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古树名木:庞家村两棵300年国槐
翻开2007版《潍坊古树名木》一书发现,最近探访的几棵古树并没有收录其中,有各方面原因,或者这些树身处农村,比较偏僻,不宜发现,或者有新版本的《潍坊古树名木》,已经收录其中,而我却不知道,这都是有可能的。

比如前面说的潍城区官家村的那棵500年国槐,或者本文要说的这两棵庞家村300年国槐,并没有在书上发现它们的古树名木编号,它们不仅高大茂盛,而且长势喜人,值得欣慰的一件事。记得在平寿村探访古井民居时,问某村民潘家村明代古槐时,答复已经死了,并建议去西边的庞家村看看那两棵国槐。

庞家村距离平寿村并不远,在村口大路南侧立着两棵大树,一左一右,相映成趣,看到它们,我立时想起了去年看到的寒亭北张氏那两棵松柏,它们年数近千年,可惜已经死去,令人扼腕叹息。眼前这两棵国槐,树干铭牌显示300年,它们立在向南一条路的两侧,像是两位忠实的卫士,默默地守护着这个村庄。

推算时间,应该大约清代康熙年间种植,虽然同一时间,长势却是不同,在东侧的这棵国槐,粗壮明显不如西侧那棵,而且靠近房屋的一侧树干已经枯萎,有村民说遭遇雷击,部分树皮脱落,裸露出干枯的树身,幸好另一侧依然茂盛,绿叶攀枝,枝条伸向天空,有些与西侧的另一棵国槐也能搭在一起。

同样的生长坏境,同一时期种植,今天看来,却是不一样的处境,确实比较有意思,虽然它们身处农村,保护还是不错的。只要给足阳光,然后别缺了水,这树就向着令人欣慰的方向慢慢生长着,期盼它们永远这么茂盛下去。

几百年的历史,变化多么大。在平寿村和庞家村,寻找古井和古民居未果,意外看到了几百年的古树,不论多么精美的石雕,历经年代风雨洗刷,一重锤下去,可能就裂成一半,如果保护好了,对于下一代的历史文化传承,也是极好的一种方式。石碑也好,古井也罢,都是代表那个久远年代的符号,值得我们去找寻,去探访,幸好我们还有这些古树陪伴着,虽然它们不能言语,也见证了这几百年的历史变迁,和这个新时代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

原创图文,未经许可,禁止抄袭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