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与南阳——大堂行医

大 堂 行 医
成语释义(dà táng xíng yī)
中医大夫在中药店中为患者诊脉看病。
典籍记载:
《南阳地区志·张仲景传》:张仲景,东汉南阳郡人,工于治疗,尤精经方。被尊为“医圣”。
英文翻译:
practise medicine at a pharmacy.
源远流长:
张仲景,名机,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邓州市)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南阳“五圣”之一。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天下大乱,疫病流行,很多人死于非命,真是“生灵涂炭,横尸遍野”,惨不忍睹。包括张仲景的家族也是人数骤减。由于家里没人了,自己家又是当时的世家大族,在家人的逼迫下,张仲景承袭家门,在灵帝时,被州郡举为孝廉,进入官场。建安中,官至长沙太守。
张仲景曾在长沙任太守,虽身在官场,但心系百姓,希望靠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但在封建年代,碍于官场礼俗,政府官员是不能随便进出民宅接近百姓的。但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人们看病。于是张仲景就想了一个办法,决定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天,停止处理公务,设案于大堂上,专门让有病的百姓走进衙门,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地仔细为群众诊病。这就是最早的“坐堂医”的由来。
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用来纪念张仲景。
成长心语:
试想,长沙官署,衙门深深,雕梁画栋,一对石狮子照例龇牙咧嘴地蹲立在大门两旁,衙门内的甬道上站立着两排手执“肃静”、“回避”牌子的衙役兵勇。鼓乐齐奏,三呼升堂。而新任太守却随和地摆摆手,令军棍衙役们退下,一任百姓随意拥入,有冤伸冤,有病治病。 百姓雀跃,非常拥护这么一个亲和仁慈的父母官。
张仲景的举动在当时可谓惊天动地,这需要怎样的胆略和气魄!如果没有强烈的爱民、为民、救民之心,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