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我们都已上场,但拿点什么走呢?​

上卷 第二十回 第四节:

【原文】

宝钗忙劝他:“好兄弟,快别说这话,人家笑话你。”又骂莺儿.正值宝玉走来,见了这般形况,问是怎么了.贾环不敢则声.宝钗素知他家规矩,凡作兄弟的,都怕哥哥.却不知那宝玉是不要人怕他的.他想着:“兄弟们一并都有父母教训,何必我多事,反生疏了.况且我是正出,他是庶出,饶这样还有人背后谈论,还禁得辖治他了."更有个呆意思存在心里.——你道是何呆意?因他自幼姊妹丛中长大,亲姊妹有元春,探春,伯叔的有迎春,惜春,亲戚中又有史湘云,林黛玉,薛宝钗等诸人.他便料定,原来天生人为万物之灵,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因有这个呆念在心,把一切男子都看成混沌浊物,可有可无.只是父亲叔伯兄弟中.因孔子是亘古第一人说下的.不可忤慢,只得要听他这句话.所以,弟兄之间不过尽其大概的情理就罢了,并不想自己是丈夫,须要为子弟之表率.是以贾环等都不怕他,却怕贾母,才让他三分.如今宝钗恐怕宝玉教训他,倒没意思,便连忙替贾环掩饰.宝玉道:“大正月里哭什么?这里不好,你别处顽去.你天天念书,倒念糊涂了.比如这件东西不好,横竖那一件好,就弃了这件取那个.难道你守着这个东西哭一会子就好了不成?你原是来取乐顽的,既不能取乐,就往别处去寻乐顽去.哭一会子,难道算取乐顽了不成?倒招自己烦恼,不如快去为是。”贾环听了,只得回来.

【端木持易见解】

有些人喜欢在别人面前诉苦,家里大小事,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都抖落出来,也不管那听话的人和自己什么关系,也不管人家爱听不爱听,甚至不考虑人家会不会笑话她,反正就是喜欢吐槽。这都是不成熟的表现。成熟的人,向来不会跟别人诉苦,即便是最亲密的人,他也懂得收敛自己的情感,尽量弱化自己的痛苦,以免让这痛苦伤害听话的人。而且人情世故往往是“世人都喜听好话,无人愿闻糟心事”。

你要说,你去跟观世音说,跟菩萨说,跟佛祖说,跟上帝说,反正他们无所谓,不会嘲笑你,也不会反驳你,更不会批评你,他们会不会同情你,可怜你,帮助你,大约只有老天爷知道了。

我说这些,不是说不让大家诉苦,而是要看看跟谁说,这很重要。只有真心爱你的人,跟你同呼吸共命运的人,才会感受你的苦,解放你的苦,拯救你的苦。否则,你的苦只能是你的苦,人家心里,大约只会想“关我屁事”?你要是和这种人去说,岂不是自取其辱?

你看宝钗劝贾环说“好兄弟,快别说这话,人家笑话你”。大约宝钗这话才是真心话,是真正把贾环当个人看的。可惜,贾环在丫鬟面前的哭诉,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丫鬟们才不会同情他呢,他不过是一个二流子而已。

以上是今天说的第一个道理。

第二个,孔夫子的三纲五常,仁义孝悌之道,在封建社会里,家里的规矩,自然是“凡作兄弟的,都怕哥哥”。但宝玉是反封建的,所以“宝玉是不要人怕他的”。实际上,那时候,觉醒起来的也不止宝玉一人,人们已经慢慢觉醒起来,否则,怎么“还有人背后谈论”?可见,人们心里是反对嫡庶之分的。只是“孔子是亘古第一人说下的.不可忤慢,只得要听他这句话”。“忤慢”,即忤逆怠慢。孔子说的,朝廷立下的规矩,人们表面上不敢反抗,不敢怠慢;但实际上呢?觉醒的人们,不过是“尽其大概”,做做样子罢了。

我们现在有不少人,“天天念书,倒念糊涂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还有不少人,还真信孔老二的这一套,还想回到过去,复兴什么传统文化,让孔老二那些“渣滓浊沫”复活过来,真是乌龟王八,尽做缩回去的事情。这些臭男人,特别没趣,装古典,实际上不过是“混沌浊物”罢了。文化如果不能让人自由、快乐,新生、逐步走向真善美,又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任何东西,如果装的高大上,装的特别有文化,让你觉得害怕,最好离他远一点儿。

这是今天说的第二个道理。

第三个,人生究竟是来取乐的还是来取烦恼的?这是个人生的大问题。

宝玉讲的这段话,其实潜在的有一个典故,那就是“求仁得仁”。话说春秋的时候,卫国太子卫蒯(kuǎi)聩(kuì)因违抗卫灵公之命出逃国外,后来他的儿子卫辄(zhé)继位,拒不接纳父亲卫蒯聩回国。就这个事情,孔子的弟子之一冉有问另一个弟子叫端木赐的(即子贡),“我们老师(孔子)会不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卫辙)?”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你看子贡没有直接问孔子对卫国国君的态度,而是问他关于伯夷叔齐的态度。伯夷是商纣王末期孤竹国第八任君主亚微的长子,叔齐是伯夷的三弟。孤竹君欲以三子叔齐为继承人,他死后,三弟叔齐让位于大哥伯夷。但大哥伯夷以父命为尊,遂逃之。而叔齐亦不肯立,亦逃之。这二人一起跑了,孤竹国就立了还剩下的老二为国君。伯夷、叔齐后来在岐山相遇,两人听说周文王善养老人,于是双双前去投奔。不久文王去世,武王继位。两人走到孟津,正遇上武王伐纣。兄弟二人不畏强暴,上前拉住武王马缰说:“你父亲死了不在家守孝,还大动干戈,这能称得上孝道吗?你作为商朝的臣民,前去弑杀自己的君主,这能算得上仁义吗?”周武王身边的随从人员要杀掉他们。太公吕尚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武王伐商功成,伯夷叔齐隐居求志,不与武周为伍,谢绝周武王的封赏和高官厚禄。至此,伯夷、叔齐齐兄弟”采薇而食“,直至饿死首阳山。

孔子对伯夷叔齐大加赞赏,子贡就知道了,孔子绝不会支持卫国的卫辄,因为卫辄连他爹都不尊重了,这是不仁不义啊!

“求仁得仁”说的就是伯夷叔齐的故事。

可宝玉却说“你原是来取乐顽的,既不能取乐,就往别处去寻乐顽去”,他不取仁,他要取乐。这里不欢乐就到那里欢乐,这个东西不能令你快乐,扔了,取另一个。嗨,宝玉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的享乐主义了。虽然我们反对享乐主义,但至少比封建时代的“求仁”思想进步了很多。

伯夷叔齐真的是仁义吗?假的。二人为什么不敢继位?真的是谦虚吗?那不过是后人编排的故事罢了。大概率是老二妈妈家势力雄厚,老三如果继位,老大一派的人极力反对,所以老三主动放弃了;老大想继位,结果老三和老二的人极力反对,老大没办法,也主动放弃了。老大老三都被逼走了,老二顺利上位。这大约才是真相。当然,这是推测。反正,历史翻遍了,未见到真正的“仁义”。倒是卫辄这样的,比比皆是。书面上写满仁义道德,背后全是“人吃人”,全是利益计较,权位争夺,这就是历史的风月宝鉴,风月者,即历史也!

诸位万万不可拿孔老二那一套来看历史,看现实,看未来,否则,你什么人情世故都看不明白。而一旦树立起“人类社会以利益争夺为核心”的观念,人类历史也就再也蒙骗不了你了。要是再浓缩一下,方便你记忆,“人类社会以利益争夺为核心”可以概括为四个字:

“阶(争)级(名)斗(夺)争(利)”。

这是我今天讲的第三个道理。

如果照此真理推论,诸位说说看,你们到这个世界上,究竟是来取什么呢?

仁、义、礼、智、信?

还是名、色、财、气?

还是烦恼?

还是快乐?

还是一无所求,我将无我,只为人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