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哪吒
改编自民间传说哪吒故事的《魔童降世》,口碑爆棚。
激活了国产动画片市场的同时,
也让更多的人开始反思哪吒故事的隐喻。
1、哪吒的故事,写不进《二十四孝图》
中国古代历代王朝的统治者,均标榜以“孝”治天下。
哪吒故事最为壮烈之举在于,剔骨还父、割肉还母。
从孔孟开始所讲的,“身体肤发,受之父母”,
在哪吒的故事传说中,这种孝义文化直接崩溃。
但哪吒故事,却为“三教所容”:
他是佛教中的八部天龙,
他是道教中的莲花童子,
也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可爱神通。
他还是城市的庇护神,如澳门,以莲花童子为城市保护神。
他还是城市的构建者,如北京,九门北京城,就是哪吒的“三头六臂”。
尽管他可爱、他勇敢,
却永远写不进《二十四孝图》。
2、哪吒的故事,折射出中国孝道的窘境。
——你的价值,谁是最终的评价者。
——父母。
这是中国大部分家庭的价值体系基础。
我在考研辅导的过程中,见过许多“哪吒”:
无论他如何努力,总得不到父母的认同。
家庭关系的紧张,是许多“不幸福”现象的根源。
哪吒能敌千军万马,却敌不过所谓的“爱的力量”。
父母子女之爱,是天然的情感、亲情的伦理,
在中国,却成为伦理纲常的“大道”。
我想起了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的“吃人”。
哪吒拒绝了“孝道”的吞食,以生命的代价、争取个体生命的自由。
“折荷菱为骨,藕为肉,丝为筋,叶为衣而生之”。
暗喻了一个亲情困境中的少年,期待新生!
3、哪吒的故事,带给父母的启示。
已为人父母多年。
某次参加家长会,我自己谈到:
第一次做父母,没有经验。
如果孩子有做的不好的地方,还请多批评我。
这世界,没有任何一个逻辑是“无须证明”的。
包括所谓的“孝道”。
在我心中,怎样的父母之爱,是真正的爱?
那就是,父母要敢于自问:
如果自己不是他的父母,他是否还爱自己?
哪吒的叛逆,将自己陷入“濒临绝境”的假设——以生死为代价。
父母是否有勇气、剥离自己的伦理身份、换取平等新生——与孩子平等交流。
故事中的哪吒,破了生死局、有无限神通,
也是中国神话故事中,与“不在五行中”的孙悟空拥有相等法力的神仙。
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没有父母。
我读到了中国孩子,对自由的极度渴望。
日常励志
从学渣到学霸,
仅差一个暑假。
做好暑期计划,
完成每日任务。
期待,
暑假过后,
你驾七彩祥云从天际王者归来。
“
我们坚信“逻辑改变生活,理性铸造梦想”的初心;
我们秉持“公益知识传播,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