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八十一章,可以看作老子写完《道德经》之后的最后感想。他知道,世上已有许许多多的思想与言论,这都是他所谓的“言”。在他看来,言可统分为两类,一是并不动听的大实话,一是十分动听的空洞之言,甚至是欺骗之言。凡是实话,都不中听。如一个人出生,你说他将来必定要死,这是毫无疑义的大实话,但其人家里,必不愿听。但你要说他将来必定做大官,发大财,这完全是没有根据的话,但他家人,必定爱听。能看到这一点,并如实地说出来,本身就是不美的信实之言。老子道德经,是大实话,但与世人的价值观正相反,所以世人觉得它毫不中听。老子说下士闻道大笑之,就是这个意思。老子又说反者道之动,也是强调其言与世人的标准正好相反。既然如此,老子也不想与世人辩论,只是说出来而已,谁信谁就信,不信就拉倒。所以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只为知音者言,不必强求人们全都相信,这本身就是老子无为的态度。世人的知识,是零碎的知识,是具体的知识,而看不到最根本的知识。老子的道,是最根本的知识。能知其道的人,才是知者,其余的充其量是博者而已。

最起真实的道理,才是最美最善的道理。表现华美的道理与言论,是华而不实,说到底并非真美真善。老子相信自己从历史中总结出来的道理,是最根本的道理,是最真实的道理,他的任务只是把这个道理说与世人而已。他并不想让世人全成为自己的信徒,他知道这是根本不可能的。若世人能如此容易的说服,天下早就大治了。天下所以不能大治,就在于世人的执迷不悟。老子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像孔子一样,周游列国,推销自己的思想主张,他认为那是不明智的。孔子也确实是到处碰壁了,这更证实了老子的高人一筹。所以老子西出阳关,不再留在这个世上,他是绝望之后才出来的。而这篇道德经,也本是不想写下来的,只不过还有一两个想思考问题的人在这世上,而且历代都这么几个人,所以老子才为世人中的少数人留下了这篇道德经。而如何理解它,又是如此地众说纷纭,只能靠“知者”来钻研它了。

圣人不积,既以与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前面说博者不知,知者不博,积就是为了博。圣人不求博,当然也就不积了。只要把关键的问题弄明白了,又何必求博?博溺心,这也是古人的经验之谈,看来不是没有道理的。古人又说博而返约,约就是对博的分析与整理,没有约,博只不过是一笔糊涂账。圣人所认知的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无论给人多少,自己也不会有丝毫的损失。而且越是给人的多,则圣人之道越得弘扬,这岂不是己愈多了吗?但是,只要真正确实无误的道理,才能不自求积多,才有权利传播于大众。若只是华丽之言,或空洞之言,其宣传本身就是犯罪,哪里谈得上弘扬?

明太祖注:忠信君子之于世,道行天下,不谓人所骤夸美者,是为上。若使人称美者,即是自张声势。故美我者,我道不坚,即不美不信,是也。识我者,道将巧矣,必欲实行,不致人浮夸,尝云明四目,达四聪,此非察察而求之者,才若广访多求,不但不知,将有祸焉。圣人之明四目,达四聪,观其自然,听于不察,在国君则人无横祸,国无邪殃,即君不苛苛察察,身国自安。君子家身安矣,莫不因此而笃乎?不知是为诸事杜,勿博于小人,勿察于奸,知必知于君子,听必听于贤人,则家国安矣。所以古圣人德不自张,功不自任,以此上天下若己之所有为。无者济之,因济他人,自己有多矣。是故愈与彼则己甚多,所以上帝好生恶杀,圣人君子体而行之,遂得。虽终世而人不忘,以其德同天地。

越无自信,越要多积,生怕不足而劣于人。越有自信,越不想自积,因为它相信自己的力量,不是靠数量上的多来取得优势地位的。世界上的事情,也正是如此。越是叫得响唱得高的,越值得怀疑它的价值。如同市场上的货贩,酒香不怕巷子深,只有那些伪劣产品,才堆积得到处都是。老子式的圣人,其高明之处,就在于能够反其道而行之,不被这些假象所迷惑,看到大量的劣质货遮挡之后的真理,并坚定不移地相信它,并能够从理论上阐明它。明太祖读老子,时刻不忘他的最初用意,没有被老子书中令人眩目的名词所迷惑。他的最初用意就是要从老子的道德经中,寻找治国之道。他懂得帝王虽有莫大的权力,甚至还有天大的事功,如明太祖这样的夺得天下之功,都不可让人夸美,更不可自张声势。他在胜利之后,还能保持这种清醒的头脑,在封建帝王之中,确属难能可贵。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天之道,并不是只长养万物,也有肃杀的时候。但仍不能因此而说天之道害万物。物不能只生长而不死亡,它没有这种能力或天性,它有生命,就有死亡。所以天对物的肃杀,实际是为后来之物新生而创造条件。这不是利,又是什么?所以老子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句话是理解老子无为思想的关键。无为的重点是不争,而不是不为。老子的无为,还是要为的,它不是绝对的不为。只是在为的时候,在为的限度上,都遵守不争的原则。不争,是自然性的体现,如天道的运行,就是自然有序的不断转换,不必争,也不用争。时候不到,争也无益。时候到了,不为也不行。一切都是自然的进行,该为的时候就为,但在为的过程之中,没有丝毫的争夺之心,争先之心,争胜之心。这种为,不是与谁比赛的为,而是顺从自然规律的为。这样的为,就是老子的无为。反之,就是老子所反对的有为,就是违反天之道利而不害的为。

圣人,他是不自以为圣的,他更不追求世人所羡慕的博与智。这是圣人与世人的相反之处,好好体会这一点,才能接近老子的道。不求圣,不求智,不求博,不求先,不求胜,不求优,不求功,不求强,不求多,不求力,不求高,不求美,不求富,不求贵,不求寿,不求仙,不求佛,不求大,不求一,诸如此类的不求,应该说是老子思想的具体运用。但只这样说,还是远远不够的,一要真正理解这些不求的内涵,二要切实实践这些不求的精神,三要不误入虚无的空洞。能做到这三点,虽不求圣,也离圣不远了。帝王能掌握老子思想的精髓,会使天下蒙其恩。个人能掌握老子思想的精髓,则可使自我的身心得到莫大的解脱。人的束缚,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强加于自己的,所以解铃还须系铃人,自我身心的解脱,不能求助于什么灵丹妙药,只能来自于自己的心灵。

(0)

相关推荐

  • 得没得“道”,只在一个“明”字

    得没得"道"就一个"明"字! 这个"明"字足以证明你悟道了,一个迷路的人,他一定是很困惑的.一旦峰回路转,走上正道,就会眼前一亮.一心求道而 ...

  • 《道德经》学习感悟20200909

    花了一个月左右的业余时间,读完了<道德经>全文,对老子的思想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也有一些体会和收获. 老子所谓的道是圣人之道,老子所谓的德是圣人之德,是普通人所不能企及的.老子说要&quo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已知大道,而不表现出来,这是最高明的德.知大道而不表现,这也是大智若愚的内容之一.为什么为表现出来?大道不是求物利的工具,所以不用表现出来让人赞赏.真知,是透彻之知,透彻之知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大国者下流,就是以谦德对待其他国家.这是很难做到,所以老子才特意提出,要治大国者注意.大国人多物力强,往往不自觉地就有了盛气凌人的心态,这就不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这里是讲宇宙生成的过程与条件.道是万物产生的根本,所以唐玄宗称之为妙本,这是他的独特称呼.道不是直接产生万物,而是为万物的产生创造条件,即由道生出自然冲和之气.有了这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人各有其志,有的人爱好道德典坟,进德修业,要做一个君子或圣人.唐玄宗大概就是这种人.但有的人却不爱好这些,而喜好兵谋韬略,愿从事攻战杀伐,立功疆场之上,如 ...

  • 道德经详注第八十一章

    原文:信言不美, 王弼注:实在质也. 今译:实际的在内在的本质,而不在于外在的言语. 原文:美言不信: 王弼注:本在朴也. 今译:根本在于真朴. 原文: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王弼注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知此两者,或利或害. 冲动时的举动,人们称之为勇敢.这种勇敢举动的结果,是勇敢者身死命丧.所以老子说勇于敢则杀.冲动时,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而不贸然行动,这是勇于不敢.古人常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小国寡民,是老子最重要的政治思想之一.小国,是使国小之意.寡民,是使民少之意.使国小,使民少,就是不强求天下的统一,统一成有众多人口的大国.大国事多难治,所以老子反对把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唐玄宗在这里强调了越分.远分.守分的问题.关于分,是唐玄宗最为重视的概念.所谓的分,就是人的名分所限定的本分.不同的人,在一个社会里,有不同的名分或本分.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 庄子称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在宥天下就成了无为而治的代名词.道家为什么极力反对有为?他所指的有为具体而言是什么内容?这是理解老子思想的关节点. ...