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耀如白昼,光霞万丈!

上卷 第三十二回 第三节:

【原文】

这里宝玉忙忙的穿了衣裳出来,忽见林黛玉在前面慢慢的走着,似有拭泪之状,便忙赶上来,笑道:“妹妹往那里去?怎么又哭了?又是谁得罪了你?"

林黛玉回头见是宝玉,便勉强笑道:“好好的,我何曾哭了。”

宝玉笑道:“你瞧瞧,眼睛上的泪珠儿未干,还撒谎呢."

一面说,一面禁不住抬起手来替他拭泪.林黛玉忙向后退了几步,说道:“你又要死了!作什么这么动手动脚的!"

宝玉笑道:“说话忘了情,不觉的动了手,也就顾不的死活."

林黛玉道:“你死了倒不值什么,只是丢下了什么金,又是什么麒麟,可怎么样呢?"

一句话又把宝玉说急了,赶上来问道:“你还说这话,到底是咒我还是气我呢?"

林黛玉见问,方想起前日的事来,遂自悔自己又说造次了,忙笑道:“你别着急,我原说错了.这有什么的,筋都暴起来,急的一脸汗。”

一面说,一面禁不住近前伸手替他拭面上的汗

宝玉瞅了半天,方说道"你放心"三个字.林黛玉听了,怔了半天,方说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不明白这话.你倒说说怎么放心不放心?"

宝玉叹了一口气,问道:“你果不明白这话?难道我素日在你身上的心都用错了?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着,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

林黛玉道:“果然我不明白放心不放心的话。”

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林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的望着他

此时宝玉心中也有万句言语,不知从那一句上说起,却也怔怔的望着黛玉.两个人怔了半天,林黛玉只咳了一声,两眼不觉滚下泪来,回身便要走.

宝玉忙上前拉住,说道:“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说一句话再走。”林黛玉一面拭泪,一面将手推开,说道:“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口里说着,却头也不回竟去了.

宝玉站着,只管发起呆来.

原来方才出来慌忙,不曾带得扇子,袭人怕他热,忙拿了扇子赶来送与他,忽抬头见了林黛玉和他站着.一时黛玉走了,他还站着不动,因而赶上来说道:“你也不带了扇子去,亏我看见,赶了送来。”宝玉出了神,见袭人和他说话,并未看出是何人来,便一把拉住,说道:“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袭人听了这话,吓得魄消魂散,只叫"神天菩萨,坑死我了!"便推他道:“这是那里的话!敢是中了邪?还不快去?"宝玉一时醒过来,方知是袭人送扇子来,羞的满面紫涨,夺了扇子,便忙忙的抽身跑了.

【端木持易见解】

中国人的词语,真有意思!

就拿心来说,有提心,吊心,牵心,挂心,扯心,纠心,抓心,挠心,等等,以上提、吊、牵、挂、扯、纠、抓、挠等等各种动作,真是把那拳头大的小心脏,玩弄的苦不堪言。

为什么就是不能“放”过“心”呢?

因为孟子说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他还说了一句更有名的结论:“得人心者得天下”。所以,有他老人家的理论做指导,于是那些打天下、得天下、治天下的头头脑脑们,大大小小的头目们,就无不倾尽全力,集中精力,志在“人心”上动脑子了。努力把所有线下的人培养成“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的顺民,这才好“顺心”,“放心”,“开心”呢!

但是不是就能一劳永逸呢?

世易时移,时移世易,人心也怪的很,总是要变的,总是要动的。付出了那么多,努力了那么久,他们说变心就变心了,说心动就心动了,这可如何是好呢?

有没有一套办法,让心不动,心如止水,静心,定心,止心,安心,死心?你看,佛家的奥妙,不正在于此吗?

那槁木死灰的样子,固然是最理想的状态;如果做不到那么完美呢?退而求其次吧,那就至少是让人束心、缚心、退心、归心、修心、隐心、藏心、散心,总之,不争就行。你看,道家的奥妙,不正在于此吗?

以上都做不到,还有一些人,心不死,静不下来,退不下来,怎么办?那就给他一个上进心、功名心、利禄心、忠孝心,嗨,只要是一心,全心,都用在求功名利禄忠孝上进这个方向上,虽然比不得以上两种境况,但总算是为我所用,也是一件好事情。你看,儒家的奥妙,不正在于此吗?

除了以上三种心,其他的心,我且称之为第四种心,比如爱心、情心、真心、纯心、自由心、尊严心、人格心、平等心、独立心、真善美的心,等等,就不允许动了。

宝玉和黛玉,都是动了第四种心,这远远超出了“一个中心”的袭人理解的范畴。难怪她“吓得魄消魂散”,一听这话,反觉得动心出神的宝玉是掉到了“坑”里,惊呼神天菩萨来救他。她都没见过第四种心呢,你看,这个奴才,可真是少见多怪呢。但也不能责怪她,那个时候,普天下,绝大多数,可都是袭人一样的货色,宝玉和黛玉,倒确实是凤毛麟角了。

宝玉让黛玉放心,自然是想向她说,爱她的心从未变过,希望她理解宽慰,不要因此而病势日重。只是,黛玉为何不放心?黛玉不放心的倒不是宝玉不爱她。她知道宝玉爱他,只是,她不放心的是别人。 别人可不允许宝玉有第四种心。要让他只能有一个心,那就是上进心,功名心,利禄心。儿女心,既不能有,更不能自己做主。宝玉又能如何呢?

第四种心,如何能抗得住儒心呢?佛道都扛不住,不得不退居其次,更何况第四种心呢?

这才是黛玉不放心的地方,这才是“颦儿”常常皱眉揪心的地方。

宝玉每每要说的爱,黛玉说:“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

宝玉没说出口的话:“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

实际上,黛玉也早就知道了。黛玉心里明白的很:“我爱他是真,却由不得自己,所以闹了一身病;他爱我也是真,却也由不得他,心同此心,人同此人,难道不是一样会生病吗?”

普天下之人,若是那时那地那风那月那人,都是一般模样情景,其结果,不都是一样会病吗?

但即便是生了病,只要我们还没死,还能你为我擦泪,我为你抹汗,还能怔怔的彼此凝望,还有那:

忘不了的情,

忍不住的手,

死不了的心,

不顾死活的勇气,

就能如那轰雷掣电般,撕裂荣国府的暗黑夜空,一时耀如白昼,光霞万丈!

(文完)

后记:

读《红楼梦》,不少人问我,常有愤懑,或者悲戚,然则又当如何?

孔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

我说:“吾志在《红楼梦》,行在《得胜政要》。”

读《红楼梦》,能知微言大义,识兴衰荣辱,懂进退取舍,立不移之志,吾愿足矣;而要晓得如何践行,则需要读《得胜政要》了。

关于《得胜政要》的介绍和获取,请阅读下文:

新书 |学习政治历史的人,必看三本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