享单车被包装为新一代四大发明之一。

一项技术含量不高的创新,进入者为了占领市场,在初期政策性门槛几乎为0的情况下,只能依靠大量铺货这一最简单最粗暴的方式进行竞争。共享单车铺天盖地地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短时间内救活了一批自行车厂,但有了更方便的共享单车,本来想买自行车的人不买了,在一个更长的时间周期内,自行车的整体需求并没有增加。

第一次转向,共享单车变为一款金融产品。

当用户还在比较哪家车多,费用低,押金少的时候,在部分些资本眼里,共享单车已经变成一款有潜力的金融产品。每一辆共享单车吸收300元押金,可为10人左右提供服务,这样算下来,一辆共享单车就是一个微型银行,可以吸引3000元资金,再将这些资金转而他用,前景不可限量。可以说,相当一部分资本的动机就在于此。

中国的部分资本总能找到机会,将一切有形的项目变成虚拟的金融产品,这一技能在房地产里领域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就在大街上摆满了各种不同品牌的共享单车的时候,背后的资本已经悄悄地完成了第一次转向,将一个实体项目转变为一款金融产品。

互联网从来不缺资本,缺的是创意。再多的资金都不是事,只要有个好概念,就能吸引部分赌徒一样的资本。当资本找到了一条更为快速的盈利通道,共享单车就变成一个普通的媒介,去实现绑定押金的目的。不过这一阶段很快就结束了。

第一次淘汰,剩者为王。

共享单车的技术含量低,谁有雄厚的资本,谁就有胜出的机会。就像小时候玩大压小的扑克牌,最后势必走向恶性竞争。这个阶段,消费者眼里的共享单车没变,只是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而共享单车对城市公共资源的占用,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但面对一个新事物,监管明显滞后。

与此同时,关于押金的价格战开始了。2017年3月16日,ofo开始免押金,2017年3月29日,摩拜单车入驻“微信钱包”,此时摩拜单车占市场72.5%的份额。

面对竞争压力,那些资本不充沛的企业率先倒下。2017年6月悟空单车、3Vbike单车停运,8月町町单车倒闭,2018年2月GoBeeBike关闭了法国城市所有运营的业务。最为严重的是,一些共享单车押金不退,干脆跑路。这明显就是金融产品的套路。

监管层开始行动,2017年8月3日,交通运输部等10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2017年11月6日,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发布团体标准《基于物联网的共享自行车应用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2017年11月17日,新华网登文总结:1、共享单车押金难退还,用户到底该咋办;2、押金存放在哪?为什么退不回来?3、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提起诉讼;4、法规市场双调节,用户将获更多保障。从提出这些问题中,我们就能够看到,监管明显滞后。本该前置的问题,等到问题出来了才想起亡羊补牢。

2017年12月1日,中消协召开“共享单车问题座谈会”。会中介绍,截至11月30日,关于酷骑单车全国的消费者已投诉的数量超过了21万起,通州区消协投诉量是1.1万起,解决了3125起。

经过几轮拉锯战,不出所料,最终剩下的品牌背后,就是目前几个互联网巨头。这一过程中,消费者始终如一地用脚投票,而资本经过了几次换道和转向,已经改变了设置共享单车的初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